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 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立减、优惠、补贴等价格促销手段。然而,单纯比拼补贴力度易陷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
设计师该如何破局?
低价竞争,本质是一场心理学博弈——让用户从心底觉得“超值”,这才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智行「低价放大镜」项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创新性地运用三大低价设计策略,对用户决策链路进行重构,强化低价感知、塑造低价心智,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更多设计干货:
框架效应:营造第一眼低价认知
低价不是数学题,而是心理学博弈——用户所追求的并非绝对的低价,而是“一眼便能确定自己赚到了”的心理暗示。
借助框架效应,当用户进入列表页时,低价模块明确告知用户当前已享优惠,营造低价心理暗示,构建低价会场,让优惠一目了然。
价格前置:复杂计算的认知减负
原价格的展示方式有个很大的痛点,机票价就像一道数学题:“原价 870-立减券 60-返现 100=实付 710”,根本无法直观感受到优惠价,复杂的计算易导致决策疲劳,造成流失。
前置展示低价:砍掉复杂计算,大价格直接减去下单可享优惠,比价更快,价格更低。
设计不是美化价格,而是要为认知减负。
低价动效:滚动的不是数字,是低价感
静态价格易被忽视,动态感官的刺激更能制造视觉爽感。
动效加强曝光:用户进入列表页时,降落红包优惠+价差滚动,让降价过程可视化,模拟“减钱”心跳感。
在下单前的临门一脚,运用「本单已减、返现」的提示强化本单已享优惠,激活“不买就亏”的损失厌恶本能——放弃=丢钱。
底层逻辑:框架效应×动态感知×损失规避 = 直觉式下单。
通过心理暗示、认知减负、感官刺激的三重放大低价,让省钱成为直觉反应。
心智锚点:固定日期低价心智植入
低价感知需要持续强化,但分散的补贴难以形成记忆点。为了让用户对智行形成低价认知记忆点,我们将每周二打造为「超级星期二」机票节,通过固定优惠日为锚点,持续植入智行低价品牌认知。
品牌渗透:全链路视觉轰炸
视觉符号:「超级星期二」专属的视觉符号贯穿全预订流程;
返现翻倍:从日常的 100 元涨到返现 300 元,形成强烈的价格冲击。
站外联动:联合应用市场宣传、小红书和私域社群推动,构建传播闭环,吸引用户主动参与和分享。
信任加固:让“真实”看得见
价格敏感用户对优惠的信任度尤为关键,为强化背书并建立信任,我们持续对返现说明页设计打磨,总结出以下有效设计方法:
百元钞票元素:直观传递“真金白银”的返现力度;
到账截图:用真实到账截图消除疑虑,
口号洗脑:“无套路真返现”贯穿全流程,强化官方背书。
从数据上看,机票周二单日票量大幅度提升!直接验证了品牌心智对决策的驱动作用。
依据峰终定律,用户对体验的评价往往取决于「最爽瞬间」和结束时的最终印象。
所以,我们精心设计了多重惊喜:
价格保障:购票后的用户痛点是担心机票降价,其实智行提供了降价退差价权益,但之前默默退差,服务并不突出,现在动效强化降价补贴的即时反馈;
返现到账:返现金的真实到账是促进平台信任感的关键,通过模拟“红包雨”动效,主动触发,放大获得感。
统一框架:运用统一的 UI 框架,快速覆盖到情感补偿、极速出票、极速退改等十多个场景,将服务亮点转化为可感知的“爽点”,让用户在每个关键节点,都有超出预期的峰值体验。
成果与启示
至此,低价放大镜项目通过制定全局的低价策略,打造了全流程体验链路的低价感知。
订前,打造超级星期二,用固定营销节奏占领心智,强化用户行为惯性;
订中,通过框架效应强化低价感知氛围,降低决策成本;
订后,提升峰值体验,将服务亮点转化为可感知的“爽点”。
数据上,CR 正向提升;对于框架效应、锚定效应、稀缺效应、损失规避、峰终定律等设计方法论有了进一步的实践和运用经验。
同时,我们将低价设计策略经验复用到了智行酒店业务,再次取得数据正向提升。
低价放大镜项目,创新性的用心理学破局低价补贴战,塑造了行业领先的低价感知,促进了业务数据增长。低价心智的战争,从来都是心理学博弈。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智行ZXD设计中心」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标志设计标准教程
已累计诞生 746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5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