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厂的主流产品为优化实操对象,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发现并优化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理解用户体验设计有着巨大的帮助。

前言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 UE/UX)的概念大家早就不陌生了,其在互联网产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设计平台上关于此类的文章层出不穷,相关的概念解释及理论知识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此处就不再啰嗦。相比之下案例实操类的作品却并不多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分享一些案例实操的经验和心得,从实际出发,更直观的感受 App 产品中的用户体验。

本文重点在于寻找产品功能层面上的不足,从细节处提升产品的易用性,而非 GUI 或视觉层面的重设计。

为了带给大家更多的共鸣,本文选出的案例都是大家身边最常见的 App,相信至少有一款是你手机中常年存在的产品。

目录

  • 铁路 12306(优化内容:精确查询车票、智能推荐常购车次)
  • 百度贴吧 (优化内容:消息模块优先级研究、重新定义消息通知中的楼中楼回复显示规则)
  • 美团外卖 (优化内容:在用户不知道点什么外卖时,帮助其发现想吃的美食)

案例一:铁路 12306

产品功能不用多说,大家年年都在用,甚至很多经常出差、或者短途回家探亲的小伙伴们,每个月都要用其购票。本次优化内容为产品核心功能:查询车票及查询结果列表。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1. 用户痛点

车票查询结果页面,所有符合出发地及目的地的车次,默认按出发时间由早至晚顺序排列,页面底部也提供了更多筛选排序功能方便用户更快找到期望车次。乍看之下没有问题,但其实在实际使用中,当前提供的功能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各类用户的出行购票需求。我们可以简单的模拟一个情景来感受一下。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2. 现状分析

查询前后反馈给用户的信息不一致

12306 的查询车票功能,选择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都并非精确查询,而是范围查询。比如当用户点击目的地后,在搜索页面中输入“滨海”,虽然列表中出现的是滨海相关的各个火车站点,但在执行查询车票操作时,并非精确查询两个车站之间的车次,而是两个车站所属城市之间的车次。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范围查询的做法可以理解,因为很多站点之间没有直达车次,用户任意选择站点后,精确查询的结果可能是未查询到相关车次。对车次信息不熟悉的用户,只能换一个站点再次尝试,直到试出可行路线为止,这会大量增加用户查询车次的时间成本,所以 12306 采用范围查询,将站与站之间的查询扩大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查询,保证用户只进行一次查询操作就可以找到通往该城市的车次。

但由于前后信息的不一致(搜索时显示车站名称,查询后显示抵达该城市的车次),很容易导致用户产生搜索结果误差较大,甚至是搜索功能有 bug 的错觉。

信息量级较大,而时间段查询功能隐藏过深

查询结果列表中展示当天全部的车次信息,经常超过上百条,页面底部的工具栏中,一级菜单只能切换发时最早和发时最晚,也就是正序和倒序两种。而按时间段查询功能被放置在了筛选菜单最底部,非常隐蔽,甚至在部分手机的屏幕上一屏显示不出来,需要用户向上滑动才能看到。经过对身边同事朋友的调查,发现不知道此功能的用户竟占了大多数,足以说明该功能存在着设计缺陷。此外,由于 12306 采用了固定时间分段的方式,即使知道该功能的用户,使用起来也并不十分方便。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3. 优化方案

增加查询条件的精确度

查询车票页增加分时段查询和按站查询功能。将隐藏过深的按时间段查询功能提至台前,作为常用功能应更直观的展现给用户,使任何用户都能够第一眼看到,大大减少在列表页滑屏操作的次数。同时将固定时段改成滑块方式,选择时段更灵活准确。而按站查询功能可以解决用户前后获取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对于比较了解行程车次信息的用户,通过勾选按站查询,可以精确查找出更符合自己预期的数据。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查询结果增加常购车次、时间段查询形式统一

