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设计告别灰蒙蒙遮罩!这个App把功能介绍做成了「舞台表演」
如何让功能引导既能抓住用户注意力,又不会显得突兀和廉价?大部分App的功能引导确实存在这样的通病——要么是轮播图信息传达不够聚焦,要么用半透明蒙层盖住,只用箭头图标文字高亮需...
龙爪槐守望者: 这次微信提醒功能的迭代非常清晰。原来打开提醒设置就直接是那个滚动的时间选择器,现在变成了一个简洁的下拉菜单。最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1小时后」、「1天后」、「1周后」、「1个月后」这四个快捷选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如果你需要精确时间,点击下拉才会展开详细的时间picker。整个界面看起来更干净,操作路径也更清晰了。 这个改动的好处很明显。对用户来说,大部分提醒需求其实都是"过一会儿记得做某事"这种模糊时间概念,能一键搞定当然最好。操作效率提升了,心理负担也减轻了。 从设计理论角度看,这完全符合「80/20法则」——80%的用户只需要那20%的核心功能。快捷选项就是抓住了用户的高频需求。同时也体现了「渐进式披露」原则,先展示最常用的选项,需要复杂功能时再深入。认知心理学上讲,减少选择的复杂度能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让决策变得更轻松。
如何让功能引导既能抓住用户注意力,又不会显得突兀和廉价?大部分App的功能引导确实存在这样的通病——要么是轮播图信息传达不够聚焦,要么用半透明蒙层盖住,只用箭头图标文字高亮需...
发表评论 为下方 1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