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一些不着边际光怪陆离的梦吧?在梦里,城市可以颠倒,海洋能挂在天上,我们能和逝去的亲人重逢,或者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经历一场不存在的大冒险。
过去,这些瑰丽的、私密的、无法言说的瞬间,醒来也就散了。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有了超强的AI。就在最近,一场名为「梦中潮汐时刻」的AIGC电影创作者大赛,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震撼。一个由AI赋能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电影时代,真的来了。
大神云集
先说说这场大赛的来头。「梦中潮汐时刻」大赛是由天猫小黑盒HeyDesign发起,与AMD、TaoBaoDesign、新片场一同主办。
这次大赛震动AI圈子,因为评委团都是业内重量级,江海洋(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会长)、董宝青(中国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新霞(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还有杨超、李霄峰、张大鹏、丁雨晨、沈煜桀等导演,与北京电影学院众多教授和AIGC视觉艺术家组成的各领域权威评委阵容,可以说是一次AI技术圈和影视圈的绝对碰撞和深度交流。
从7月21日征集开始,短短一个月就收到了超过2000部优秀的AIGC作品。能明显看出国内AIGC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和人才数量的上涨,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同时掌握编剧、摄影、导演、AI技术的新型创作者。
这次大赛我也看到了很多大佬级人物,比如Louis昊燃,他是拿过日本亚洲短片电影节、韩国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的AIGC艺术家。徐梓溢,他的AI作品《问月》甚至登上了2025年的央视春晚,绝对是圈内顶流。孙畅悦、孟星彤…这些名字在AI创作圈里,每一个都响当当,不是入围过上海国际电影节,就是拿过釜山艺术节金奖。看到这些大佬都纷纷带着原创作品下场比武,我就知道,这场比赛的水平已经不只是尝鲜或实验了。
昨天大赛的获奖作品已经正式公布:
更多作品可以到活动页面的公示区直接看:www.xinpianchang.com/activity/tmall/article
新趋势
还有一个悄悄浮现的趋势,在这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有将近三分之一都出自女性创作者之手。带着细腻、敏锐和共情力,用AI去探讨情感、讲述故事、表达观点。
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坚定的女性目光,通过AI讲述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要把脑海中一个模糊的、天马行空的念头变成一部真正的影像,中间隔着的是一整个工业体系的距离。剧本、分镜、拍摄、剪辑、特效…每一步都是巨大的时间与金钱成本,足以让99%的普通人望而却步。
AIGC是表达权的解放,在某种意义上,抹平了传统电影工业里面由体力、资源、人脉构成的高墙。让更多有才华有想法的创作者,能够跨越传统影视制作的高门槛,把心里的梦编织成光影,和世界分享。影片制作的门槛,现在被AI极大地简化了。
但对一样东西的要求却变得更极致,就是算力。可以把算力想象成画家的画笔和颜料,或者厨师手里的火候。AI视频创作背后其实是对硬件的一次极限挑战,生成每一帧画面,都需要进行海量的计算,对算力的要求是指数级的。这也是为什么,AMD 会作为主办方之一,深度参与到这次大赛中。
对于不玩硬件的朋友来说,AMD可能只是个熟悉的名字,但对于创作者而言,它是能让魔法发生的幕后英雄。
微软定义了Windows11AI+PC的标准,必须具备40 TOPS以上的NPU算力才能解锁Recall、实时翻译等操作系统级的 AI 新功能。而AMD的锐龙300系列处理器,全系列都配置了高达50 TOPS的NPU算力。像AMD锐龙 Max+ 395这样的旗舰处理器,甚至可以在一台迷你PC上,流畅运行百亿参数级别的AI大模型。
现在,AI成了新的核心。通过全栈AI和开放生态的战略,AMD正在为从好莱坞到独立创作者的每一个人,提供覆盖全流程的、灵活而且成本可控的AI算力解决方案。可以说,正是AMD这样的硬件巨头在底层提供的澎湃算力,才让AIGC这支神笔变得如此好用,艺术家们能够真正心无旁骛地去挥洒想象力。
潮汐
AI真正走进艺术,尤其是电影这样造梦的艺术时,它最迷人的一面才开始显现。9月4日,这些最顶尖的AI短片,还会在阿那亚海浪电影周的酒神剧场进行展映。这排面,直接拉满。我几乎能想象,当大银幕亮起,代码、算力和人类最不羁的想象力共同编织的梦中潮汐扑面而来时,会给在场的所有人带来怎样的震撼。
一个人的梦,到一群人的潮汐。
这股由AI掀起的浪潮已经涌过来了,它或许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讲述故事的方式。而我们每个人,都正身处其中。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