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音频产品的播放界面不同,「小宇宙」的播放界面会同时显示一大一小两个封面画面。放大显示的封面为单集内容的封面,而大封面右下角的小封面则为整个播客栏目的封面(点击还能放大查看)。这样不仅能为单集内容上传不同的封面,还能同时保留播客栏目的主封面视觉一直持续曝光,强化播客栏目的整体IP形象。
很多视频音频平台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播放进度的调节,会专门设计前进或后退固定秒数的快捷键,通常为前进或后退15s,比如「喜马拉雅FM」「得到」等。但播客应用「小宇宙」团队在设计前进后退快捷键时,选择了对两种操作制定不同秒数的设计,前进键为点击一次快进30s而后退键点击一次后退15s。个人猜测,这样设计的原因可能是:用户通常进行快进操作的场景是对当前内容不感兴趣且不带目的性快进,而进行后退操作的场景则为带着目的性查找具体的时间点(通常是对感兴趣的内容)。
「Poolside FM」是一个小众的复古电台网站,主打怀旧和夏日风格,复刻了极为复古的Classic Mac OS 风格的界面设计,有趣又个性十足。蒸汽波的Style带你一秒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阳光永不落下的虚拟假期。「The Verge」评价Poolside FM「为你的夏天打造一个复古的数字绿洲」。
看多了近几年流行的扁平化UI界面设计,偶尔在产品里加入一些拟物化的设计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喜马拉雅」App的「我要录音」功能界面就使用了拟物化设计,模拟了开盘录音机的样子。开盘录音机从20世纪出现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录音棚、电台、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等各个录音相关的专业领域,被发烧友们誉为「终极音源」。
「喜马拉雅」App支持让用户自己设置跳过音频片头或者片尾的时间(0s-60s之间),并且当对一个音频进行设置以后,该音频所属专辑的所有声音都会生效此设定。通常视频音乐类App的跳过片头功能,都是系统会智能的直接跳过整个片头,但「喜马拉雅」却将这里设计成了让用户手动设置跳过内容的秒数,虽然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但整个设置流程会更复杂,大家觉得哪种设计方案更实用呢?
「即刻」App的电台功能上线,可随机收听其他用户在「晚安电台」圈子里分享的歌曲。在「即刻实验室」选项中开启「即刻电台」,就能在推荐页的右上角点击播放按钮开始收听即友们的音乐了。如果随机听到喜欢的歌,还能直接点收藏按钮进行收藏。
「猫耳」Apple的「放松」专区会提供很多助眠舒压的音频内容,除了常规的自然音、轻音乐以及「猫耳」擅长的CV耳边哄睡音、角色扮演助眠音,还有很多主题鲜明的特别的白噪音内容。比如「哈利波特」主题的乘坐霍格沃茨特快列车的环境音,「千与千寻」里屋内烧火的环境音等等。十分具有画面感和故事性,奇妙的音效让人心情放松。
「喜马拉雅FM」的主页通过下拉手势可进入喜马二楼,查看「爱豆和你说晚安」的明星电台。喜马团队邀请了一些受大家喜爱的艺人录制枕边故事,陪伴大家入睡,助眠解压。音频播放界面十分简洁,收起了非必要的功能按钮,突出展示艺人大片背景及晚安文案,力图打造轻松又沉浸感强的体验。
「喜马拉雅FM」团队最近将之前的「标记精彩」功能升级,上线了「咔嚓笔记」。在音频播放页面的右侧找到设置倍速的按钮,点击后选择「咔嚓」按钮即可进入音频截取的编辑页面。拖动滑块调整截取范围,就可以自定义想要截取的音频片段了。
逛B站的时候时常看到有人在评论区找up主求视频封面图,所以当在「猫耳FM」听广播剧的时候看到剧集播放页面专门有「音频图片」的版块,可以下载所有本集内容中的所有配图,就觉得这个设计很贴心。通常广播剧的插图都绘制得很精美,很多甚至会对音频剧情进行很好的视觉补充,所以个人觉得对于追剧爱剧的小可爱们来说可以下载绝美配图也是好体验的一部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短信恋爱游戏是女性向游戏里很受欢迎的类型,之前大热的「恋与制作人」就因短信游戏收获一大批忠粉。偶然发现「猫耳FM」里面也有类似的短信游戏「微信男友」,主页面是微信的模式能和各种二次元小哥哥微信甜蜜互动,还时不时会有语音惊喜,可以说是有好好利用平台自身丰富的CV资源了。虽然目前的内容还比较简单,但作为一个ACG的音频社区的附加小游戏,对平台的女性用户而言还是挺惊喜的。