勾选了“按站查询”后,查询结果会精确筛选出对应车站的车次信息,减少无关项的干扰,便于用户快速找到想要的车次。同时在列表顶端增加“常购车次”,根据用户的历史订单数据,推荐起始-到达车站均相同的车次,对于经常去同一城市出差或回家探亲的用户,有很大概率会再次购买相同车次,智能推荐可以极大的减少用户的时间成本。将页面左下角筛选菜单中的按时间段查询改为滑块形式,与前页统一。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4. 验证方案

将已确定的优化方案代回原案例,进行情景再现,从情感层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模拟用户的操作行为,统计各行为最终的总操作次数,从数据层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二次验证。

情景再现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用户操作统计

目标用户:有确定的目的地站点,且对时间有一定要求,出发时间为中间时段,即除早上和深夜外的时段。

记录 <从进入 App 首页开始,至找到目标车次为止> ,用户可能的操作次数。

  • A:优化后方案,正常操作查询车次(任何用户都一样,不区分是否新手)
  • B:未优化方案,资深用户,熟练使用筛选功能查询车次
  • C:未优化方案,普通用户,仅使用发时最早/发时最晚查询车次
  • D:未优化方案,小白用户,直接在列表中滑屏查询车次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5. 优化方案整合及总结

本次案例优化方案主要增加了“按站查询”和“常购车次”功能。

  • 查询车票选项增加“按站查询”和“发车时间”;
  • 选择发车时间从固定分段改为无级滑块选择,更灵活;
  • 列表页增加“常购车次”,对回家探亲和经常往返固定地点出差的用户提供极大便利。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铁路 12306 属于工具类 App,用户仅在有购票需求时才会使用,与生活类 App 最大的区别就是用户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使用,所以产品的功能一旦被埋藏在深处,就很容易被用户忽略。而在车票查询的过程中,选择发车时间和目的地车站是非常重要的操作,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要因素,应当在查询页面就提供给用户,而不是隐藏在结果页面的某个菜单中。如果说将“选择出发时间”和“选择车站”放在搜索页是为全体乘客服务,那“常购车次”就是为经常去同一地点出差或回家探亲的乘客服务,在出发地、目的地、时间均相同的情况下,乘客购买相同车次的概率很高,智能推荐可以极大的减少用户的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工具”的效率。

通过上述情感层和数据层的对比验证,可以确定本次优化方案具备可实行性,在多数情况下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且方案实现难度较低,执行成本可控,对用户操作的影响跨度也非常小,用户学习成本低,应用价值较大。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案例二:百度贴吧

百度旗下最大的社交平台,也曾经是全网最大的社交平台,而随着移动端兴起,微博知乎抖音最右等平台逐渐发展壮大,贴吧 App 的部分用户被分流。为了维持市场竞争力,贴吧也经历过多次大的版本更新,从产品结构到 UI 界面都在不断迭代优化,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本人 2012 年入驻贴吧,吧龄 9 年,目前 13 级以上贴吧超过 30 个,自认为算是贴吧的资深用户之一,那么就来聊一聊我眼中的贴吧存在哪些问题。

本次优化内容主要为:消息模块中“评论回复”及“系统推送+私信”的优先级研究。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1. 产品分析

在做产品分析的时候,选择一个相似的竞品作参考,对比分析各自定位的不同和功能的优劣,有助于帮助我们制定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各大社交 App 中,与贴吧最为相似的莫过于知乎了,案例二将主要针对这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和制定优化方案(注:上一个案例中没做竞品分析是因为 12306 属于国家推出的集商业化和公益化为一体的便民产品,并非单纯以商业化为目的,不需要与其它售票软件做市场竞争)。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 上图为百度贴吧和知乎的关键词维恩图 (Venn Diagram)。

从整体角度看,二者在解决用户需求上存在大量交集,均以解决用户在情感归属上的需求和对共同兴趣爱好的信息消费需求为目的,为用户提供一个网络社交平台,使用户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或者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但细节上,两个产品的初始定位、模式、功能、内容等,均有着很大不同。

