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团队针对市场上主流的墨水屏设备,如电子阅读器、墨水屏平板等,推出了专供墨水屏使用的App版本。整体的黑白界面设计更加干净简洁,原本臃肿的功能也被精简,页面打开速度更快,操作设置都针对电子墨水屏的使用习惯做了优化设计。这样定制化的特殊版本,让「微信读书」在兼容适配更多阅读载体,追求更广阔市场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体验与多样选择。
在「微信读书」整理自己的书架时,发现现在除了可以根据「更新」「购买」与「分类」的维度进行书籍的筛选,还可以根据书籍的阅读进度进行分类管理了。按用户对书籍的阅读「进度」进行分类,尚未阅读、刚开始读以及正在阅读中的书籍情况都会一目了然,利于合理规划自己的阅读计划。
移动数字化时代,在手机上看电子书成为一个非常便捷的选项。虽说多读书有益身心健康,但长久保持低头的姿势看手机会导致肩颈疼痛,落下隐患。而用支架撑起手机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又需要反复抬手翻页,书没看多少,手臂先酸了。
现代人的生活每天都被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包围,大家的眼睛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所以很多产品都会为用户提供语音阅读的服务。「微信读书」App就为它图书库的图书内容都提供了AI朗读的功能,不仅可以自己选择男声女声,更令人惊喜的是AI合成的朗读声无论从语速还是语调都非常真实且富有感情,已接近主播朗读的效果。良好的语音阅读体验使人能更加沉浸于文章内容本身。
于大多数阅读类应用而言,用户进行阅读的形式都是常规的整页看完再进行翻页的形式,大段的文字有时候会产生视觉疲劳。为了改善阅读体验,让原本就是用来放松休闲的故事类图书看起来更轻松,「微信读书」另辟蹊径使用了对话框的形式来展示故事类图书。用户通过点击下一句来查看每个角色的对话,让用户有一种看聊天记录的感觉,也让阅读场景更有代入感。
打开「微信读书」App,如果程序检测到你书架已收藏的书里有新版本上架,页面会跳出模态弹窗提醒你「当前书籍有升级版本」。想升级新版本的书籍,只需直接点击「更新」按钮即可一键搞定。提示功能为用户省去了手动搜索书籍新版本的麻烦,管理书架更新内容都更加简单高效。
我们熟悉的手机交互手势「摇一摇」,不仅可以用来在「微信」搜索附近的人,还可以在「微信读书」呼出图书推荐弹窗。在「微信读书」书城页面的右上角,可以看到代表「摇一摇」功能的icon。点击按钮或者直接摇晃手机,都可随机摇出微信读书币或推荐书籍。
「微信读书」一直是通过左右滑动来实现翻页操作,虽然模拟了看书时左右翻页的交互方式也利于打造沉浸式体验,但这与很多用户的电子阅读习惯不符,也容易造成误点击。最近上线的新版本,终于支持上下滚动的翻页模式了。其实不仅如此,安卓版本的「微信读书」是可以通过设置使用音量键进行翻页操作的。
「微信读书」和「微信运动」一样,每天都可以在排行榜页面里给朋友圈其他参与了读书的小伙伴点赞。但与「微信运动」不同的是除了可以进行「点赞」操作,在微信读书排行榜还可以通过「戳一戳」的按钮对本周未坚持读书的朋友发送信息提醒。这个按钮的加入,相较单纯表达赞赏的「点赞」更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
读纸质书时我们习惯将书签卡在书页上方来标记阅读进度,然而如果是电子书你会期待怎样的书签添加方式呢?「下拉添加书签,松手删除书签」,「微信读书」用交互手势轻松实现了给书本添删书签的功能。带有弹力感的滑动过程让下拉的交互流畅有爽感,模拟纸质书书签放置习惯的书签出现位置让用户感到合理而亲切。
在「微信读书」里看书有时你会发现书的左下角会出现诸如「4个想法」这样的提示标签 ,点击则可看到其他读者在读同一页内容时的想法评论。你可以对他人的评论进行回复,也可以写下这一刻自己的想法,还能查看今天所有一起阅读本书人的书评。可以看出微信读书在对用户阅读时即时想法的表达,查阅与共享等互动层面的需求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
当在电商平台搜不到想要的商品在内容平台查不到想看的文章,「未搜索到相关结果」的提示总会让人产生失落与挫败感,也让产品的体验在「满足用户期待值」方面大打折扣。微信读书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是这样处理的:当用户在App里搜索的书籍在平台数据库范围内,即使书籍内容未被平台收录用户依然可以搜到书籍的相关信息。此时书籍会呈现「待上架」不可读的状态,用户可一键「订阅上架通知」。
喜欢买书藏书的人很多都会有在书籍扉页写上自己名字或画上自己独特标记的习惯,如果是买书赠人则更是会在扉页写上祝福语与落款。然而进入电子书时代,虽然很多电子书都会尽可能地模拟纸质书的装帧、页面排版与手动翻书的交互效果,但依旧很难摆脱电子书带给人的冰冷与疏离感。微信读书在每一本用户购买图书的扉页都会自动添加书籍所有人即用户自己的名字,而在用户收到的赠书扉页则会保留「赠书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