总监是怎样炼成的!华为设计总监6年设计生涯回顾

之前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正好今天写了从事设计工作这6年来的感触。大部分都是来自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2008年到2010年2年多在美国雅虎总部的日子。

以下是全文:)

今天早上上班前,翻出一件衣服。是2008年10月美国雅虎创新设计节的纪念tshirt。我穿上这件6年旧的衣服,7点出门上班。

路上我想,要把做设计工作这段时间的一些感想写一下。从2008年9月全职工作开始算,刚好6年。

脑子里想起很多事情。从2007年开始就陆陆续续进行各种设计工作。

2007年春天,和同学们开车从密歇根到华盛顿。在被几个黑人壮汉保安带到政府大楼里按了半天指纹,做了安全检查后,进入美国联邦贸易局做流程设计。

2007年夏天,一个人拖着两个箱子,箱子里放着我的被子和显示器,到纽约实习。一个人到皇后区租了便宜的房子,第二天开始在曼哈顿时代广场附近的爱立信做移动设计。

2008年年初,密歇根还下着大雪,坐巴士穿梭在学校各个办公区做用户研究,为密歇根发展办公室做网站设计。

2008年夏天,一个人跑到西雅图,在华盛顿大学租了一个小房间,从中国超市扛回一袋20公斤的大米屯好粮食,开始在AOL做移动设计。

2008年9月,一个人跑到硅谷,开始在雅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做移动搜索设计。

2010年圣诞节,结束在拉斯维加斯的短期休假,去了AT&T做移动应用设计。

2011年9月,回国进入腾讯CDC,开始做设计与设计管理。

2013年9月,到了华为,开始做华为运营商事业群软件部分全球业务设计工作。

想了一阵,决定还是这么下笔,写片段,写这6年工作给我带来的今天早上能想起的最深刻的感触。刚好10点。

1,新鲜

第一次全身心投入工作总是新鲜的。刚到纽约,进入高大上的办公楼,穿着我去outlet打折买的正式衬衣,成为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员工,也是唯一一个亚洲人。那时记得很清楚,办公室里有两帮人,一帮是瑞典人,每天9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西装革履,不苟言笑;一帮是美国人,每天穿得时髦,各种笑话飞来飞去,开心的很。我每天在设计经理的指导下,打开Axure开始一个一个地画移动界面。新鲜的感觉贯穿其中。部门给了我一个箱子,里面放了几十部手机,用来测试;纽约的规矩,年轻实习生帮大家买咖啡,我每天下楼买很多杯乱七八糟的咖啡;我知道了什么是NASCAR;我看到了当年彩铃在AT&T的月营收报表并整理;中午也学同事买一份沙拉在楼下Bryant公园晒太阳吃午餐……

新鲜是设计师必须有的感觉,这是一种乐趣和热情的混合动力。我对设计的热爱从纽约开始,越来越浓。后面每一次到新工作岗位,我都会在当地找博物馆,和当地人聊天,保持对环境、人、生活形态的新鲜和求知,这对设计师了解工作、生活,非常重要。

今年上半年去了两次德国做IPTV项目,是我第一次去欧洲。这份新鲜感让我积极地去了解当地的文化、人、生活状态,帮助我在和德国电信客户的设计谈判中提供了充足的内容准备、共同话题、和信心。

我一直觉得,去一个新地方,有两种了解方式。一种是旅游,一种是工作。感受美好和惬意,旅游就可以;要感受这个地方的全部,还得是工作。(读书也算是工作的一种吧)

所以,设计师应该珍惜每个工作环境,保持新鲜感,生活才会有灿烂的感觉。

2,恐惧

工作并不全部是美好的。我很庆幸我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2008年年底雅虎裁员,计划要裁10%,全公司范围。这个很恐怖,每个部门每个团队都有人要走。

