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就业衔接班!45天 PS、AI、AE 从入门到入行 详情戳>>>
从需求沟通、设计执行到设计输出三个阶段,新人交互设计师都会遇到什么坑?本文用一张全面的成长体验地图,帮你提前跳过坑。
很多刚入行的 UI 设计师,一直处于比较恶劣或者枯燥单一的工作环境里,经过一两年的实践感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毫无寸进。本文整理和输出有关 UI 设计领域进阶的概念和知识点。
大厂设计师和普通设计师的区别在哪?本文由搜狐UED团队为你揭秘普通设计师会经常遇到的 6 个坑。
2018年,是我工作的第4个年头,也是我加入阿里的第2个年头。在阿里工作的第一年,感受到了比之前在小公司更大的竞争压力,也得到了更快的成长,完成了从资深设计师到设计专家的晋升。
我们已经或多或少看过一些优秀作品,也知道了一些设计方法和技巧,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自己也做过一些项目或者是练习,总体来说都掌握了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是设计师想要拥有更多的资源(薪资、工作机会等等)或者是职业进阶,除了一定的设计能力之外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能力,才能让自己成长提升,并且拥有他人无法取代的价值。
咏舍:本文从消费升级的背景、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的变化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如何利用消费升级的特点让设计赋能体验升级。消费升级这个概念在2017提出比较火热,作为新零售爆发的起始。
58UXD – 宋杰 :每次快到晋级答辩的时候,大家都会绞尽脑汁地准备 PPT。相信很多参加过晋级的同学,都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但仍有部分同学会感到困扰,在准备阶段走了很多弯路,讲了很多项目但没有提炼出自己的优势,或者由于紧张讲演的内容被大打折扣,留下遗憾。
有很多人并不是美术设计专业出身,只是因为兴趣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转行成了设计师(比如像我这种,计算机专业毕业,从程序员转变为设计师的)。在转行的初期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迷茫不知道方向(有时候甚至还会担心被一些所谓的科班生鄙视)。
王M争:最近产品在改版,所以自己着重体验了一下两大竞品——支付宝和京东金融。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案例,这里就分享出来,正好也来跟大家谈一谈设计师需要加强和完善的三个方向。
看这篇文章的你可能跟当年的我一样,错过了各种校招,最后硬着头皮以应届生的身份闯入了社招的市场,和有工作经验的人争抢工作的机会。进了公司之后,拿着应届生的薪资干着各种各样的活儿,却没有一个所谓的大牛带你成长。
什么是好的UI设计?好在哪里?
@Daidai丶呆 :一个小故事告诉你,真正限制你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并不是你的无知。今天翻译的这篇文章是我去年收藏的,篇幅很短,但是内容很棒。
在互联网圈里摸爬滚打的年限越长,有时候你就越能感觉到无形之中,有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在束缚着你的工作。其实影响着你的感觉的,就是「框架」。
@Daidai丶呆 :这阵子关于「鲁班」的问题,讨论的有些许激烈。许多人认为「简单、创造性低且重复性强」的设计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事实也确实如此。
@慕林UI-Line_Vsion :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从入门到独挡一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这篇文章就细致地剖析:为何你总是瓶颈期?
虽然可能我们整天都耗在了设计上,吃饭在看图,吃完就撸图,但是设计能力提升依旧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呢?
设计师经常遇到的场景: 业务: 我们要升级我们的产品来支撑日益复杂的目标用户,从而达成我们业务的商业指标,需要在1个月内上线,吧啦吧啦… PD: 基于业务的诉求,我们对功能 A、B、C进行升级,并新增D、E、F功能,具体的功能逻辑我已经写成了PRD,希望在1周内完成。
如果你:设计原则只知道 Material Design 和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并且只看过几页中文翻译,从来没有看完过一次英文原文的;每天只围绕着手里的三五个竞品转,做电商只看电商、做IM只看IM、做阅读只看阅读,不关注其他领域设计现状的;常年飞机稿,很少或没有落地项目经验,做完项目就放一边且不关注后续用户使用情况,不迭代优化的;接到需求就动手,不先问商业目标、用户体验目标、项目衡量标准,不做基本的用...
@菜心设计铺 :有朋友说让我多写点能增加工作经验的,像上次《帮你做能落地的界面设计之输入框》那种,于是想起去年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关于Tab 的,想不想听?我们先来科普下今天要讲的东西是啥,看下图: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tab ,tab 的形式千千万,但今天只讲这种选中后下面带横线的。
@菜心设计铺 :很多新人朋友由于工作经验少,常常会心理没底,因为对一些工作上的设计细节并不了解,不过没关系,以后菜心会多分享一些关于工作上的细节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常常会看到网上有很多同学做一些概念稿:△ Dribbble 优秀作品这些界面视觉上非常酷炫。
微信的原设置还是好一些的。 设计有个原则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只要从一般人认为的试一下得到正确的反馈,那这个按钮就不需要多余的设计。只需要告知用户变换的过程,用户自己也会逆向思考。
确实看着舒心了不少
此交互文档系列源文件下载链接:https://fuzuobiao.com/proview/605467573b63c51de6e4b7bf
这种极光模糊是近视眼真实的世界
感觉在上班的时候真的能练习贼少,也是盲目找图临摹,要难受了!!!(本人非专业艺术生)
微信的原设置还是好一些的。 设计有个原则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只要从一般人认为的试一下得到正确的反馈,那这个按钮就不需要多余的设计。只需要告知用户变换的过程,用户自己也会逆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