产品定位不同导致的核心内容差异

百度贴吧创立于 2003 年底,产品的创立理念为:结合百度自身的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贴吧以“交流”为核心,用户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贴吧,通过发贴的方式开启一个与兴趣相关的话题,吧友们在贴子中平等的沟通交流,畅所欲言,以此获得心理满足感。久而久之,在自己熟悉的贴吧里畅谈,成了用户的情感归属。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知乎创立于 2011 年初,创立之初的理念为:打造中文互联网高质量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由各路大牛经深思熟虑写出一篇篇干货,帮助了非常多的人。不同于贴吧的“交流”,早期知乎以“问答”为核心,有人提问有人回答,构建了一个学习互助、探求真理的平台。在后续开放注册后,知乎内容的质量变的参差不齐,产品发展策略开始向娱乐化社区偏移,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核心:“讲述”。回答的内容从行业攻略和资源分享发展为对故事的讲述(套用一句网络戏称: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当然这只是句玩笑话)。用户使用知乎的目的分化为寻找答案和看故事,但无论哪种用户,其关注核心都在于“回答”本身。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二者对比可以发现,贴吧的核心在于评论回复,用户通过与他人交流产生情感归属,是事件成立的必要因素。而知乎则更偏重于回答,强调的是内容的讲述和倾听,交流可以更好的促进事件的成立与发展,但并非核心。

用户交流模式的差异(评论回复&私信)

说完了产品定位不同导致的核心内容差异,接下来说一下二者用户群体之间交流模式的差异。

贴吧的交流模式中,当两个人产生对话形成交流,双方或有着相同观点,互相支持认可;或持不同观点,试图说服对方。而不管是哪种情况,用户都希望自己的言论能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以此来获得心理的满足感,所以需要以回复的方式发布在贴子中。试想如果换成私信方式,若互相认可,双方隔着网线来一波单对单的商业互吹,似乎略显尴尬;若互相争论,则常常双败结局,没有旁人的支持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争到最后劳神费力,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在实际情况中,当两位吧友产生矛盾,常出现的情况不是私聊沟通,而是另开一贴@对方来一波祖安式对线,不明真相的吧友们纷纷点进来骑墙吃瓜,贴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好不热闹……同时由于一些历史版本的原因,很多用户对贴吧私信功能的印象并不友好,这进一步降低了该功能的使用率,具体缘由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解释,此处暂不做过多阐述。

知乎的交流模式中,由于存在大量攻略及分享类内容,用户经常抱有求助或探知的目的在浏览,在询问和解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单对单对话,而此时双方对话的目的都是为了直接快速的解决问题,是否有旁人观点的加入并不重要,并且相比评论的非即时通讯,私信的即时通讯特性可以更方便地沟通交流。并且,很多私信聊天记录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知识解答、经验分享、事件记录等重要内容,用户存在反复查看的情况。

综上所述,评论回复功能适用于无约束的闲谈交流,而私信功能更适用于求知、学习、请教等单对单的沟通。这也是贴吧和知乎的最大区别。私信功能在知乎平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使用率和重要性远高于贴吧。

2. 发现问题及优化方案

两个产品当前版本的消息界面截图如下所示。对比可发现,二者在功能及排版上均存在极高的相似度,但根据前文分析的结论,两个产品中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级别是不同的,理论上不应该出现几乎相同的界面。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问题 1:核心内容被折叠,一级页面缺乏吸引力

贴吧和知乎的消息模块,均将私信和系统消息放在一级页面,而评论、点赞等,以金刚区入口的形式收起在二级页面中。知乎如此做法与产品的定位并不冲突,私信功能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放在一级页面更方便用户查找历史聊天内容,系统消息放在一级页面也可以增加曝光率和点击率,有利于运营活动的开展。

