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小伙伴在社群讨论:“知道上班一点活没有,还得写工作汇报什么感觉”。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特别是有时候根本没有太多设计任务,一整天都处于摸鱼状态。忙起来吧,就根本没时间去写工作汇报,所以很纠结,设计师的工作汇报究竟要怎么写?
前几天芬达刚刚更换了全新LOGO,时隔七年,七喜更新其标志及包装,新的包装和标志依旧以绿色为主,数字7的立体阴影处理增强纵深感,包装上两种不同的绿色调相互衬托,层次明显,清爽感瞬间扑面而来。你喜欢吗?
最近不少大学都开学了,拒绝摆烂从自我提升开始!设计类大学生怎么提升自己?请问各位设计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也可以分享一下好用的设计学习网站或是APP,希望可以帮助到设计行业的新生力量!
根据网传的渲染图可以看出,iPhone 15 Pro 机身采用了金属框架,显示屏边沿更窄,背板采用玻璃材质,玻璃在边缘处略微弯曲,与框架形成更无缝的过渡,有点像14 英寸和 16 英寸 MacBook Pro 以及新款 M2 MacBook Air 的设计。 第一眼看到这几种颜色还是很惊艳的,优雅又不高调!冷色系远峰蓝是巅峰了,但我还是比较中意这次的酒红配色,是不是真的估计还要等到发布会才能知晓。如果真的是这样的配色,你会冲吗?
上周微信公众号对图片消息功能进行升级主打大图+短文,功能格式与小红书十分相似,具体升级内容如下: 1、创作者可以填写标题 2、描述语由140字扩充为1000字 3、用户在手机上可以横滑浏览所有图片,展示比例为3:4 我估计以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也会和小红书越来越像,大家对微信的新功能有什么看法呢?
昨天刷到了方正字库的一场直播宣传,主题是“字在生长:跨媒介时代下的字体趋势”。如直播主题所说,现在的各大应用场景和技术的发展,“可变字体”能够提高网站的交互性和动态设计,并实现多设备自适应排版。现在很多大牌公司也都在设计自己的品牌字体,以后的字体设计会不会要考虑除了字重和字宽之外其他维度上的变化呢?对于可变字体这个概念,大家觉得会是下一个字体趋势吗?
近日,微信最新上线的图文消息功能,样式酷似一个典型的小红书笔记:顶部是最多 9 张可以横向滑动、比例为 3:2 的图片,标题是图下第一段,再附上一段文字描述。这个更新和优设的九图频道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图文结合的短内容,也就是“笔记”,这不就是微信版的“小红书”吗?
悉知,腾讯是小红书股东之一,但这并不影响其业务本身的布局,就像其是快手股东却依然重注短视频一样。微信在生态内嵌入一个类似于小红书的“小微书”,特别是在当下,这件事情对微信更重要。你会“种草”微信版“小红书”吗?
近日芬达更新了其品牌VI ,其中LOGO部分做了较大更新,新LOGO摘下绿叶,色彩看起来更加显眼!选用了更加特别的橙色和更加明亮的蓝色,在视觉上更显年轻。你喜欢吗?
小红书真是学习神器!我忍不住把这8个宝藏设计博主都推荐给大家!想学习设计灵感、平面设计、插画手绘、设计排版、网站设计、审美打卡、审美提升、设计思维、视觉设计!都可以关注起来,大家各取所需哦!
昨天刷到OpenAI买下极品域名AI.com,链接直接跳转到ChatGPT,虽然OpenAI官方尚未透露具体的成交价格,但是这个域名的挂牌价就高达1100万美元,这简直就是一夜暴富啊!所以,想请教一下各位,如果是个人注册域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人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呢?
毕业开始做平面,后面转网页,一直过渡到现在的UI设计,简历不算太花,但是现在26了,对以后的规划还是很迷茫,也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求大佬给点建议,感谢!
最近不少大一升大二的小伙伴要开始选专业了,上大学读什么专业,专业选得好与坏能影响着一个人未来。是选自己喜欢的还是就业前景好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哪个专业更有前景,大家帮忙出出注意吧!
今天无意点开别人分享的一条小红书笔记,是用微信默认的链接打开的,然后就发现小红书网页版的小红书上线了。网页端采用瀑布流的展现形式,除了不能搜索,其他功能和手机端无异,用来摸鱼甚至比手机端的体验还好一些,大家可以感受一下: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 用户体验怎么样?
元宇宙产业大会 2023 年春季会将于 2 月 15 日至 17 日在江苏昆山举行。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从专业技术角度剖析元宇宙与 ChatGPT 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会上将有12位来自国内外的两院院士发表主题演讲,40多位元宇宙上下游龙头企业分别从文旅元宇宙、城市元宇宙等角度分享真知灼见。 如何更好地认识ChatGPT以及元宇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哦!
据线报 Stable Diffusion 又有重大更新,目前新增功能可以通过照片提取出动作姿势并且直接转换为可调控的二次元或者三次元素材图!另外,AI 的草稿上色功能也日趋完善,看上去,AI 成为设计师真正的生产力工具,指日可待~ Stable Diffusion新功能的应用对于以后AI动画的发展也是一大推进,对此你怎么看?
就在昨晚,优设第六款字体起名会议结束,大家觉得会是哪个名字呢,你最喜欢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