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虾米音乐」的乐库或者排行榜听推荐歌单的歌曲时,可以通过开启「极速试听」模式来快速试听歌单列表里每首歌的精彩片段。听别人推荐的歌单时,对于开头听起来不抓耳或者没有感觉的歌曲,我们很可能还没耐心听到精彩片段,就直接切歌跳过了。「极速试听」功能正是帮我们快速筛选喜爱歌曲的利器,开启后自动按顺序播放歌单的所有歌曲精选片段,选歌高效又方便,连续播放还能体验歌曲串烧的效果。
「虾米音乐」App的签到功能被设计为从「个人中心」进入「每日签到」的页面,即为完成一次签到。页面跳转到签到页面无需进行任何操作,页面上方会自动出现连续签到X天的动效,每日签到就完成了。简化的签到流程降低了用户的参与成本,相较那些复杂的签到操作更能让用户坚持执行,加强产品的用户粘性。
「虾米音乐」主页的「乐库」版块,顶部banner图展示区域的交互设计,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翻看CD的效果,很有仪式感。每张专辑都是编辑精选的歌曲专题合集,点击封面图可进入专辑详情页查看歌单,选择喜欢的音乐播放或进行收藏;而如果点击封面图上的播放按钮,则可以直接在主页随机播放该专辑列表的歌曲。
在「虾米音乐」的「音乐实验室」版块找到「图片配乐」功能,只需上传一张图片,AI就会根据对图片的分析得出关键词并从曲库中自动匹配相应风格的音乐推荐给用户。图片配乐得出的歌曲可以进行播放、收藏与分享,如果对匹配结果不满意还能「再玩一次」。虽然利用AI进行图片配乐的技术成熟度还有待加强,但个人觉得还是挺有创意的有趣小功能,音乐就该玩儿起来:)
最近「虾米音乐」上线了超级酷的「虾米唱片店」H5,将用户自己收藏与喜爱的音乐歌单以私人唱片店的形式展示出来。视觉效果很棒,交互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列表的音乐被摆放在虚拟的唱片盒、收藏架上,前来访问唱片店的人可随意从「唱片盒」中抽取一盘专辑或者从「收藏架」上取下一张唱片进行播放。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新说唱」等嘻哈音乐类节目的走红,说唱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大众的喜爱。「虾米音乐」的「音乐实验室」版块里,就有一个叫「说唱配乐」的好玩功能。对说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利用这个功能让「虾米」的AI智能技术为自己录制的说唱内容配乐。
最近「网易云音乐」上线的「一起听」功能受到了大家的好评,邀请好友实时同听一首歌共享歌单,真是超级甜蜜温馨的设计。这让我想到了「虾米音乐」18年就有的「趴间」功能。如果说「网易云音乐」的「一起听」是做一个人的专属DJ,那「虾米」的「趴间」就是排队轮流做大家的DJ。
「虾米音乐」的播放界面将播放进度条与播放时间信息做了巧妙的结合,并有两种不同的显示方式:打开歌曲详情页时,专辑图底部会显示音乐的时间进度条;而当返回至歌曲信息页时,时间进度条则会移至音频控件上方。时间进度条是以「当前已播放时长+歌曲总时长」的数据信息做为可拖动的图标。特别的设计能吸睛,也能让用户一眼get听歌进度,但会在用户浏览信息滑屏时形成一定的干扰。
在「虾米」听歌时,所有听到喜欢的音源都可以通过歌曲详情页菜单列表里的「点歌台」点播送给好友。不仅可以写下送给对方的话,歌曲在点歌台播放时会展示出来,还能通过「虾米」官方发送电话短信通知,仪式感十足。点歌台曾是很多8090后难忘的童年记忆,虽然传统的广播与电视上的点歌台逐渐消失了,但很多音乐App将点歌台功能继承了下来,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那份美好的传递。
「虾米音乐」的电台主界面通过模仿老式收音机的按钮设计,在用户下滑按钮的过程中同步切换不同的电台场景,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怀旧的80年代。并且在最终定格的电台会展示出二级菜单内容,这样有助于用户快速进行频道切换。扁平的背景搭配拟物化的设计元素,视觉冲击力十足,也更容易让用户产生情景的共鸣。
作为不听歌会死星人,上班通勤的路上或者独自出门的时候一定会塞上耳机边走边听歌。但时常忘记及时更新歌曲下载,离线歌单列表的歌听来听去总是那几首。「虾米音乐」的「离线音乐包」正是团队针对这一使用场景设计的贴心功能。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即将迎来今年的第一场大雪。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下雪了没?
在开车的驾驶场景里打开「虾米音乐」可进入「驾驶模式」听歌。「驾驶模式」功能开启,会出现更大操作界面的视图,功能设计也只保留了必须功能按键,大号操作按钮和免视觉干扰的简洁界面对于没有方向盘操作的开车用户而言十分方便。对于查找歌曲的搜索功能「虾米」采用了语音搜索的模式,尽可能减少用户的视觉操作。
用音乐播放器听歌听到不想听的歌进行切歌操作,是很常见的使用场景。「虾米音乐」针对用户频频切歌的情景,进行了体验上的优化。当用户连续切歌4首以上,「虾米」会认为用户有对当前歌单不满意的可能,自动呼出弹窗提醒用户可尝试听听推荐歌曲。
「虾米音乐」AI电台里的「猜你喜欢」就是结合用户的音乐品味和习惯,推荐其喜爱音乐风格的内容。对用户音乐喜好的聚拢几乎是如今多数音乐平台在进行精准内容推送时的核心逻辑,大家都想做「最懂用户」的音乐伴侣。但「虾米音乐」的AI电台还有一个「听见不同」的选择,是对用户喜爱内容外的一种推荐拓展。
「虾米音乐」在Mac上的歌词显示是在屏幕顶部的状态栏里,既不占用屏幕空间也不会被打开的文件和应用窗口遮挡,还能合理利用状态栏闲置的空白空间,是很赞的体验。拥有同样歌词显示交互设计的还有「QQ音乐」。但「虾米」还藏了一个其他音乐播放器都没有的小彩蛋:Mac状态栏里歌词的前方会有品牌logo,而这个logo不仅仅是图标还藏有动效反映歌曲播放的整体进度。
虽然在产品中投放广告通常都会受到用户的心理排斥,但其实在某些特殊情境里广告用的好反而能提升用户体验。「虾米音乐」的歌曲播放页底部通常都会显示「评论」模块,但如果当前歌曲所属歌手在近期有演唱会、演出等活动,页面底部就会展示歌手的演出票务信息以及购票链接(也就是广告模块)。这个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如果用户是喜欢歌手的粉丝,自然是购票的主力人群,此处的广告就是十分精准的有效投放;如果用户只是路人听众,愿意点进来听歌的人多数也是对歌手持欣赏态度的,歌手近期演出信息的展示并非无关的干扰信息,也并不会引起用户太多的不悦。
虾米音乐的播放界面在手机横置时,横屏界面会变成复古卡带的样子。虽然如今扁平化设计大行其道,但这里清新风格的卡带拟物化设计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复古情怀,反而让人眼前一亮。音乐播放卡带转动,音乐暂停卡带停止,连真实卡带滚轮里压带子的红线也被完全逼真的模拟出来了,可见设计团队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