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版后在聊天框中长按表情,多了一个「相关表情」的功能,方便我们快速查找与当前表情类似的表情图片。这样用户不用存储过多的表情包,可删除使用频率低的表情以减少堆积,节省手机内存,同时也不会降低斗图效率。对于聊天已离不开表情包的年轻一代,这个功能还是很实用的。
下滑浏览「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内容时,顶部的导航栏除了会显示文章标题还会出现带有页面跳转链接的箭头图标,这个小细节可能常被人忽略。点击这个箭头图标其实可以直接跳转到公众号的主页面,便于查看该公众号的其他文章,而不必 回到文章页面顶部退出再进入公众号主页。这个快捷跳转按钮不仅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公众号提升了文章的点击率。
在刷「微信」朋友圈的时候遇到微商或者不想看的朋友的信息,可直接长按对方头像设置朋友圈查看权限。相比常规的设置权限流程,直接在朋友圈内点击头像设置的快捷方式不会轻易打断用户刷朋友圈的行为,让设置权限的操作路径更合理。帮助用户快速屏蔽不喜欢的信息,提升信息质量。
最新版本的「微信」不仅更新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深色模式,还增加了不少有用的新功能。比如新增的「群工具」功能 ,群主可以进入此功能进行工具管理。可按照群内的优先级对工具进行置顶,最多可置顶8个工具。
相信不少「微信」用户都会充分利用「文件传输助手」来作为自己日常图文临时记录或文件传送的地方,它是一个较为隐私的「工具人」。如果某用户将用户名改成「文件传输助手」则会出现操作不成功的模态弹窗。这个细节的设计很贴心,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很皮的用户假扮成助手,避免其他用户将内容信息误发出去。
新版「微信」增加了「群代办」功能,群主和管理员转发微信小程序时可将其设为「群待办」。设置完成后的「群待办」消息将会一直显示在群聊天框的左下角,点击即可进入群主分享的小程序。此外,「群待办」与普通消息一样也可以撤回,能有效帮用户通过小程序收集信息亦或者共同完成协作任务。
新版「微信」的聊天语音消息发送体验也发生了变化:点击「语音输入」向右上滑会出现绿色文字框,可将语音实时转换为文字消息;向左上滑动则会变为红色文本框,出现文案提示用户松开即可取消操作。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手势交互的加入让产品整体的操作更加流畅。在语音输入转换时,带有透明度的遮罩层使用户回复语音的同时也能看到对方发来的新信息,避免操作被打断。
它来了它来了!「微信」Dark Mode终于来啦~在最新版本的「微信表情」里,只需长按某个表情即可选择将表情移置到最前或者删除,再也不需要进入管理页面才能删除表情了。解决了用户因储存了新的表情而喜欢的表情被置后了而只能滑动再选择的问题。
「微信」现在在对语音内容转化为文字信息时,能根据情绪化的语音内容自动添加相应的Emoji表情了!虽然可识别并自动添加表情的词库有限,目前仅有极具情绪特征的语音内容才会触发表情。但这样小小的细节设计很有温度不是吗?
为了缓解复工后的客流拥堵,深圳地铁与「腾讯乘车码」团队联手,推出了车厢拥挤度显示及列车到站时间查询功能(仅在11号线试行上线)。乘客只要在11号线车站附近打开「乘车码」微信小程序,扫码界面上方就会显示附近双方向列车的预计到站时间及人数较少的车厢编号。这样的贴心细节设计,可让用户提前获取有效信息从而避开人流高峰。
1月14日,「微信」悄悄在默认表情列表上线了十款新的小黄脸表情。其中包含的「吃瓜」「天啊」「加油」「社会社会」「打脸」「旺柴/狗头」等都是近年来大家使用频率特别高的热词表情。新表情的加入丰富了大家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近年来更年轻用户群体的语言流行风向。
现在很多公众号和自媒体都会利用二维码引导用户对自家的公众号进行关注,当然也存在一些不怀好意滥用二维码的恶意引导扫码。现在,当在「微信」里长按二维码进行识别时,就会出现这个二维码的使用者名称及其头像,并明确说明二维码的用途为公众号账号关注。能提前预知二维码的使用意图,在较大程度上可避免用户被恶意二维码误导的情况发生。
「微信」iOS又迎来了7.0.9的最新版本,朋友权限设置有了新的逻辑与选择。在添加新好友时可直接对好友关系进行分类:选择与TA保持「仅聊天」的关系,或者对其开放聊天、朋友圈、微信运动等全部或部分私人信息。如勾选「仅聊天」权限,那么该好友将无法查看你的朋友圈、微信运动等数据。
「微信」iOS版本更新到7.0.9,丰富了聊天功能,增加了发送消息时可引用之前内容的操作。群聊场景里,「引用」可以方便我们单独回复群里某个人的言论,让大家明确回复对象。与个人对象私下聊天的场景里,「引用」能让聊天对象更清楚你回复内容的指向,让信息呈现更清晰。
每期的「细节猎人」,我们都在跟大家分享那些好用的、有趣的与美好的功能与细节设计。这一次我们来点儿特别的,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那些产品你希望改进或增减的功能设计。这一期我们先来聊一聊国民社交软件「微信」。
「微信」最新发布版本更新了朋友圈评论支持「自定义表情」功能,评论内容不再局限与原有的默认emoji表情和文字。朋友评论内容为表情包时,默认显示缩小预览图,点击后放大显示大图。表情包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一些微妙情绪和意义含糊内容在网络社交条件限制下难以表达的一种弥补。
「微信」作为一个巨大的内容生产池,触及的用户群体也是多种多样。自从开通了公众号功能,内容的传播就呈现出了指数性的增长。曾经吸引用户眼球的内容,可能很快就会被巨大的信息流淹没,转身就忘。
在安卓端的「微信」最新版本中,通过群聊添加好友时在通过验证的界面中备注会自动过滤掉群聊名称,显示好友在群的昵称。与老版本相比,剔除了不必要的头衔附加信息,可以避免群聊名称过长而在好友列表中显示备注昵称不全,也为用户省去了备注好友名称时手动删除群名称的麻烦。
在你和「微信」朋友圈的多条信息互动后,可能会收到非常多的互动消息通知。但并不是你想关注的信息回复,你可以点击朋友圈的消息提醒进入消息页面,设置「不再通知」屏蔽不想关注的朋友圈消息通知,但你仍可以在消息列表中查看。过多的消息提醒会给用户造成干扰,而设置「不再通知」会减轻互动消息对用户的打扰。
将Mac的「微信」升级到最新版本Version. 2.3.28,点击左侧边栏的手机icon可以直接同步查看手机端「微信」正在浏览的内容和浮窗信息(比如公众号的文章)。这些浮窗链接既可通过「微信」的内置浏览器打开,也支持右键选择「用默认浏览器打开」。 以前,当我们想要将手机端「微信」的某篇文章切换至电脑端阅读时,只能通过「文件传输助手」将文件传给自己账号再阅读,新版的「微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使用场景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