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App的音频播放设置采用了手势交互来提升操作体验,通过左右滑动标尺来调节倍速播放的参数与设置睡眠定时的时间,和一般App惯用的列举几个选项供选择的设置方式相比,更具灵活性,操作体验也更加丝滑。此外,「小宇宙」还针对播客节目的播放内容特点,设计了「跳过空白」与「人声增强」的智能化服务,实用又贴心。
「即刻」App的年终总结报告「我的2020」上线,除了和其他产品一样通过精美的数据可视化呈现用户过去一年的产品使用行为分析,团队还在h5的背景音乐播放结束后藏了一段摩斯密码的声音彩蛋。经过广大即友破译,这里的声音彩蛋内容为「即刻」的经典小自恋文案「Thanks for being addicted」。既强化了产品的经典slogan,又表达了对用户的感谢,巧妙又暖心。
「小宇宙」App的评论功能可以直接标记音频内容的时间点,评论发布以后,其他用户点击已标记的时间点链接,当前播放的内容会直接跳转至该时间点位置。作为一款播客应用,用户在评论区发布的内容主要以讨论当前播客音频展开。有了「标记时点」的功能,在查看评论时就能更明确评论所指的播放内容了。
注册新的App账号后,通常都会让我们填写自己喜欢的签名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喜马拉雅FM」作为专注音频的平台,选择了让用户录制声音签名来完善自己的账号信息。这里的设计逻辑其实和「猫耳FM」去年就已上线的头像音设置类似,但「喜马拉雅FM」的声音签名需要用户录制自己的声音而不是直接做选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使用「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听歌,按暂停键时声音停止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用「QQ音乐」听歌时如果中途暂停,音乐会立马停下;而如果用「网易云音乐」听歌时按暂停,音乐会有短暂的渐弱效果出现,然后才会停止。「网易云音乐」团队在设计播放暂停功能时,考虑到了声音突然发生变化可能会对耳朵造成不适感的情况,为「暂停」设计了起到缓冲作用的减弱效果,从细节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喜马拉雅」App的助眠频道,支持用户自己定制助眠音。如同烹饪美食一般,在助眠音定制的页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10个类别几百种不同的声音里面任意挑选最多3个进行助眠音合成。很多有趣的场景音可供挑选,行色匆匆的候机大厅的声音、让人犯困的数学老师讲课的声音、让人放松的泡泡浴的水声、夏夜伴着蝉鸣的篝火声,甚至是猫咪打呼噜的声音。
看多了近几年流行的扁平化UI界面设计,偶尔在产品里加入一些拟物化的设计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喜马拉雅」App的「我要录音」功能界面就使用了拟物化设计,模拟了开盘录音机的样子。开盘录音机从20世纪出现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录音棚、电台、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等各个录音相关的专业领域,被发烧友们誉为「终极音源」。
和朋友聊微信发语音时,如果想来点有趣的互动或者制造惊喜,可以切换到「搜狗输入法」利用语音变声功能,用不同的声线甚至扮演不同「次元」的角色进行聊天。从蜡笔小新、王者妲己到马云或者倾城公子音,各种破次元的声线玩法任君选择。新奇有趣的语音变声输入,让输入法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喜马拉雅」App支持让用户自己设置跳过音频片头或者片尾的时间(0s-60s之间),并且当对一个音频进行设置以后,该音频所属专辑的所有声音都会生效此设定。通常视频音乐类App的跳过片头功能,都是系统会智能的直接跳过整个片头,但「喜马拉雅」却将这里设计成了让用户手动设置跳过内容的秒数,虽然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但整个设置流程会更复杂,大家觉得哪种设计方案更实用呢?
「猫耳」Apple的「放松」专区会提供很多助眠舒压的音频内容,除了常规的自然音、轻音乐以及「猫耳」擅长的CV耳边哄睡音、角色扮演助眠音,还有很多主题鲜明的特别的白噪音内容。比如「哈利波特」主题的乘坐霍格沃茨特快列车的环境音,「千与千寻」里屋内烧火的环境音等等。十分具有画面感和故事性,奇妙的音效让人心情放松。
「喜马拉雅FM」团队最近将之前的「标记精彩」功能升级,上线了「咔嚓笔记」。在音频播放页面的右侧找到设置倍速的按钮,点击后选择「咔嚓」按钮即可进入音频截取的编辑页面。拖动滑块调整截取范围,就可以自定义想要截取的音频片段了。
「优酷」的所有视频都可以开启音频播放模式,这样即使在锁屏和切换到后台进行别的操作时也能继续听音频。团队还很贴心的在音频播放页面设计了「定时关闭」按钮,便于用户为所听视频设置自动停止播放的时间。这样用户不用一直停留在视频播放页面,可以有更多变的看剧形式选择。
在「QQ音乐」的「我的」页面,找到「更多」列表的「设置」选项,可以找到定制音乐播放音效的设置界面。除了有「智能音效」「助眠节拍」「全景环绕」等多种免费热门音效可供选择,会员还能通过黑科技检测获取的个人听觉数据定制个人专属音效模式。测试主要包括耳型扫描以及听九段不同频段声音的听音测试,然后会根据结果分析出你对不同频段的听音数据,以此为依据给出听觉体验优化方案。
在「荔枝FM」录制完语音后可试听效果后再发布,如果对某段录音不满意可以选择上拉弹窗进行从头录制,也可以滑动音轨选择具体的录制位置进行重录。当滑动音轨的某个具体位置再点击「重录」时,系统会以上拉弹窗形式的选项给用户反馈让用户点击选择,这里的交互跟第一步操作保持着一致性。整个流程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大大给用户提供试错的机会,打破用户胆怯心理。
「猫耳FM」作为音频内容提供平台,在产品的各个功能与细节设计都体现出了对声音元素的巧妙使用。用户除了可以订阅各种有意思的广播剧,团队还很贴心地将很多热门音频内容的精彩选段制作成了闹钟铃声,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并且「男性向」与「女性向」的分类选择,还很好的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现代人的生活每天都被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包围,大家的眼睛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所以很多产品都会为用户提供语音阅读的服务。「微信读书」App就为它图书库的图书内容都提供了AI朗读的功能,不仅可以自己选择男声女声,更令人惊喜的是AI合成的朗读声无论从语速还是语调都非常真实且富有感情,已接近主播朗读的效果。良好的语音阅读体验使人能更加沉浸于文章内容本身。
「声昔」是一款用声音记录心情,以语音进行陌生人社交的小众App。正如它的官网域名byebyetext,整个软件的使用都只能以纯语音输入进行,简直是声控福音!你可以用语音记录日常写日记、写书评影评,也可以去听听别人的想法和心情。
在「小红书」发布自己的笔记内容时,除了可以对图片添加普通的文字标签,还能录制语音标签为自己的内容添加Tag。长按一键添加语音标签的功能相较更为普遍的文字输入标签,降低了内容产出的门槛,也丰富了创作的表现方式。
一年一度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又来了。今年的年度账单H5有两个小细节设计很赞:一是进入「年度账单」界面后会默认静音状态,如想听音乐和背景音可随时打开声音。这个小细节避免了用户在打开账单时被突然出现的背景音乐吓到的情形出现。
FIMO是一款复古的胶卷相机应用,全拟物化的视觉设计从每一个细节忠实还原胶片相机的使用质感。它的滤镜切换功能完美模拟了真实相机换胶卷的过程,还还原了换卷和相机开盖的声音,有趣又具有仪式感。对于颜控党和情怀党而言,FIMO真的是宝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