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科班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是如何学习的?

编者按:一年半时间进行过6次「三个月自学计划」,成功让他从一个非科班新人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的自学能力让人惊叹,自学方法更值得我们借鉴。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技能?这篇@Daidai丶呆 的专访会给你答案。

人物简介

呆呆,非科班产品设计师,呆呆U理专栏作者。曾参与天天动听、微贷、青团社等项目,现自由设计师。

一路靠自学成长至今,他特别善于总结设计经验心得,在多个设计平台发表过原创设计文章,阅读量过百万。

今天这篇专访,带你了解一个更加全面具体的他。

1. 给大家介绍一下您自己

各位好,我是呆呆,目前是一名「自由职业设计师」,2014 年毕业,所以做这一行只有 4 年多时间。大学毕业的时候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也是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才开始接触到所谓的「产品设计」,以至于一路走来非常「辛苦」,但也确实「有趣」。惭愧于不是科班出身,起步较晚,但是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讲求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也并没有把这当成是一个缺点,反而更像是一种挑战。

自学产品设计大概是在 14 年的 8 月份,因为那年 6 月份个人代表院校发表了一篇关于 3D 建筑渲染的学术论文,所以免去了毕业答辩的繁琐过程,在别人焦虑的忙于毕设与答辩的时候,我已经在全国各地旅游。所以 8 月份回到杭州,了解到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相关讯息,还觉得挺有趣,索性闭关自学,大概一个半月后拿了一份像是作品集的东西四处投递,面试了 4 家公司,幸运的是都拿到了交互设计的 offer,于是选择了一家自认为还算可以的初创公司,开始了「产品设计」的职业生涯。

四年期间,涉及过娱乐直播、互联网金融、电商、大学生招聘、人工智能等领域。参与过的项目包括天天动听、微贷、情咖等。能够沉浸于产品设计除了本身的兴趣之外,更多的是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脑海里泛滥的各种奇思妙想,很沉迷这种感觉。

早期的个人爱好其实不少,包括拍微电影(幸运拿过大学生全国二等奖,一等被当时的东道主浙江传媒的专业团队拿走了)、弹吉他、旅游、阅读。但是毕业后,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了,读读书、做做专业上的研究,胜似「思维旅行」。而以往的人生宗旨是「生命在于静止」,不过近期也把运动、健身提上了日程,还是那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阳光、开朗才是最重要的吧。

现在也在运营着一个公众号「呆呆U理」,会写些产品设计类文章。而我的人生目标,应该是能够像高晓松那样有讲不完的故事与丰富地人生阅历吧。

2. 为什么给自己取名叫呆呆呢

说来话长,「呆呆」其实并不是自取,是大学时候一次上课,忘了什么原因一直在发呆,老师三番五次提醒也没用,于是被同学们笑话,才有了呆…阿呆…呆呆的称呼。后来参与撰写校园文章的时候,索性将其当做了笔名,沿用至今。

甚至在家庭群里,老爸还笑称说:眼神灵动,何故取名呆呆?

但是能被我主观接受的最根本原因,应该还是在于承认这个「名字」适合自己可爱的特性吧,嘻嘻~

从非科班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是如何学习的?

3. 一路自学成长至今,您在自学方面有哪些心得呢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通过自学成长为优秀设计师的人了,相比于他们,我只能说自己还在路上蹒跚前行,且时刻都在提醒着自己不要寻求所谓的捷径。而我又是一个不喜欢社交的人,且从来没有参与过线下分享会,也很不好意思地婉拒过一些平台、社区的分享邀请,因为我早前会觉得自己还做不到施教于人,所以每天就是一个人安静地待着学习。

也就不敢说有什么心得了,但从我目前尚浅的经验来说,我认为自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就跟我们做产品设计类似: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中间我也看到过不少小伙伴在自学的过程中并不理解交互的意义,甚至不明白什么是交互,以及它能给产品带来的价值是什么。认为一个按钮位置的摆放,布局的整理就是交互设计,其实这样的认知过于浅显了。交互设计更多的是对功能逻辑的梳理,信息架构的调整,产品规则的制定,等等,从而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易用性与可用性的目的。

还有很多人学习交互,要么花很多时间学习Axure、Sketch 甚至AE 等非核心竞争力的软件,要么因为交互设计的体系庞大而复杂,缺少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学习规划,可能看了很多文章还是没入门,导致半途而废。

所以我近期开始在写一个专题内容,是关于「交互设计」教程的系列文章,在近期也会产出,目的是为了帮助一些希望入行成为交互设计师,以及从事 UI、产品的同学,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交互设计对于产品设计的益处。

专题文章主要会从交互设计知识体系出发来讲解其相关内容,如需求的拆解,竞品分析的套路,情感化设计,界面易用性,尼尔森可用性原则,交互四要素等,再从方法论倒推,告诉大家如何学习交互设计,以及相关资讯、案例采集的路径,让零基础的新手能按照这个框架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逐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交互设计师。

我一直坚信,思考方式才是设计师最需要具备的能力,而不是所谓的技能或技法。我希望通过这些内容,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从非科班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是如何学习的?

