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把作品放在更自由的地方,把表达交还给自己。

更多AI编程案例:

引言

作为一名 B 端设计师,我一直对代码有着天然的好奇和热爱。虽然我的开发知识只停留在基础层面,但还是觉着设计不该被局限在一张张静态的“飞机稿”里,能把一个想法或交互亲手落地成真实可用的页面,那种成就感是单纯做设计稿无法替代的。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我的网站:jiangyu.pro (该环境为演示分支,内容图片均来自网络)

搭建个人网站,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练习:能够尝试不同的交互,探索更自由的视觉呈现,也能用文字记录设计思考。如今借助 AI 的能力,设计师完全可以在无需精通代码的前提下快速把想法落地。

PS:这篇文章不是教程,算是实践经验分享,对于某个操作的详细步骤,我相信你问下 AI 或百度会比我阐述的更清楚。

一、为什么要搭建个人网站

很多设计师在初期都会问一个问题:现在已经有那么多作品平台了,我还需要自己搭网站吗?

确实,像站酷、UI 中国、Behance 这些平台都很成熟,也带来了很多曝光机会。但问题是,它们的展示方式有些统一了——结构定死、节奏一致,不管你怎么精心排版,别人刷到时的感受还是“又一个项目”。

久而久之,人们记住的不是你,而是千篇一律的模板感。

而个人网站真正的价值,不是多放几个项目,而是你可以自己定义一切:结构、节奏、语气,甚至是想说什么、不想说什么。

更重要的是,它会成为你表达风格的延伸:你想怎么设计、怎么呈现都由自己决定,没有模板、没有标准,也没有“别人都是怎么做的”——你唯一需要对齐的,就是你自己想怎么来。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说到底,我们做个人网站,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一堆“结果”,而是为了让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持续释放价值,更有利于设计师长期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 IP。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站方式

在真正开始做网站之前,我也纠结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学代码?要学多深?是不是有更省事的方式?

查了不少资料,也尝试了几个工具后,其实路径无非三种:零代码、低代码、自己开发。

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设计师,应该都能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

一是最省事的:零代码平台

像 Notion + Super、Framer、Vzy 这些工具,拖拖拽拽就能搞定,不用碰一行代码,页面也能看上去还不错,适合完全不想折腾的。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我一开始也试过 Notion,整理内容确实方便,但要想做点有趣的交互或者页面层级比较复杂的结构就做不了了,而且样式看起来有点“平台模板感”了,对于有个性的设计师来说,发挥空间不够。

Framer 则有点像是 figma,通过画框、制作组件交互来实现页面的构建,并且社区也有很多模版供参考选择。

二是稍微进阶一点的:低代码或模板方案

这类方案,像 WordPress、Framer、WIX、SvelteKit 等,通常提供一堆现成模板,配置一下就能上线。也可以接后台、做博客、切换主题……适合内容比较多、功能稍复杂的项目。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哎,你可能会发现 Framer 又出现了?没错,它不仅是简单的拖拽工具,其实也支持嵌入代码,自定义组件逻辑,甚至做出一些数据联动的高级交互。

以上这些工具也并不是“完全免折腾”:要安装环境、调样式、懂点目录结构,还经常踩些坑,适合有一点技术基础或者或愿意花时间摸索的。

三是真正自由的一条路:自己开发

如果你喜欢代码,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想要更自由地控制内容和风格,那就可以考虑自己动手开发。

下面是我研究下来的一些基础技术构成,语言我尽量写得白话一点:

HTML & CSS:网站的骨架 + 皮肤

这两门可以说是建站的“基础中的基础”了。

HTML 决定页面结构(像是你在 Figma 里画框),CSS 负责样式(字体、颜色、动画)。

语法简单,很适合设计师入门,尤其对于 B 端设计师,应该都有了解的。

Tailwind CSS:为设计师量身定制的写法 

相信大家对 token、原子级样式都不陌生,而 Tailwind 本质上就是一套“写 class 控样式”的开发方式。不像传统 CSS 要反复写命名、层层嵌套,直接在元素上写 class 就能控制样式,还支持主题切换,组件化开发特别爽。

比如,你要做一个卡片:

每个样式都很语义化,一眼能看出这个组件的“长相”:

