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在推送了GPT-5.1,距离上次引发巨大争议的GPT-5发布,仅仅过去了3个月。这一次,奥特曼不聊暴力增长的参数,不秀碾压全场的跑分,只干了一件事,给AI装上情商开关。

更新说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听到了用户的声音,伟大的AI不仅要聪明,还要让人与之对话变得愉悦。"8种人格、无限微调,主打一个比你还懂你。而这一切,竟然和2年前孙燕姿在回应"AI孙燕姿"爆火时写下的预言,不谋而合。
人味回来了
日常聊天用的模型GPT-5.1 Instant,现在默认就是更温暖、更有对话感的。在更新博客里有一组对比:

我也直接试了试,同样一句"我压力好大,有什么放松建议吗?"GPT-5的回答是这样的:

标准的功能性回复,像说明书。GPT-5.1的回答变成了:

看到区别了吗?5.1会说“我陪你”,它不只是回答问题,还会更温柔地和我们对话。

更牛的是第二个更新,个性化定制系统。

GPT-5.1现在给了8种人格可以选:Default(默认)、Professional(专业)、Friendly(友好)、Candid(坦率)、Quirky(古灵精怪)、Efficient(高效)、Nerdy(书呆子)、Cynical(愤世嫉俗)。而且还能调更细的参数,比如回复要多简洁、要多温暖、要不要用表情符号,甚至GPT还能在对话中主动建议你调整语气。可以让同一个AI,在汇报工作时用专业模式,聊天时切换成快速模式,写严肃文档时换成效率模式。

今年8月的时候,OpenAI信心满满地发布了GPT-5。数据确实漂亮,各种benchmark全面碾压前代,按理说,这应该是个完美的产品发布会。结果呢?用户炸了。不是因为性能不好,相反GPT-5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人觉得不舒服。大家的吐槽出奇地一致,都觉得性能是上去了,但人味没了。更要命的是,在发布GPT-5的同时,被无数人喜欢的有点话痨但很贴心的GPT-4o直接下架了。当时全网开始怀念4o,社媒上到处都是"求求你把4o还给我"的呼声。这事儿闹得奥特曼都坐不住了,他公开承认:"停用GPT-4o是个错误。我们低估了用户对特定模型的情感依恋。"好在,奥特曼听劝了,所以也才有了这次5.1的更新。
孙燕姿的预测
时间倒回两年前,2023年5月,AI孙燕姿火遍全网的时候,真正的孙燕姿写了一篇长文回应。

这篇文章我当时看完就存下来了,因为写得太清醒。

当时读到,我只觉得震撼,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对技术未来的敏锐洞察。可现在再看,我才发现简直是预言。
第一个应验的细节是,AI会精准地炮制我们想要的一切,包括情感。孙燕姿当时写道:“AI可以炮制每个人所需要的一切,无论你多么小众、多么反常,或多么精神错乱,都有专门为你创建的独特内容。”两年前,这话听起来还有点科幻,我们觉得AI能模仿画风,但模仿“感觉”?太难了。可看看现在已经屠榜Billborad的Suno V5,更不用说Sora2...
而第二个应验的细节,几乎就是GPT-5.1的产品说明书。孙燕姿写下了那句:“你并不特别,你已经是可预测的,而且不幸你也是可定制的。”“可定制”,这三个字在2023年还显得有些抽象,但你看GPT-5.1这次更新的核心功能,个性化控制。AI已经能学会人类对不同沟通风格的偏好,并且这些偏好还被做成定制选项了...
孙燕姿在2年前的文章最后这么说:
“在这无边无际的存在之海中,凡事皆有可能,凡事皆无所谓,我认为思想纯净、做自己,已然足够。”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种自我安慰,但在今天,在GPT-5.1发布之后,我们更多人能体会到里面更深一层的含义了。AI可以模拟一切风格、迎合一切偏好时,“做自己”或许会成为一种必须。只有AI无法预测的反常和错乱的瞬间,不符合任何定模板的、纯粹源于个人体验和感悟的思想纯净,这些独特的、无法被轻易定制的思考和表达,才能成为对抗无边无际存在之海的孤舟吧。
而我们,正有幸和孙燕姿一样坐在这场变化的头等舱,亲眼见证新时代的到来。
大家用上GPT-5.1了吗?感觉如何?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