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的安卓版本最近更新了新的「点赞」特效,当你为喜欢的视频点赞以后会出现不同的交互小动效。有时候是卖萌小电视,有时候是2233娘。情感化的设计,巧妙的将「点赞」功能的即时反馈与平台形象和相关元素结合,使用户的每次点赞行为都充满惊喜和期待。
「即刻」的点赞功能按钮,除了常规情况下会显示为表示点赞手势的icon,还会在不同内容的主题广场里变成与主题相关的图案。比如在篮球主题相关的搜索内容里,点赞按钮会变成篮球图标;在关于爱情综艺「心动的信号」的话题里,内容下方的点赞按钮会变成「心心眼」的笑脸图标。最有趣的是关于平台团宠猫果果的相关话题内容,点赞的图标会变成小鱼干,而点赞后的icon则变成了鱼骨头。
不同于一般的应用会用微交互动效或者按钮状态的变化来反馈「点赞」的操作,「片刻 」App对于用户点赞的反馈是展示被点赞对象设置的感谢提示语。当其他用户喜欢你的作品为你点赞时,系统会默认替你回复对方「谢谢喜欢」的文字。你也可以像更改QQ的「自动回复」一样,自定义回复文字的内容给为你点赞的粉丝和陌生人。
「点赞」,可以说是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最友好的功能了。当我们看到非常棒的内容的时候,如何不发话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点个赞就好了。
在表现同一个图标的两种不同状态时,我们常常用置灰的方式表示默认状态而用主色表示选中状态,这样的方式是完全可以满足功能需求的。但是,很多团队和设计师没有满足于此开始研究怎样让用户操作的界面拥有人情味,也就是所谓的「情感化设计」。Tumblr的「喜欢」按钮点击时会飘出一颗大大的爱心,正好跟看见喜欢的事物心花怒放的感觉相对应;取消喜欢的时候是伤心的情绪,会有一颗碎成两半的心形摇摇欲坠,表现出「心碎」的感觉。
喜欢玩抖音的同学一定会对「喜欢」、「不喜欢」这两个动作的操作十分熟悉:手指轻点两下当前视频表示「喜欢」并会伴有爱心的小动画反馈,系统以后就会多推送此类视频;而长按视频表示「不喜欢」同时会有心碎动画的提示,以后就会减少此类推送。其实在多数应用的设计里长按这个动作会更倾向表达「喜欢」的状态,是正向的确定性的表达。但抖音却将长按动作设定为「不喜欢」的含义,这种逆向思维的做法反而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