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以下简称“WAIC 2025”)于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参会,展览展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规模创历届之最。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来源:新华社)
特赞科技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深度联动,以 “创意的可计算性” 为主线深度参与本届大会。与 WAIC 同期, “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 在同济大学顺利闭幕。研讨会期间吸引 300+ 人线上报名、200 + 人线下参与,来自产学研各界的教育创新带头人出席并发表观点,现场发布三大科研成果。通过 “一展一会” 创新形式,特赞x同济将 “产学研” 实践成果推向国际舞台,为设计与 AI 交叉领域的产教融合、以用促研提供了标杆范式。
「创意的可计算性」产教之树
描绘产业-学术-生态全景
在 WAIC 2025 上海世博展览馆的核心展区,特赞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策划的 “创意可计算性” 主题展成为亮点。展览以三组 “数字之树” 为视觉核心,通过技术与创意的深度交织,直观呈现了 “内容 + AI” 如何推动商业革新与社会进化 —— 从学术研究的前沿洞察,到产业落地的具体场景,再到生态协同的未来图景,全维度展示了 “产业 - 学术 - 生态” 的有机联动。在特别设置的智能体体验区,现场观众纷纷上手操作 atypica.AI,和智能体碰撞人机协作的智慧。全球参会者纷纷驻足探讨,该展区也因独特的展陈和互动形式,成为本届 WAIC 倍受关注的科技展区之一。
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
多款教学科研成果首度发布
与展览交相辉映的 “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 同期在同济大学举办,研讨会以“交叉、趋势、实践、建设”为主题关键词。汇聚了学界与业界智慧,共商共议高校AI与设计教育结合的痛点难点。活动吸引300人线上报名、220人线下参与,现场首发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三项教学科研成果,来自产学研各界的教育创新带头人出席并发表观点,分享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跨学科教育实践经验,聚焦产教融合的难题和挑战,为参会者带来设计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观点和洞察。
本次发布核心内容包括:
·《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与设计应用》教材系列,该系列也入选 2025 年度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 100 强,同济大学 “十四五” 规划重点教材
· 设计人工智能科研智能体
· 创客松课程体系及未来实验室原型
· 来自海外的观察
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同济大学提出的"AI for engineering"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工程学科,重点关注设计与实际工程应用结合,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正当时。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胡飞介绍了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包括人才培养体系、行动计划等,强调其为学科创新的重要基础。
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范凌在开场中谈到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创立的初衷和研究路线,他提到,通过对创意可计算性的研究,使创意设计能更好被理解,也让设计创意的非理性部分得到提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做闭幕讲话,他谈到了设计教育和人的关系,强调教育应最大程度地去释放人的善意和潜能。AI 技术在“把人变强” 这点上做的很好,而教育工作者恰恰应当在AI赋能下,更好的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特赞科技由设计人工智能领域代表性学者范凌教授于2015年创立, 是上海市“北斗七星”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以及「内容+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已为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平台,服务了10万个小微企业和个人,在产业高质量内容数据集、多模态内容智能生成、商业内容智能分析等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具有突破性和领先性。 2017 年,特赞科技与同济大学成立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国内高校首个设计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实验室致力于「创意可计算性」的研究,培养相关领域交叉学科的人才。
特赞与同济始终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此次 WAIC 通过 “一展一会” 的深度联动,不仅搭建起国际级学术交流平台,更以 “创意可计算性” 的理论突破与产教实践,建立设计人工智能的产教融合标杆。
技术的价值在于驱动社会进步,而教育则是连接技术与未来的关键纽带。未来,特赞将持续深化与产学研各界伙伴的深度合作,从 “国内先行” 到 “国际视野”,从 “产教标杆” 到 “全球对话”,创建内容+人工智能赋能商业和社会的长期价值。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