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一条吐槽工作的朋友圈,但消极的抱怨不能让同事与上司看到。怎样快速屏蔽「微信」里的部分好友呢?除了将想要屏蔽的人提前分组选择朋友圈分组可见外,「微信」还有个常被忽略的实用功能「屏蔽群中所有好友」。
「微信」作为大家日常最常用的App,在7.0时更新了收藏笔记的功能。这个收藏笔记可以创建文字、地理位置、语音、图片等。完成后还可以用标签进行标注,用来当做日常重要事件的提醒工具和记录工具都很方便。
通常在「微信」使用「发红包」的功能时,填写祝福文案的输入框内会默认显示「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即默认的红包封面祝福语。当特殊节日来临时,默认文案就会自动变更为适合该节日的文案。比如元宵节到了,当天发红包时如果不填祝福语,封面的文案会默认显示「元宵节快乐」。
在「微信」输入一些特定词语的时候,会触发隐藏的文字特效。比如发送「生日快乐」会在对话框「下蛋糕」,发送「么么哒」则会下一场「亲亲雨」。既然情人节到了,「我爱你」的动效彩蛋是不是也该安排上呢?
在最新版「微信」( V.7.0.3)使用红包功能时,你会发现收取红包后的页面比之前的版本多了「回复一个表情到聊天」的按钮。由于很多人在接受了他人的红包后,都有回复一个表情作为感谢的习惯。所以出于对这个较普遍使用场景的考量和预判,团队在对「微信」的交互体验进行优化时将回复表情的快捷操作搬到了红包当前页。
最新的7.0.3版本中,「微信」加强了对短视频功能的重视。虽然这个功能有从头像进入短视频的入口并有较明显的蓝色标记提示,但过于隐蔽的入口还是会对用户的使用频率造成较大影响。现在的朋友圈,在很显眼的地方新增了「朋友的新动态」这个直达短视频新功能的入口,点击即可直接查看已发短视频的好友列表。
在使用「微信」的「群收款 」功能时,如果遇到支付对象是自己非好友的情况,系统会弹出模态弹窗阻断当前支付操作的继续并出现提示「对方不是你的好友,请确认身份后支付」。针对具有潜在财产安全的支付场景,「微信」会给予及时的提醒与操作行为的二次确认,提升了用户操作行为与账户财产保障的安全性。
随着支付便捷度与安全性的不断提升,「微信」与「支付宝」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付费方式。「微信」上线了「导出账单」的功能后,实用性又大大增强了。可以自己定义账单时间范围,也可以设定交易类型,最长可导出近三个月的账单。
最新版的「微信」公众号在文章页面底部新增了「好看」功能替代了以前的「点赞」。对于新媒体人来说,这算是期盼已久的对公号阅读流量补偿的方式了。朋友圈好友点选过「好看」的文章,都会出现在朋友圈「看一看」的列表里。
在找表情包「斗图」的过程中,可以发现QQ的表情包翻页是上下滑动列表,而「微信」却是通过左右横滑来进行表情包翻页。很直观的感受是:QQ比「微信」在表情包翻页这一部分的手势操作更为轻松,消耗用户的体力更少体验更好。因为受制于手的大小,手机端用拇指向下滑动是最节省体力成本的,而横滑的困难程度远高于下滑。
打开新版的「微信」,如果双击好友的头像,会出现头像抖动的动效。其实这个有趣的微交互是对新功能「时刻视频」的状态反馈。作为进入「时刻视频」的主入口之一,当好友有发布「时刻视频」内容时双击头像就会直接进入「时刻视频」界面;而当好友并未发布视频内容,被双击的头像则会抖动以反馈当前操作行为,仿佛是在「摇头」表达「无」的概念。
「微信」最新的7.00版本,在个人社交聊天中的聊天详情里添加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强提醒」功能。开启该功能以后,该好友之后发送的消息无论是声音还是触感,都与一般的消息提醒不同。为了强调该消息的重要性,还会单独为此消息开启一个提醒页面。
「微信」已将最新的7.00版本上线啦!界面全新改版,除了视觉上更加的轻量级以外,功能上也有不少更新。在「表情」面板中多出了一个很显眼的新icon —「表情录制」,方便用户通过简单操作就能拍摄并制作属于自己的表情包。
我们都知道,中文文字的排版有一定的规范。为了方便在线阅读,通常会在「中文 + 英文」或者「中文 + 数字」之间增加空格。例如,「我今天写了1000字的文章」是错误的排版,而正确的排版则显示为「我今天写了 1000 字的文章」。
对于大多数团队来说,敏捷开发时间短任务重,在有限时间内并不能把所有功能都上线。「微信」团队在订阅号里,添加了未开发功能提示。当用户长按文章时会出现toast提示,用特定的交互与简要文字说明提示用户「功能正在开发未上线」。
「微信红包」自2014年上线以来广受好评,逐渐成为「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红包」文化既涵盖人情交往的经济价值,也包涵祝福等象征意义。如果有切换过多种语言模式使用「微信」,你会发现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香港)以及繁体中文(台湾)三种语言模式下与「红包」相关的文案显示是不同的。
用「微信」聊天时如果收到看不懂的外语信息,只需在聊天界面里长按需要翻译的句子,就会出现操作栏可选择「翻译」选项进行信息即时翻译。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个即时翻译功能同样适用于朋友圈的信息。并且所有进行翻译过的信息都仅用户本人可见,所以使用时不必产生心理负担。
我们在使用微信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现刚刚发出的消息有错别字或者一些措辞不当的情况想稍作修改再发出。以前只能每次先复制再撤回,再粘贴到输入框进行修改,这个过程很麻烦。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忘记复制这一步,毕竟往往是越快撤回越好。
微信更新升级后终于可以保留未编辑完的朋友圈了,除此之外编辑朋友圈时的照片上传与删除功能也得到了优化。以前的删除功能是很常规的点击图片上方删除按钮进行操作,这虽然很方便但容易造成误触。新版的图片删除需通过拖拽图片至指定位置(底部的删除区域)实现。
微信iOS版本更新至6.7.0,订阅号推送出现了重大改版。之前订阅号内的一级入口与二级入口调换了位置,消息列表呈现出类似「信息流」的形式。官方解释改版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阅读效率,让内容直达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