那时我入职几个月,刚刚进入工作兴奋期。记得那时候我一个交互设计师对应4个产品经理。两个是密歇根大学的学长,Ross的MBA,还有两个是学霸,一个是康奈尔大学本科、斯坦福硕士,一个是加州理工大学本科、斯坦福硕士、伯克利MBA在读。他们每天提的设计需求可以说是海量且难以理解的,一方面很佩服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产品敏锐度,另一方面被海量的需求压着我不得不学会如何去安排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咖啡时间、午饭时间,周围的同事很多都是硅谷互联网老兵,和他们吃饭聊天对于我一个刚入职的毕业生是很有帮助的。

家庭上,我和我老婆一起在美国生活,老婆大人是完美的家庭主妇。

我认真工作、认真赚钱、认真学习,一切都刚起步。

然后收到公司通知,裁员要在某一天开始。美国的裁员是可怕的,不会提前告诉你。裁员当天,所有楼层的会议室贴条不准使用,留给HR和被裁员的员工谈话。那天,HR和主管会走过来,叫着你,说,不好意思,跟我们聊下,你就被默默地裁员了,签好文件,2小时内收拾好东西就要离开公司。

当时说实话,吓的不行。天天毕业生们凑一起,讨论毕业生会不会被裁员。一些毕业生说,不会的,毕业生这么便宜,裁不到毕业生。我将信将疑。

裁员那天,我开车上班,进园区停车场要刷工卡。我手抖着刷不上。我脑子里面在想,完了完了,部门就我一个中国人,又年轻又没有经验,肯定是我了,刚买的车刚租的房刚续约两年的iPhone刚办的健身卡…… 在美国工作中国人是用H1B的,如果突然失业,又在短期内不能找到工作,就得回国了。我觉得还在一个工作经验学习期,硅谷又是做设计最美好的地方,我还不想走。

结果运气好,没有被裁员。(毕业生还是有部分人被裁了……)

后来又经历了大大小小好几轮裁员,看着自己合作很久的同事离开。

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但是第一次裁员留给我的恐惧还记得很清楚。

我学到,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一份敬畏在里面。职业和生活是不一样的。

3,感动

工作中有很多感动。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雅虎一次周年聚会。在总部URL餐厅,几千员工聚在一起。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David Filo上台致词。很喜欢Jerry这个人,有着中国人传统的谦逊,也有硅谷人的聪慧和热情。他讲了什么我已经忘记,就记得那天他把5,6件雅虎的tshirt穿在身上,然后面对几千人,一件一件脱掉,每一件被脱掉的tshirt,他都讲,他清楚地记得,这个tshirt是什么产品发布的纪念tshirt,那个项目怎么怎么样优秀。

我感受到硅谷的一种对开发、产品设计的偏执、激情、和钟爱。

从那天开始,我工作场合得到的纪念tshirt,一件也没有扔过。

总监是怎样炼成的!华为设计总监6年设计生涯回顾

4,友情

工作中收获的友情,是职业路上的一大财富。我不能说和工作过的所有同事都是朋友,但是很庆幸有一些。记得参加工作,对美国工作环境一点都不懂的时候,认识了Josh。那个时候整个设计团队就3个人,我老板是设计经理,我是交互设计师,Josh是视觉设计师。每天和Josh讨论需求、讨论工作,成为朋友,后面一起讨论生活。他大我10多岁,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毕业,非常喜欢设计、摄影、艺术、产品。

和他聊得比较来,每天的咖啡时间都会请教他在美国做设计工作的经验,我也学到很多。工作中我们会互相帮助,他画不完视觉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画稿,我交互文档整不完的时候他会主动帮我做交互。

我觉得工作中合作是一种缘分,特别是对一个事情、一个专业有共同兴趣和想法的同事,一定会是珍贵的价值和友善的朋友。

第一份工作的同事大多都已经离开雅虎,他们分散在Google,Apple,Facebook,Linkedin等公司。很多时候做设计遇到难题,我会问他们,他们能帮我解惑。