△ 部分导图

4. 能具体说说您执行过的那些三个月自学计划吗?

这个话题还是要穿越回到 14 年,从我进入互联网行业后说起。

入行之后,我深刻的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有多么薄弱,一个半月的自学虽然为我带来了这份工作机会,但是它并不坚固,且很有可能随时会被淘汰。在与各个部门对接的过程中就能暴露这个缺点,经常无法理解对方的诉求,更别说满足业务部门的功能需求了。所以在经历半个月的工作低潮后,万幸般的迎来了国庆长假,能让自己喘口气。在这次长假期间,我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尽快掌握基础知识,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我知道短期的学习不可能把能力迅速拔高,但至少能让我沉着应对工作,所以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三个月时间的学习巩固专业上的基础知识。

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艰苦自学之路,每天学到凌晨一两点,早上七点多起床去上班。第一次三个月学习计划,我首先通过读书,包括《点石成金》、《用户体验要素》、《界面设计模式》等专业类书籍来强化自己理论方面的知识;然后是看行业内的前辈对各个产品的功能分析,那时候各类平台的这类文章都很少,所以都是看博客,以及逛 Medium,把好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再去分析一遍,以此帮助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再查阅国内外各大牛的作品,看看别人做文档的思路与自己的有什么区别。

这三个月下来,我对完成工作已经没什么太大问题。之后,我又通过制定多次三个月学习计划,学习行业内的各种方法论,比如用户画像,竞品分析,不同系统的设计区别,尼尔森可用性原则,交互设计的四大策略、七大定律,交互设计的系统化流程,规范化输出物,用户研究等等。

在一年半时间里,我一共进行了 6 次「三个月学习计划」。说实话,过程中还挺累的,但是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又很有趣。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文档不太美观,且视觉同学的界面产出不够让我满意,于是我就又开始了自学视觉的计划,也就是你们后来看到的那些被各平台首推的视觉作品,都是我业余时间自己练的。往后,在 17 年中旬,甚至开始自学字体设计,当时为了让各位读者了解「三个月自学计划」,我通过那次字体学习的过程,很详细的描述了我是如何通过这三个月计划进行自学的。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天赋,是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不断通过自学来提升自己,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差吧。

三个月字体学习计划:https://www.uisdc.com/font-design-study-plan

​​从非科班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是如何学习的?

△ 自学成果

5. 您的自制力特别惊人,平时是如何管理时间的呢

自制力这块对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我哥,因为我爸妈经商前是老师,经常会有很多书往家里运,所以总能看到我哥与书相伴,以至于我也多少受到些影响,似乎我们的童年就是书,以及夏日里的一瓶冰红茶,边喝边讨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故事情节,懵懵懂懂,好似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些许能使得性格静谧的种子吧。

我一般不会去做严格的时间管理,是因为我觉得人在认真做一件事情时,会自然而然的投入进去,刻意的管理时间反而会使得时间与精力碎片化,导致没办法做好一件事。比如我早上安排读一小时书,常常会因为过于投入而忘记时间。所以我一般就是制定自己今天要做哪几件事,比如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通过这种块状的时间来把握自己做事情的专注度,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把时间细化成几点到几点做什么的样子。

同样的,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不应该去营造什么仪式感,搞得仪式比学习还重要似得。好比有的人说要打造阅读清单,每天碎片化阅读几百篇甚至上千篇文章。我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消磨时光吧。简简单单,想做就做,不要把自己活得那么累。

要是真的有时间,我觉得静下心,坐下来翻开一本书好好的读读,反而比做时间管理要有用得多。

​​​​从非科班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是如何学习的?