  1. bg-white → 背景白色
  2. p-6 → 所有方向内间距 24px(Tailwind 的 spacing 单位默认是 4 的倍数)
  3. rounded-xl → 大圆角
  4. shadow-md → 中等阴影

用了 Tailwind 的人,基本都不愿意再回去写传统 CSS,因为它就是太爽了。

前端框架:React / Vue / AngularJS

基本是目前主流的前端框架了,它们帮助你把页面变得“像搭积木一样”,每个功能或板块都是独立组件,写起来更清晰,维护也更轻松。

  1. React:生态成熟、文档丰富、配套工具最多,社区支持最好;👍
  2. Vue:语法更简洁,上手快,但在组件生态、AI 辅助开发上略逊一筹;
  3. AngularJS:架构完整、企业级方案,但学习曲线陡峭,适合大型应用,在灵活性和现代开发体验上稍显不足。

JavaScript(JS)& TypeScript(TS)

JS 是网页上的“行为语言”,主要用来实现交互,比如点击按钮切换内容、弹窗、页面滚动动画等;

TS 是 JS 的“加强版”,可以让代码更规范、安全,适合做大型项目。

在今天,其实我建议大家是选自由开发的路,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借助 AI 来快速推进,不需要管各种框架、语言多么的复杂,请无脑选最成熟的!

“干中学”—— 虽然我们可以一点不懂代码都完全抛给 AI ,但还是建议稍微了解一点前端的底层知识,例如 HTML 和 CSS…… 不然很难在搭建过程得到成长。

三、AI 建站靠不靠谱

先说结论:靠谱,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颠覆式的体验。

我们总觉得做网站写代码太烧脑,要么拖拽工具又限制多,更别提那些“改个小地方要改三十处”的烦人细节。但现在,AI 工具已经从“辅助”变成了“主力”,不仅能听懂你说什么,还能真的帮你搭出一个上线可用的网站。

过去几个月我试了非常多工具,有的功能炫酷但难落地,有的看似智能但用起来依旧繁琐。最后我筛选出以下 8 个,都是我认为对设计师来说真正值得一试的 AI 建站利器

1. Framer AI

网址:https://www.framer.com/features/ai/

Framer AI 是一个主打“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生成工具。只需输入一句话,它就能生成风格现代、动画流畅的完整网站,适合作品集、展示页等场景。生成后你还能在线拖拽编辑,零代码也能做出专业效果,特别适合注重视觉体验的设计师或创作者。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2. Durable

网址:https://durable.co/

Durable 是一个“开口即上线”的网站生成工具,几乎不需要操作流程。你只需输入行业或业务类型,它就能自动生成包含主页、服务页、表单等内容的完整网站,适合小型商家或自由职业者快速上线使用。无需设计、无需写代码,上手极快。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3. Wegic AI

网址:https://wegic.ai/zh-cn

Wegic 用自然语言帮你搭网页,说一句话,它就能画出页面结构并自动生成前端代码。相比传统开发,它更像是帮你“半自动写网页”的工具,适合希望了解代码结构、又不想从零写起的用户。轻量好用,也适合快速做展示页或 Demo。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4.  Uizard

网址:https://uizard.io/

Uizard 更偏向原型设计和界面搭建,支持拖拽和 AI 生成页面结构,也能把手绘稿变成界面草图。适合项目早期做思路演示,帮助你快速构建网站雏形,虽然不是最终上线用的网站工具,但对产品设计或网页结构规划非常有帮助。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5. MakeLanding

网址:https://makelanding.ai/

专注做“营销型登陆页”,尤其适合产品介绍、活动宣传等场景。你只要输入产品描述,它就能自动生成一页结构合理、文案清晰的宣传页,包含卖点介绍、用户评价、FAQ 等模块。页面干净利落,生成速度快。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6. Dora AI

网址:https://www.dora.run/ai

Dora 主打视觉和交互体验,能生成包含 3D 动效、滚动特效的网页,页面效果炫酷、富有动感。它更适合有视觉设计需求的用户,如果你希望网页不仅实用还“出圈”,可以尝试。但相对也比其他工具复杂,适合愿意深挖细节的创作者。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7. GitHub Copilot

网址:https://github.com/features/copilot

Copilot 是一位 AI 编程搭档,能根据你写的注释、关键词,自动补全 HTML、CSS、JS 等代码。对学代码的小白非常友好,不会写也能学着做,能快速搭建页面、理解结构。适合正在学习网页开发、希望提升写代码效率的技术初学者(学生党有福利!)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8. ChatGPT