在「荔枝FM」录制完语音后可试听效果后再发布,如果对某段录音不满意可以选择上拉弹窗进行从头录制,也可以滑动音轨选择具体的录制位置进行重录。当滑动音轨的某个具体位置再点击「重录」时,系统会以上拉弹窗形式的选项给用户反馈让用户点击选择,这里的交互跟第一步操作保持着一致性。整个流程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大大给用户提供试错的机会,打破用户胆怯心理。
「猫耳FM」作为音频内容提供平台,在产品的各个功能与细节设计都体现出了对声音元素的巧妙使用。用户除了可以订阅各种有意思的广播剧,团队还很贴心地将很多热门音频内容的精彩选段制作成了闹钟铃声,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并且「男性向」与「女性向」的分类选择,还很好的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猫耳FM」是通过「傻白甜小白猫」与「小恶魔黑猫」的两种主题来区分它的普通模式与夜间模式。夜间模式的设计不仅局限于简单的页面反色,还体现在互动小猫动画与特别的黑猫主题图标设计。相较于大多数App的深色模式主要体现在页面信息的视觉差异化设计,「猫耳」为不同模式设定主题并根据主题全面个性化设计不同模式的视觉,加入故事性的模式切换更有沉浸感与温度。
在各大平台的内容作者留言和私信里,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粉丝催更的相关话题。「喜马拉雅」App的「我听」里面,是用户正在关注的内容频道,条目能清晰的看到频道距离上次发布最新的音频的天数以及根据用户最后一次听完音频后更新的次数。此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求更新」按钮设计,只要距离10天以上未更新「求更新」的按钮就会出现。
「喜马拉雅」的助眠解压详情页面,顶部会根据当前页面所听的内容显示符合意境的文案。简单美好的句子,给人带来暖心的感受,营造出更好的页面氛围。也能成为产品的小特点,激发用户多分享多收藏,对提升产品宣传度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Space FM」是一个很适合00后分享音乐交朋友的社区,在这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宇航员”。产品的界面元素涵盖太空、广播站、信号、回声等概念,将孤独的调性诠释得淋漓尽致。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太空电台,播放你喜欢的音乐(我的);也可以漫游到其它宇航员的电台(FM),和他一起听音乐。
在「喜马拉雅FM」长按播放窗口中热门评论的空白区域,会切换至分享界面,可直接进行一键分享。分享给他人的页面内容不仅会展示推荐音频的信息和海报,还会呈现对应评论区域的精彩评论。包含评论的分享内容对被分享者而言更具感染力,通过用户分享行为带来的拉新成效也会更好。
「虾米音乐」的电台主界面通过模仿老式收音机的按钮设计,在用户下滑按钮的过程中同步切换不同的电台场景,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怀旧的80年代。并且在最终定格的电台会展示出二级菜单内容,这样有助于用户快速进行频道切换。扁平的背景搭配拟物化的设计元素,视觉冲击力十足,也更容易让用户产生情景的共鸣。
在「喜马拉雅」App听电台或者课程文件时,可以通过「标记精彩」按钮将自己喜欢的音频内容选段标记出来。标记成功的内容可以之后在「我听」的「听单」页面查看,随时播放回听。如同阅读文字的场景里我们时常需要highlight标记重要的句子,面对用户获取音频内容的场景时,标记功能同样很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