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的城市宣传越来越“卷”了?不是千篇一律的航拍大片,就是又红又专的口号标语。
直到刷到#一个字认识金华#的热搜,我才发现,原来一座城的灵魂,真的可以藏在一个字里。

有网友吐槽:“现在的城市宣传,不是‘来了就是xx人’,就是‘xx等你来’,审美疲劳了……”也有人直言:“很多文旅设计,像极了领导审过的PPT,精致,但没灵魂。”直到“字绘金华”横空出世——

评论区炸了:“汉字还能这么玩?”“我居然从一个字里看到了整座城的烟火气!”
没错,说的就是「字绘中国」团队的新作——

三位Z世代大学生,把“金”、“华”、“山”三个字,变成了金华的“视觉地图”。
“金”字里藏着智者寺的禅意、酥饼的香气;
“华”字中流淌着漱玉桥的古韵、三十六洞天的神秘;
“山”字上立着万佛塔,开着茶花,走着霞客古道的旅人……

他们用笔尖做导游,带你走进一个“字里的金华”。
这不是简单的字体设计,而是“汉字结构+文化符号”的深度融合。每个笔画都经过考据,每一处留白都有故事。比如“华”字中融入了传统纹样与卡通元素,既传统又年轻;“山”字里嵌套了网红地标与历史遗迹,打通古今次元壁。

更厉害的是,这组作品已被金华文旅部门盯上,即将从“作品”变成“产品”,出现在城市海报、文创周边、甚至地铁广告里。真正让汉字,成为一座城的“文化名片”。

当古老的汉字,遇见灵秀的金华山,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字绘中国」团队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这一次,武汉工商学院2024级的青年创作者们,以「金」、「华」、「山」三字为画卷,将金华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与城市烟火,悉数藏于笔墨之间。
一幅作品,一座城
“字绘金华”不仅仅是一组字体设计,更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每一笔,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划,都是一处风景。

「金」字 — 作者:钟佳敏
以“金”为骨,熔铸金华魂。智者寺的禅意、金华酥饼的酥香、仙人与麒麟的传说……都在细腻的线稿中娓娓道来。
创作心语: “这是一次与金华山文化的深度对话。我希望通过‘字绘’,让传统在现代审美中焕发新生。”
➤ 「华」字 — 作者:沙琬淇
“华”字之下,尽显精华。漱玉桥的古韵、三十六洞天的奇观、双龙卧舟的意境……传统纹样与现代卡通在此和谐共舞。
创作心语: “汉字是有生命的。我在‘华’字中,看见了金华的山川、历史与人文。”
➤ 「山」字 — 作者:陈韦欣
万佛塔耸立,茶花簇拥,从保守门的历史到小龙IP的活力,再到霞客古道的悠远……一座“山”字,就是一幅立体的金华画卷。
创作心语: “创作就像攀登,金华的每一处风景,都在笔画间找到了归宿。”

一组团队,一份匠心
这份精彩的作品,源自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团队。他们全部来自武汉工商学院2024级,在“字绘中国”的舞台上,完成了从学生到文化传承者的华丽转身。

代茹娇 在“金”字中构筑万佛塔的庄严,并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是让作品发光的核心。”
王颖 用“华”字勾勒出“黄金羊”的灵动与英雄体的气魄,她希望“这幅作品能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人们心中对金华的向往之门。”
刘倩宁 在“山”字中巧妙布局大白熊营地、小冰岛等网红地标,她感慨:“这次创作不仅提升了我的设计能力,更让我深刻理解到文化表达的多维可能。”

一种理念,一次成功
“字绘金华”项目的巨大成功,是武汉工商学院 “产教融合” 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学院坚持将真实项目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成长。
项目合作方(甲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学们展现出了极强的文化敏感度与艺术执行力。作品既有传统底蕴,又具现代传播力,是汉字艺术与地域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

作品发布后,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一个字认识金华# 等话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讨论。许多网友赞叹:“原来汉字可以这么好玩!”“通过一个字,读懂一座城。”





目前,该系列作品已被金华市文旅部门关注,未来有望应用于城市宣传、文创开发等领域,真正实现从“作品”到“产品”的价值转化。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这群Z世代的年轻人,用笔尖连接古今,用创意激活文化。让我们期待,「字绘中国」带来更多惊喜!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