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其他App的「扫一扫」界面,b站的扫码页面除了会显示常规的二维码扫描框,还会展示用户本人的二维码。这样设计可能是考虑到了线下扫码互加好友的场景,双方都只需要打开同一个界面就能轻松添加好友,而不用分别打开扫码页与个人二维码页,同时也不用纠结谁添加谁的问题了。
之前版本的「微信」在扫码时会自动识别到一个二维码后就立即跳转到详细公众号页面了,虽然很便捷,但当扫码的对象出现两个及以上时,会容易造成混乱无法精准扫描到自己想要的二维码对象。「微信」Android的新版本中,当扫码对象出现两个或以上时会提示用户选择其一以后再打开后续页面。给用户新增一步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操作,反而增加了易用性。
疫情防控期间每个防控关口,大家凭借「健康码」通行。为了验证健康码的真实性,工作人员检查时会要求通行人员刷新页面来查看健康码是否实时生成,导致每个检查关卡效率极慢。针对这种场景,「支付宝」团队及时将健康码的时间做成动态并且加大字号,方便工作人员一眼就能看清以加快每个关卡的通行时间。
现在很多公众号和自媒体都会利用二维码引导用户对自家的公众号进行关注,当然也存在一些不怀好意滥用二维码的恶意引导扫码。现在,当在「微信」里长按二维码进行识别时,就会出现这个二维码的使用者名称及其头像,并明确说明二维码的用途为公众号账号关注。能提前预知二维码的使用意图,在较大程度上可避免用户被恶意二维码误导的情况发生。
「支付宝」的收钱功能我们都很熟悉:打开自己的收款码设置好金额,再拿给对方扫码即为收钱。当手机处于向下倾斜的角度给对方展示时,界面就会自动旋转二维码的朝向,并将按钮置灰不可点击。界面自动旋转方便对方看即扫码,按钮置灰则是防止用户误操作点击到设置金额。
随着二维码的广泛运用,扫码加好友的功能也越来越普及。每次加好友时,我们总需要问对方一句「你扫我还是我扫你呢?」来确认自己应该应该打开ID二维码还是「扫一扫」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