但贴吧不同,私信功能的重要级很低,而评论回复的重要级远高于私信,将用户最常用的功能放在二级页面中与产品定位不符。其实在上个版本的贴吧中,评论确实是放在一级页面的,新版本更新后学习知乎的做法将评论收入了二级页面。这么做的目的可以理解,将大量评论消息收起,运营内容和系统消息就可以更久地保留在用户视野中,增加点击率和转化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运营内容在一级页面仅展示一行标题文字,即使长时间保留在用户视野内,也不具备强吸引力,对点击率的提升有限;第二,知乎如此做法有着产品逻辑的支撑,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提升运营内容的点击率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而贴吧这么做就有些强行照搬的意思了。为了少量提升运营点击率牺牲作为核心内容的评论回复,是否值得,还需要更仔细的斟酌。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优化方案:将作为核心内容的评论回复从二级页面中取出,放在消息模块的首页展示,将不常用的私信功能收起至金刚区入口的二级页面内。同时为增加运营活动的曝光率,直接将活动图片放在一级页面中展示,提升视觉吸引力。对头像及账号昵称添加行事件,点击跳转至运营账号主页,显示全部历史消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优化后的页面,用户查看评论回复更方便,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运营消息的曝光率,从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两个方面均有所提升。

问题 2:消息组件的内容与用户预期不符

贴吧消息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用户、回复内容、所在楼层的内容、操作。

知乎消息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用户、回复内容、被回复的内容、对应问题或回答、操作。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二者消息组件的主要区别在于 Link 链接区。知乎的 L 区包含两部分:L-1 被回复的评论内容,L-2 该回复对应的问题或回答。L-1 区内容与 C 区相对应,用户即使不点开详情也可以清晰的看懂回复对话,同时由于知乎的核心内容就是回答本身,L-2 区的链接可以方便用户查看对应的问题和回答,非常符合产品逻辑。

再看贴吧,贴吧的 L 区放弃了贴子主题的链接(对应知乎 L-2),因为这本就不是贴吧的核心,无可厚非。但 L-1 区的内容选择显示“被回复的评论所在楼层的内容”,这不符合用户的常规认知。在通常情况下,“回复”与“被回复的内容”是连贯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 Link 链接区显示与“回复”没有直接关系的“所在楼层的内容”,会造成用户认知偏差。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大家看到这个对话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一脸懵逼,完全理解不了该对话因何产生,同时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的消息通知中会有张三对层主的回复?

但实际发生的对话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用户认知偏差,将贴吧 L 区显示的内容改为“被回复的评论内容”,也就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使“回复”和“被回复的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符合用户预期,很容易就能看懂对话。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3. 优化方案整合及总结

将页面优化和消息组件优化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优化方案。

  • 将二级页面中的“回复”消息取出,直接在一级页面展示;
  • 优化消息组件中 Link 链接区,显示被回复的评论内容,而不是与回复无关的所在楼层的内容;
  • 将使用率较低的“私信”功能放在金刚区-私信的二级页面中,并提供私信设置功能;
  • 未读消息以红点标记区分,消息的文字内容最多展示两行;
  • 将运营活动与消息组件融合,在列表中直接展示宣传图片,提高曝光度和点击率。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优化后,用户收到新的消息通知,点击至消息模块可以直接看到全部回复,而不需要再额外点击一次金刚区的消息按钮,这对单手操作的用户提供了很大便利。消息组件中,回复内容和被回复内容一一对应,完美符合用户预期。运营活动以相同的组件形式展示在一级页面中,用户能直接看到活动宣传图片,提高点击欲望。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案例三:美团外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点外卖成为了大量打工人的干饭首选。曾经的外卖三巨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足鼎立。之后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编改成饿了么星选,定位为高端美食,用户量相对较少,剩下的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是当前全网用户量最大的两个外卖平台。由于二者在功能和界面均上具有高度相似性,本案例仅选取美团外卖 App 做实操展示。

本次优化内容为:新增“发现新食”和“干饭单”功能,为外卖不知道点什么的用户服务。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1. 用户痛点

