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槐守望者: 微信公众号文章最初只有「好看」选项,表达读者对内容的喜爱。后来改为「在看」,仅表明读者阅读状态,更加中性。在网络社交环境中,由于许多读者不愿明确表露立场,相比态度鲜明的「好看」,「在看」更容易获得用户接受。 一些用户希望能表达对内容的态度,但又不想被他人看到,因此微信后来添加了最轻量级的「点赞」互动方式。 「在看」和「点赞」各自满足了不同需求:前者适合用户实名支持内容,后者则满足匿名支持的需求。 观察微信各个内容消费板块的交互方式,视频号、听一听、问一问都采用「赞」和「❤️推荐」,只有公众号的「在看」显得不够统一,增加了用户的理解成本。为提升视觉和操作的一致性,新版「推荐」采用了与视频号相同的❤️爱心图标,取代了原有的六边形「在看」按钮,实现了微信内容生态(如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互动符号的统一,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 另外,朋友圈的「赞」使用❤️而非👍,与其他模块不一致,我预测未来朋友圈也会与其他模块统一。
发表评论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