我现在也有一定工作经验了,面对比我年轻的同事、朋友提的问题,我也会认真回答。我觉得作为善良设计师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个好习惯。

5,喜悦

工作中的喜悦是弥足珍贵的时刻。能保留就要保留下来。能分享就要分享。

我记得雅虎工作时有个产品总监非常有趣,他个性非常开朗,经常走着走着,就对旁边同事说,某某项目赞啊,做的不错,难道不值得和我击掌一个嘛?然后他们就击掌叫好。这是很开心的时刻。我想着,如果我的项目有开心的时候,我也要这样。

后来到AT&T做一个产品的iPad版本改版。改版前这个App是App Store浏览类目排名39名,改版后是第1名。同事们非常开心。作为这个产品的主设,我也想和大家分享这些喜悦。我走到每个合作的同事面前,说,不错吧,第一,难道不值得击掌一个嘛?然后大家乐呵呵的击掌。

工作的喜悦,总会发生,一般都是在项目最艰难的阶段过去后的结果回收。

享受工作的喜悦,是一种幸福。

6,无助

感觉做设计管理后,无助会变多,不知道为什么。lol

很多时候,不是谁的错,但是事情就是不对。想不到解决方案的时候,就挺无助的,毕竟不能什么事情都去麻烦上级。

工作越久,越发现无助是一个状态,是一个管理者必须有的状态。换言之,如果什么事情都这么好解决,就不需要你了。

所以接受无助的状态,把无助看成每次突破的机会,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解决方案。

这里我有一个印象蛮深刻的点。无论多么无助,解决方案如何,事情总会过去,甚至结果都类似。但是中间的过程(痛苦度)会随着管理者的思路、做事方式、态度而变化且差异非常大。

所以,享受无助也是管理者学习道路上的一道风景线吧。:)

总监是怎样炼成的!华为设计总监6年设计生涯回顾

7,愤怒

确实也愤怒过,越年轻越容易愤怒。年轻时候愤怒还蛮多的。哈哈。

最早的时候雅虎做移动搜索,做的确实不错。苹果发布iPhone时,乔布斯请杨致远上台演讲,杨致远重点提的那个oneSearch,就是我当时做的项目。那个时候的搜索不仅仅是显示链接,而是要显示一些答案,例如搜索城市,出天气的结果,搜索航班号,出航班信息的内容。这些思路都是靠前的,那个时候Google都没有这些。

但是,Google移动搜索很快就跟了上来并慢慢超越。那个时候雅虎有点乱,各种裁员,各种离职,团队的领导换了又换。记得有一个创新移动搜索产品,我经理、Josh、和我三个人想了很久,做出了完整设计,并和两位出色的前端一起完成了开发。当时我们都认为是超前的产品设计(甚至在5年后的现在,很多移动搜索的点子才慢慢呈现在Google、百度或者其他相关产品中)。然后换了大领导,重点切换,这个创新产品就没了。

没了……

真的有点愤怒的。

然后我经理走了,去创业。Josh也走了。我同事走了大半。大领导走了,去了Linkedin。一个大领导来管管,又走了,去了Facebook。我一个人撑着这个产品设计,做产品经理、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撑了一段时间我也就走了。

现在偶尔有空会想,当时能把那个创新产品发布出来是什么结果……

8,坚持

我从来没有想过每天6点半起床上班。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欧洲不是旅游,而是一天工作17个小时。
我从来没有想过上班打卡,1分钟都不能晚。

直到2013年9月到华为上班。

本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很简单就做到了。每天6点30的闹钟还没有响,6点25我就自然醒了。有时周六周日7点前醒了,我也不继续睡,起来在阳台坐着读书。

在华为工作我学到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再难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记得上半年到德国,碰到一群看不懂我们文档、对我们各种不满意、对设计方案希望全盘推翻、质疑我们设计准备文档方式交流能力语言能力的德国客户;碰到一个延期严重的时间点;碰到一个客户频繁投诉的情况;碰到一个最重要且不能出任何问题的项目。