△ 书架一角

6. 从小公司到大厂带给您什么样的变化,这两者的差异您觉得在哪呢

一个好的平台对于一个人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的成长,自始至终我都相信,一个上进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不会被环境限制自己的成长,因为这个人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对我来说,除了福利待遇,工作时长有变化外,其他基本没什么太大改变。虽然游荡过各大小厂,也待过仅有十几人的小团队,但是我始终认为成长是需要靠自己的。有些小伙伴,一味的寻求好的团队,好的导师,好的领导,只会让自己的发展更局限,要知道这种客观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不能过分依赖于外界对自己的帮助。

在我的工作下半段时期,我基本是半年一跳,包括在大厂也没待上几个月,因为我个人的宗旨是不以年限为考量,而是以项目为导向,期待参与更多有趣的产品设计。当然这样的方式不好,各位不要借鉴。

中间我也看到很多人担心自己没什么竞争力,我觉得这和在什么公司其实并没太大的关系,我也见过很多上班混日子的设计师,原来底子挺好的,后来每天就是上上班,平日里也不做练习,对圈子里的事也不太关心,这种人迟早会被淘汰,所以核心点还是认清自己想做的事并不断突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大多数人对于「求职」与「离职」也是双向标准一样。求职时,大家非常理性,会去想这家公司给到自己的待遇,团队的能力等等,离职的时候大体都是觉得老板不好,团队氛围糟糕等等。所以话说回来,只有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可能获得成长。

一个人的自身价值不应该通过外在的光环来侧面的烘托自己,而是通过自身优秀的能力与真实的内在涵养从而被人真正认可。

7. 2018 年有 UXD 设计师,2019 年有 UGD 设计师,您怎么看待这类变化

有人说在我们这个阶段的人,已经成为行业的「边缘人」,前面没有领路的人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才出现各种 UXD、UGD、全链路等头衔,以此来促进设计产业继续发酵。我反而觉得这是行业沉淀不足所导致的不良现象。毕竟概念谁都会说,但是有了这些岗位职称概念,依然没有指向标来引导这个阶段的设计师如何持续有价值的成长,也是无意义。

或许更多的原因是:目前市场设计师的背景也过于杂乱。自学入行,转行过多,交互相关专业毕业的人才稀缺,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领域的系统知识欠缺。研讨方案更多的是「我觉得」,而不是有「案例证明」。其实想想律师在做辩证时,会收集很多相关案件的判决资料,给予法官与陪审团作为参考,不正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么?然而要做到这点所要覆盖的知识面也要够广,不是随意找一些相似案例口述就行。

所以造成这个局面的不仅仅是行业现状,更多的是环境导致从业人员视野不够广。才有行业沉淀不足,自身成长到行业所需的「伪临界点」,导致设计师容易看到所谓的天花板的现象。

其实用心看的同学应该会注意到我开头有聊到「产品设计」,为什么我一个交互设计师,一直在说产品设计这样的概念术语呢?如果是早年被人问到这个问题,我一定会说自己是「做交互的」,但这样的说法其实很不严谨。无论是 UI、交互亦或是产品经理,我们在做的都是产品设计。类比于这些 title 也是一样,无论市场定义的设计师头衔发生怎样的变化,大家都是在做产品设计。只是有部分人过于看重这些头衔的意义,但本质上来说,其实不需要怎么关注,因为这些变化并不影响每位设计师的工作职责,或者说目的。

如果非要搭上关系,我觉得唯一值得大家关注的应该是为什么会有这类 title 出现,它背后所隐含的知识架构与专业技能是什么?这才是大家需要关心的,而并不是头衔本身。

设计师除了聚焦于技能与执行力的提升外,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来督促自己的成长。培养自己对于优秀界面的审美素质,理解可用性、易用性背后的设计原理。这些能力不单单局限于设计本身,还需要海量的知识来辅助。将其融于一身,才配得上「产品思维」这个称呼。

8. 您典型的一天是怎样的?

分两种吧,以前上班的时候一般是 6:30 左右起床,不需要闹钟,因为已经形成生物钟了,然后洗漱、吃过早饭后,读一小时书出门上班。早上基本是处理一些琐碎以及前一天遗留的小问题;午休时间就是吃完饭也读读书,我喜欢空闲时间读一些小说缓解一下工作压力;下午是进行当天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参与一些会议,晚上加班后回家,基本也就是读书、写文了。

现在做自由职业,早上会在 7:30 左右自然醒,下楼吃过早饭散完步,上来看书,接着吃过午饭后睡一会儿开始做个人项目,大概 4 点左右到楼下的健身房锻炼,然后吃点东西,回来写文章,睡前再看一会儿书,在 11:30 左右躺下睡觉。

如果说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一天,我觉得应该是「乏味」吧。但这种乏味的日子,需要有高度的自律性来支持,否则就会荒度。显然,我自己很喜欢这种简单、专注的状态。

​​从非科班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是如何学习的?

△ 工作台

本次专访暂告一段落,如果你有想深入认识了解的设计师,不妨微博私信@3年2班程远,我们会尽量安排上。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

从非科班成长为大厂设计师,他是如何学习的?

收藏 270
点赞 20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