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文案我研究了拼多多的评价系统,发现了3个精明的细节

产品: 拼多多猎人: 龙爪槐守望者观众: 7.3k人 时间: 2025-07-10

拼多多

与「拼多多」有关的细节还有 25查看全部

我也有新发现 我要投稿
我研究了拼多多的评价系统,发现了3个精明的细节我研究了拼多多的评价系统,发现了3个精明的细节

细节描述

龙爪槐守望者: 当你想购买一款商品时,却发现评论寥寥无几,或者店铺刚刚开业,完全没有用户评价。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信任,不知道该商品的质量是否可靠,甚至担心自己是否会踩雷。尤其是在面对新品牌或小众店铺时,缺乏足够的参考信息会让决策变得困难,导致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拼多多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当某个商品本身评价不多时,它会巧妙地显示「该商品所属品牌评价」,把全平台这个品牌下所有商品的评价都汇总展示出来,数量一下子变得很庞大。同时,商品详情页还会同步显示店铺的整体评价情况,让用户从品牌和店铺两个维度来建立信任感。更有趣的是,它的评价数量统计方式也很特别——不是按评论条数算,而是按购买商品的总件数计算。比如一个用户一次买了10件商品写了一条评论,拼多多就会显示为10个评价。 这背后是心理学和设计原则的深度运用。最核心的就是社会认同原理 (Social Proof),但拼多多玩出了新花样,它构建的是一种「广义社会认同」。当直接证据(商品评论)不足时,它提供了间接但更宏大的证据(品牌、店铺评价)。其次,这是光环效应 (Halo Effect) 的经典应用,用户对品牌或店铺的好感,会自然而然地辐射到其售卖的单个商品上。同时,通过展示「回头客」数量和巨大的评价数字,它还利用了权威偏误 (Authority Bias),让用户潜意识里认为「这么多人买/回来买,肯定错不了」。 当解决一个单点问题(如商品无评价)陷入僵局时,不妨跳出当前页面,从更宏观的平台或生态视角寻找答案。用户的信任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只依赖单一维度的信息。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设计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整合与调用能力,打破信息孤岛,将能增强用户信心的所有相关数据,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呈现出来。这考验的不仅是UI设计,更是底层的产品架构和数据策略。

9.732人评分
收藏 5
分享细节海报

发表评论 为下方 4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moreBtnTxt }}

你可能还爱看

在微信除了发红包还能「送礼物」,社交电商要迎来大变革?
微信

新功能在微信除了发红包还能「送礼物」,社交电商要迎来大变革?

猎人 - 龙爪槐守望者9.5

过年发红包送礼物是必须做的事情,2014年微信发布红包功能,不仅让用户过年时更好互动。把社交用户转化为金融用户,普及了手机支付,让互联网与线下商业有机结合。今天微信小店正式开...

查看详情

#填写地址#电商#礼物

拼多多如何利用从众心理引导用户的下单行为的?
拼多多

设计逻辑拼多多如何利用从众心理引导用户的下单行为的?

猎人 - AmberDu小白8.4

「拼多多」的商品SKU列表里,会在销量火热值得推荐的商品选项前显示小火苗的图标,还会在售卖最多的商品选项后标注「已拼XXX件」。通过展示最直观的销量数据来激发用户的购买欲,利...

查看详情

#从众心理#信息呈现#拼多多

大众点评是如何降低用户调研难度的?
大众点评

设计逻辑大众点评是如何降低用户调研难度的?

猎人 - 卷卷墩儿浪里个浪9.3

在「大众点评」查看店铺的用户评价时,会出发相关问卷调研,用户打分后在给定原因标签中选择即可提交。在查看评价场景中,适时出现关联调研,顺应心境,降低用户的抵触心理,同时精简题量...

查看详情

#大众点评#底部弹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