外卖行业已经发展了超过 6 年,点外卖凭借其送货上门的便捷性和红包折扣的价格优惠,成为大量打工人解决吃饭问题的首选方式。而用户在点外卖时经常出现的困扰是:我要吃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和居住地点都比较固定,更换频率较低,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而长期在同一地点工作居住,可选的外卖商家是有限的,一般在 1 到 2 个月左右就基本吃遍了周边的外卖,每次点外卖都会头疼点什么,光挑选就会耗费大量时间。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2. 现状分析

功能较全面,但过于程序化,仅对目标明确的用户有良好表现

用户点外卖分为两种情况:一、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二、没有明确目标,使用美团外卖仅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对于具体吃什么没有固定要求。

针对第一种用户,美团外卖提供了非常全面的筛选功能和推荐机制,用户可以从美食种类、配送距离及时间、排序方式、人均价格、商家特色及品质、优惠活动等多个纬度对商品列表进行筛选排序,精准定位目标产品。同时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购买记录,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家和美食,便于用户快速找到目标产品。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但针对第二种用户,当目标不明确时,筛选、搜索和智能推荐功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前文中已经说过,大量打工人都是通过点外卖解决午饭晚饭,由于工作地和居住地更换频率较低,同一地点的外卖商家很难保持长期不重复的饮食供应。而人类生理上存在超限抑制,长期食用某种食物会导致体内对应的营养物质过剩,从而对该食物产生厌烦心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过这种经历:打开外卖软件,看着那些吃过无数遍的食物毫无食欲,也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时间慢慢流逝,最后随便点个“不是那么讨厌”的食物凑合了事。

缺少用户主动偏好收集

接下来我们对智能推荐功能进行分析,美团外卖的智能推荐标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纬度:最近常看、口味相仿、猜你喜欢、周边热销、大量用户买过。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可以看出,智能推荐是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自动选择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菜品,而由于食物的特殊性,推荐结果可能偏差较大。但如果是由用户主动选择的偏好菜品,可以精准符合用户预期。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刘很爱吃糖醋排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点一次,由于点的次数多,智能推荐就会经常给他推荐糖醋排骨,天天吃用不了几次就腻了,所以这并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不妨让小刘把糖醋排骨列在自己的偏好清单上,时间久了清单上记录了很多菜品,每一样都是小刘喜欢的食物,当想不出该吃什么的时候就看看清单,更容易激发食欲。

二者对比:

智能推荐无论什么时候都强制推荐给用户,有时反而会加深厌烦心理,难以保证准确率;而记录偏好清单不仅能精准匹配用户偏好,还可以由用户选择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看,不需要的时候避免打扰,合理控制节奏。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3. 优化方案

针对上述分析结论,我们的目标用户是长期使用外卖软件解决吃饭问题,但疲于挑选、缺乏目标的用户。我们所要做的是:让用户用最小的成本收集他喜爱的食物清单,并且在用户不知道想吃什么的时候,帮助他找到更多能令其产生食欲和新鲜感的美食。

主动收集用户偏好清单,增加“干饭单”功能

订单记录着用户曾购买过的全部商品,是主动收集用户偏好的最佳渠道。在订单详情中,用户很少关注菜品的原价,且对于未参与折扣的菜品来说会浪费屏幕空间,遂将原价去掉,加入“添加偏好清单”按钮。而对于“用户偏好美食清单”,我们为其取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干饭单(文案仅为示意,实际工作中应与产品运营确认)。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当用户完成了一笔订单后,再次进入订单页面会出现评价弹窗,跟踪用户的用餐体验,此时也是收集用户偏好食物的好时机。将订单中的菜品显示出来,用户可以直接添加至“干饭单”。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评价详情页面已经有大量操作,再加上添加至干饭单会导致操作过多,增加用户的思考成本,从而降低用户体验。干饭单功能本身就是为用户提供便利性的设计,并非产品逻辑闭环中的必要元素,并不需要在所有环节都设置该功能。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将喜爱的美食添加至干饭单后,用户下次不知道点什么外卖时就可以查看自己的干饭单,有助于产生“灵感”。在美食频道-商家列表中增加“我的干饭单”按钮,交互形式与购物车相同,当用户滑动页面时,按钮隐藏至屏幕边缘(底部)以避免遮挡列表内容,停止操作约 1 秒后,按钮从屏幕边缘浮出。点击按钮跳转至干饭单页面,记录的全部都是用户喜爱的美食。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如此一来,干饭单功能完成了商业闭环:在完成订单后,主动收集用户的偏好美食,记录在干饭单上,当用户不知道点什么外卖时,可以点开干饭单看看自己喜爱的各种美食,也许突然就有了灵感,有助于激发食欲。