网址:https://chatgpt.com/

很多人觉得 ChatGPT 就是个“能对话的搜索引擎”,其实它已经远不止于此。ChatGPT 在 24 年就开放了应用联动,可以配合 VS Code 在项目中查找文件、编辑代码。

主要它不是只给你一段孤立的代码,而是能根据你的需求*一步步帮你拆解任务,解释概念,按流程帮你构建整个网站——从选框架、搭建项目,到写组件、调样式,再到处理交互、补全文案。

对于零基础设计师,它是从 0 到 1 的陪伴式助手;对有经验的人,它是提速写代码、少走弯路的效率利器。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四、搭网站前,你需要准备这些

1. 明确目标:你的网站要做什么?

别一上来就想着视觉、结构和动效,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希望网站帮我完成什么?

是找工作,还是输出内容?是打造个人 IP,还是只是想试试写代码的感觉?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你后续做页面规划、内容组织、甚至部署方式的选择。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几个常见的目标:

  1. 找工作 / 求职用:突出代表项目和个人能力,信息清晰;
  2. 建立个人品牌:注重风格调性和内容的持续性表达;
  3. 记录思考 / 输出内容:需要有博客功能和良好的阅读体验;
  4. 承接项目 / 商业用途:强调转化效率、联系方式和案例展示;

目标不需要太大,但要真实——你做这个网站,是想让谁看到?想传达什么印象?先想清楚这一点,后面的选择才会更轻松。

2. 页面结构:先规划,不要一上来就写代码

虽然个站不用像产品项目那样搞 PRD,但也建议提前大致想好页面结构。推荐一套适用于大多数设计师网站的基础页面组合:

  1. Home:首页,介绍你是谁 + 精选项目预览;
  2. About:自我介绍 + 简历链接 / 联系方式;
  3. Work / Projects:项目页,可单独介绍每个作品;
  4. Blog(可选):输出设计思考、开发日记等;
  5. Contact(可选):放邮箱、社媒链接、表单等联系信息。

页面越少,越容易落地。你也完全可以只从一个 About 页开始,后面慢慢补上其他内容。

当然作为设计师,如何从原型到视觉稿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3. 准备开发工具:轻便、好上手就够了

你不需要搭建什么复杂环境,用一些基础工具就足够应对建站需求了。

代码编辑器:VS Code

插件推荐:Tailwind CSS IntelliSense、Prettier、ESLint、GitLens、Copilot(AI 自动补全)…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AI 辅助工具:ChatGPT

可以作为开发对话助手,负责页面生成、结构拆解、动效调试;后面章节会细讲使用技巧。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代码托管:GitHub

将项目托管上去,就能配合部署平台自动完成构建上线,代码更新也会实时同步。更重要的是,哪怕你不熟 Git 指令,也可以搭配让 ChatGPT 帮你写出从提交到上线的完整流程和脚本。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如果你已经有一些个人标识(比如 logo、色彩方案、字体喜好等),也可以顺手整理一下,这些会在后期样式构建中派上用场。

五、设计师如何与 AI 合作建站

到这一步,我们就真正进入“动手做”的环节了。

其实这部分最重要的不是你能写出多少代码,而是你知道怎么表达你的想法。我们会分两步来讲:

1. 初始化环境:项目先搭起来

说实话,像什么 Vite、React、Tailwind 的安装和配置,我一开始也搞不清楚。但现在这些事根本不用你亲手查、硬着头皮配。

你只需要问一句:

“我想建一个用 React + Tailwind 的网站,用 Vite 初始化项目,请帮我写出完整的初始化步骤。”

ChatGPT 就会一步步告诉你怎么做,包括:

  1. 下载什么工具(比如 Node.js)
  2. 怎么新建项目
  3. 安装哪些依赖
  4. 哪些文件要改动
  5. 最后怎么启动项目跑起来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你照着它说的复制粘贴就行,几分钟就能跑起来一个空白页面,后续所有开发都从这里开始。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不用搞懂每一行代码在干嘛,但要知道你在做什么。

