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AI神器盘点:
一则 AI 生成的电视广告引发行业关注:品牌投入百万,借助 AI 完成 70 个镜头制作。这一案例不仅体现技术突破,也对传统广告流程带来新挑战。
AIGC 与传统设计流程结合,尤其在静态模型动效制作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
我们选取四款主流 AI 视频工具——Vidu Q2、Sora 2、Veo3与可灵2.5,针对静态模型动效生成展开测试。将从设计师视角评估其效率、质量与控制能力,分析优劣势,为实际工作提供选型参考。
1. 测试设定(任务与提示)
测试例图:

测试目标: 基于同一静态模型(如产品三维模型或 UI 手势元素),测试各工具生成 5 秒动效视频的表现。
视频提示词:
底座保持静止,灯带呈现缓慢呼吸式明暗效果;中间点赞手势主体形状大小保持不变,仅进行上下缓慢律动(左右位置固定),其内部颜色以低频率、慢速度循环呈现微妙变化(蓝紫色系,与原图颜色差距不超过 2%);环绕主体的透明圆环持续匀速转动(尺寸保持不变)。整体保持 3D 科技感,仅使用原图元素,画面精致且动态节奏协调,时长 5 秒。
评测维度:
- 元素一致性(形态/尺寸/位置保持)
- 色彩控制精度
- 动作准确性(律动幅度、转动匀速)
- 可重复生成效率
- 输出质量与后期适配性
- 资源与成本消耗
1. Vidu Q2 — 需多次尝试,稳定性一般
优点:主体一致性优秀,能稳定保持形状与位置,呈现自然的上下微律动与呼吸灯效,材质真实。支持精准的首尾控制与参数调节,操作对设计师友好。
缺点:输出质量不稳定,易添加无关元素,常需反复生成才能达到预期。虽然主体一致性较好,但整体质量存在波动。
建议:适合快速生成多个备选方案并维持一致性,但最终输出需在细节上进一步优化。
2. Sora 2 — 一致性与连贯性良好,但画幅受限
优点:镜头语言丰富,动作流畅,尤其适合音画合成类项目。视频镜头连贯,适用于品牌宣传或强调镜头表现力的场景。
缺点:物体运动控制不够精准,仅支持固定画幅,可能导致物体显示不全。偶尔出现不可控的镜头切换,影响整体一致性。
建议:适合需要丰富镜头语言的宣传视频,如对动效和构图要求精确,需多次调试。
3. Veo3 — 画质良好,主体一致性较弱
优点:画质表现好,支持高分辨率输出,画面稳定,适合对画质要求较高的任务。
缺点:主体一致性差,物体形态与位置容易变化,细节控制不精准,常出现不符合预期的自动调整。
建议:适用于重视画质、对位置与构图要求不严的项目。若能接受一定自动调整,Veo3 在高画质场景下是不错的选择。
4. 可灵 2.5 — 平衡型,对设计师友好
针对上方视频,选中“多模态编辑”,选中后进行处理,需注意此时会变为“可灵 1.6”视频模型进行处理,处理内容结果会受影响。

处理后视频:
优点:遵循提示词能力强,主体一致性与色彩微循环表现突出。支持上下律动、匀速圆环等高精度动作,满足静态模型动效需求。可批量生成并灵活增删视频元素。
缺点:艺术化特效与动态表现稍弱,创意发挥空间有限,二次编辑当前仅支持可灵 1.6 模型,编辑后生成视频稳定性较差。
建议:适合强调一致性、可重复生产的静态模型动效任务。如需求侧重稳定与精确,无需过多艺术处理,可灵 2.5 性价比较高。

Vidu Q2、Sora 2、Veo3 与可灵 2.5 在 B 端动效视频生成中均展现出实用潜力,能有效提升设计效率,拓展创作手段。
- Vidu Q2:适合快速生成、注重原图一致性的任务。在静态模型处理和细节控制上表现良好,适用于高质量、短周期动效场景。
- Sora 2:强于电影感与镜头语言,镜头流畅、情感表达出色。但因自动加入镜头变化,不适合对一致性要求严格的设计。
- Veo3:画质与画面稳定性突出,支持高保真输出。细节控制较复杂,需配合精准提示词与后期调整,建议用于对成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
- 可灵 2.5:在大规模、快节奏项目中性价比最高。提示词响应精准,物理效果自然,支持高效生成与多版本输出。
推荐场景:
- 快速生成、一致性强:Vidu Q2 / 可灵 2.5
- 高电影感、叙事需求:Sora 2
- 高画质、大场景输出:Veo3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辅助海报设计101例
已累计诞生 766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1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