当时我就想,不可能嘛,咋办。

后来一想通,人都在德国了,那还不好好搞。坚持。

早上7点起来准备会议,和国内的同事沟通设计稿;
早上9点开会,一个界面一个元素地和客户挣,讲道理;
早上11点和客户喝咖啡,把悬而未决的设计点私下讲清楚,顺便吐吐槽,把德国设计师和我们拉成一条线;
下午6点结束一天的会议;
下午6点半例会,一群人为了解决方案和项目进度扯得面红耳赤;
晚上9点继续在公司确认设计方案;
晚上11点回宿舍,看看书,写写文章,换换思路;
晚上12点继续看设计稿,准备明天的会议,什么时候想通什么时候睡。

坚持下来。结果还是好的。客户认了我们这帮认真专业的中国设计师,也算不错。

我相信工作的道路如果是进步的,就会越来越难。的确,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还是会越来越难。所以坚持是一项必备的品质。

这么有意思的经历,都不忍心打断了。不过这篇《推荐阅读!尤原庆的设计之道与成长之路(华为设计总监)》实在太赞,不能拒绝啊。

9,家庭

爸爸妈妈从小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老婆口中“朋友认识的谁谁”,都是真实存在的。(仅仅强烈怀疑我妈妈小时候嫌我胖说同事家的孩子是“武术冠军”这个事情,哈哈)

与其听了鬼火冒,还不如学会听听家人的话,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想想自己差距在哪儿。

工作这些年,我的感触是,爸爸妈妈老婆的话,都是要听的。

也许他们不是做互联网的,不是做设计的,提的意见也不一定准确和专业。但是家人的意见总是从最爱你的角度出发的。

不一定听从,但是一定要听。

我时时刻刻都觉得他们是对的。:)

10,心态

这几年心态的转变是最大的。

年轻时候弱智的厉害。记得读书时和大学舍友一起在校园晃荡,看什么都看不惯…… 明明什么都不懂但是还心高气傲的……

工作后真的就会长大。其实个人是在慢慢成长的,但是好玩的是,越成长越觉得自己不行。感觉周围的人都好厉害……

心态的转变带来新的习惯,这几年越来越喜欢读书,比读大学那阵还喜欢,越来越喜欢写字,两年写了15万字。

......

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想够,就写到这里吧。

记得2008年的时候,我比现在胖些,公司有美味的杯子蛋糕下午茶,时不时下楼穿着雅虎的衣服和同事喝酒聊设计。开心的日子,怀念啦。:)

总监是怎样炼成的!华为设计总监6年设计生涯回顾

总监是怎样炼成的!华为设计总监6年设计生涯回顾

每个设计师都有不得不说的故事:

设计师的浪漫主义之旅!
《聊聊我工作的那些年(漂泊版+大学青春版)》

做Banner做到吐的那段青春岁月:
《聊聊我工作的这些年(BANNER MAN版+工业设计版)》

差点没飙泪的感动设计师好文:
《除了设计,我们还能做什么?设计师站长十年生涯回顾》

原文地址:zhihu
作者:@EDC尤原庆
uisdc.com"是国内人气最高的网页设计师学习平台,专注分享网页设计、无线端设计以及PS教程。
【特色推荐】
设计师需要读的100本书:史上最全的设计师图书导航:http://hao.uisdc.com/book/
设计微博:拥有粉丝量77万的人气微博@优秀网页设计 ,欢迎关注获取网页设计资源、下载顶尖设计素材。
设计导航:全球顶尖设计网站推荐,设计师必备导航:http://hao.uisdc.com
———————————————————–
想在手机上、被窝里获取设计教程、经验分享和各种意想不到的"福利"吗?
添加 优秀网页设计 微信号:【youshege】优设哥的全拼
您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添加:

总监是怎样炼成的!华为设计总监6年设计生涯回顾

收藏 6
点赞 2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