发现未品尝过的新菜品,增加“发现新食”功能

除了主动记录用户的偏爱美食外,我们还需要帮助用户发现新的菜品,进一步解决“超限抑制”问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美团外卖为用户提供了“新商家”功能,可以筛选出附近新入驻的外卖店铺,但新店铺=未尝试过的新菜品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美团外卖对新商家的判定时间是 15 天,只要是 15 天内入驻平台的商家都会带有“新店”标志。而 15 天的时间对于外卖忠实用户来说很可能已经点餐超过十次,有很大概率已经在部分“新店”中下过单,那么对该用户来说,“新店”其实并不新了。

其次,老店铺也有可能推出新的菜品。比如去年 4 月麦当劳的新品麦麦脆汁鸡上线后,使用“新商家”功能只能找出近 15 天开业的新商家,但发现不了这款新菜品,使用户错失良“鸡”。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为了帮助用户更精准地找出新的美食,我们引入“发现新食”功能,筛选出用户尚未浏览过的店铺,和推出了新菜品的店铺。入口设在美食频道-商家列表的底部,与“我的干饭单”功能并列。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4. 优化方案整合及总结

本次案例优化方案增加了“发现新食”和“干饭单”功能,对原版功能未做改动。

  • 在外卖商家列表页增加新功能的入口,交互形式与购物车相同,滑动浏览时隐藏,停止操作后出现;
  • 发现新食:发掘外卖店铺近期推出的新菜品,和用户尚未浏览过的店铺(无论是否为新店);
  • 干饭单:记录用户喜爱的美食菜品,在不知道点什么外卖时帮助用户找到灵感;
  • 添加干饭单入口之一,在评价弹窗中收集用户偏好;
  • 用户首次进入订单页出现新手提示,告知用户“干饭单”功能的使用方式;
  • 添加干饭单入口之二,在订单详情页中收集用户偏好。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发现新食与干饭单,一个从未知出发,发掘用户没吃过的美食和店铺;一个从已知出发,精准记录用户喜爱的菜品。再与原有的智能推荐搭配使用,三管齐下,可以更全面地帮助用户找出想吃的美食,解决不知道该点什么外卖的用户痛点。

用3个国民级应用优化案例,分享我的改版思路

结语

本文针对 12306“查询车票”、百度贴吧“消息通知”、美团外卖“发现美食”分别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优化方案。三个案例总结下来,会发现分析的文字占了大量篇幅,最终改动的内容却不多,而用户体验设计正是如此细致而严谨地存在于产品的每一个角落。细节虽小,想要做好却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学习,每一个微小的改动背后,都有着坚实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分析。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在产品设计中如何提升每一个功能细节的用户体验。文章中截图全部来自 iPhoneX 本人账号下的真实数据,所做的优化调整也都是基于原产品的 UI 设计规范执行。用户体验设计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和模版,我们也无法保证所有的“优化”都能带来正向的数据变化和良好的市场反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执行前做好分析研究工作,任何改动都绝非一拍脑门的事,只有充分考虑产品功能定位、面向人群、预达目标、执行成本等等众多因素,最终的优化方案才更有可能被用户接受和认可。

2021,设计之路无止境,唯有继续前行。

收藏 250
点赞 35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