比如你要的是“React + Tailwind”,那就直接告诉它;你要加上 TypeScript、加路由,也可以提前说,它就会自动帮你安排好所有配置。

2. 你说需求,AI 写代码

环境搭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写页面了。但“写代码”这事,你真不用自己去写。

我建站过程中最有感的一点就是:你只要说清楚你想要什么,ChatGPT 就能帮你搭出来。

比如我一开始就直接跟它说:

“我想做一个 About 页面,上面放头像、名字和一句自我介绍,居中排版,用 Tailwind。”

ChatGPT 就直接写了一个完整的组件,结构、样式、注释全都有,甚至还贴心告诉我“这个地方你可以自己换成你的头像和文字”。

我又补了一句:

“再写一个 ProjectCard 组件,title / description / image 做输入,样式整洁有层次。”

它首先会基于你的想法梳理边界及步骤,如果有多个方案的选择,也会询问你的意向,直到最后稳健的代码,并且 ChatGPT 自有的代码块,能够直接替换代码,省的你去翻找。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你只需要不断明确你的想法,它就会不停帮你推进开发。

那我到底该怎么和 AI 配合?

这其实是个“提问技巧”问题:

  1. 描述结构:「我要三栏布局,右边放一个按钮」
  2. 描述交互:「这个按钮 hover 的时候放大一点,有个过渡动效」
  3. 描述场景:「我想做个作品展示页,像 Behance 那样排布」

你说得越清楚,AI 回答得越准确。哪怕你表达模糊,它也会尝试理解你的意思,并提供方案让你选。

而且,如果它第一次没给到你想要的效果,你还可以接着追问:

“加点阴影试试?” “图片能不能变成圆角的?” “我想让间距更宽一点。”

它不会不耐烦,更不会拒绝你,改到你满意为止。

还是补充一句,如果你选择了 VS Code 编辑器,记得装上 Copilot 插件。它不是那种对话形式,而是实时帮你“猜”你要写什么,而且比 ChatGPT 还安静不打扰。有时候你只打了一个 div,它已经猜你要放头像、名字和一句话了……

3. 善用第三方组件库

做网站做到一半,你可能会有这种感觉:

👉 功能是跑起来了,但好像哪里还差点意思; 👉 想加点动效,描述了半天,AI 做出来却完全不对味。

这时候,推荐你去逛一逛那些第三方组件 / 动效资源库。它们不是传统那种堆满按钮、表单的企业级 UI 组件,而是更适合个人网站的一点小炫技。比如

这几个库的共同点是:好看、好用、上手快。你一打开就能看到实际效果动起来,喜欢哪个直接复制,完全不需要翻文档硬读。实在不会 copy?直接丢给 ChatGPT,让它教你怎么嵌进项目。

重要的是,它们能给你提供一种“交互语感”:像按钮吸附、滚动视差、磁力 hover、粒子背景这些看起来有点小炫技的效果,背后其实都不复杂,但实现起来非常抓眼球。你不一定照搬原样,但可以从这些动效节奏和结构组合中找到灵感,甚至让 AI 帮你衍生出自己的风格。

这其实也呼应了前面提到的那句话:“无脑选最好的”。因为成熟的框架,不只是功能全、文档全,还意味着有人已经帮你把各种漂亮的组件和细节做出来了,你完全可以站在这些“现成灵感”的肩膀上。

4. 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虽然 ChatGPT 已经帮了大忙,但说实话,第一次自己建站,多少还是会遇到点小麻烦。

  1. 样式写上了但没生效,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
  2. 有时结构乱了,看不懂它怎么组织的
  3. 你讲了一堆需求,AI 却完全跑偏方向……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这些情况很常见,别急也别气馁。我当初也经常卡住,后来总结出两个比较重要的“心法”:

① 别想着一口气做完所有页面

很多人一开始就想把首页、About、项目集、Blog 全都写好,结果页面一个没跑起来就已经快放弃了。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只做一个页面,先跑通再说。

比如先搞一个简单的介绍页,头像 + 一句话介绍 + 联系方式。这个页面能顺利跑起来,你会对流程有信心,后面复制粘贴慢慢扩展就容易多了。

做网站跟做设计是一样的,一上来就想“做完整套视觉系统”,多半是拖延和内耗的开始。

② 不要指望 AI 全都懂你

ChatGPT 再强,也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它需要你像写需求文档一样一步步拆解思路。你说“做得炫酷一点”,它可能完全不知道你在想啥。

但如果你换种方式说:

“我希望这个按钮 hover 的时候能放大一点,有个缓动动画”“图片上加一层透明遮罩,文字能浮出来”

这样它就能听懂、照做,还能给你多个变体让你挑,所以你需要做的,其实就是把设计师的视觉语言,转换成结构描述 + 行为描述。

其实网站搭建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在后期有很多小的问题你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掉。

这个过程,不光让网站做得出来,也让你对“设计落地”这件事,多了一点掌控感。

六、上线部署

网站在本地构建完了只剩最后一步:把它发布到网上,让别人也能看到、点开、转发

1. 用什么平台上线?

在上线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一件事:写好的代码到底要放在哪里?

可能你会想,直接绑域名不就完了?但其实域名就像是一张地址卡,它只是告诉别人“你的网站在哪里”,真正的网站内容(你的代码)得有个实际存放的地方。

建议最大 ** 交友平台 GitHub,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代码网盘”——代码传上去,版本管理、自动更新都很方便,而且还能配合部署平台一键上线。

对于部署平台我试过 GitHub Pages、Vercel、自购服务器这些方案,最后还是推荐 腾讯云 EdgeOne,理由很简单:

  1. 不用配置脚本、不用管构建流程,代码更新至仓库就会触发构建;
  2. 自动识别项目框架(React、Vite、Next 等);
  3. 支持一键证书、自定义域名绑定;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费的,而且即使你没备案,国内访问速度也很快——亲测效果比大部分海外平台都稳。

2. 图片太多怎么办?

设计师的网站通常图片比较多,像作品图、动效展示图、大图滚动页,很容易就几百 MB 起步。

而由于我们大多将网站部署在 GitHub 这类海外平台,国内访问会比较慢,甚至图片直接加载失败,体验大打折扣。因此,建议上线前做好这三件事:

① 图片压缩

推荐使用 tinypng.com,把图片上传后它会自动压缩体积,视觉上几乎无差,但文件大小能砍掉一半多,非常适合作品图、Banner、动效帧图等内容做预处理。

② 格式转化

如果你网站中还在大量使用 JPG、PNG 格式,还是建议转成 WebP。它在视觉质量差异不大的前提下,文件体积更小、加载更快,很适合网页访问。

常用工具有:Squoosh:可在线压缩并转换成 WebP,支持画质控制;

注意:目前 Safari(尤其是低版本)对 WebP 的支持有限,如果考虑全面兼容性,也可以采用源图 + WebP 的方式按需加载。

③ 外链图床

不建议把所有图片都直接打包进项目中,更推荐上传到图床,再用链接引用的方式加载,这样网页会更轻盈,访问更快。

3. 要不要买一个域名

首先,不买也没关系,EdgeOne 会默认给你一个 .edgeone.app 结尾的子域名,不会影响使用。

但如果你比较介意,或是打算长期经营这个网站,比如放简历、做内容输出,那还是建议买个好记的独立域名,比如 yourname.design、yourname.com 之类,看起来会更专业。

域名在哪里买?推荐这几个平台:

腾讯云 / 阿里云国内大厂平台,中文界面友好,适合首次买域名的新手。尤其如果你本来就打算用 EdgeOne 或 COS,直接在腾讯云买域名可以省一些折腾。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Namecheap 国外平台,价格透明、界面简洁,管理也很方便。英文界面,但比较适合做国际向品牌或英文域名。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GoDaddy 全球老牌域名商,域名种类全、经常有促销,支持中文搜索,适合想找冷门后缀或国际向用户使用。

6个步骤保姆级教程!教设计师轻松独立完成建站

4. 上线前的快速检查清单

先别急着发朋友圈,来个“最后大扫除”:

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但也会会影响别人对你网站的第一印象。

最后的最后

网站上线那一刻,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其实可以慢慢变成你个人品牌的养成地。比如:

这些小动作不难做,但会慢慢积累出你自己的风格和内容资产。

把网站从“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变成“线上可访问的成品”,这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棒的练习。它不只是一个网页,更是你用行动在说的一句话:“我有点想法,想让你看到。”

愿你的网站不是为“做完”而做,而是为你自己存在——你想说什么,想怎么说,想给谁看,全都由你决定。

这才是最酷的部分。

编者注:如果给自己建个网站,你想展示什么内容?欢迎评论区交流。

收藏 45
点赞 47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