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提前了解人工智能,这位高级交互设计师写了本书

薛志荣,目前在职百度,走在交互设计路上的第四年。我们共同的朋友池炜说:「设计师&程序员这两个标签,都无法再简单定义志荣目前已有的实践」。

从 IT 走向 AI设计,志荣乐此不疲地在摸索中向前。

何谓AI

春芳:

你在 AI 和 Design 领域深耕也有一段时间了,你如何看待 AI?

志荣:

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现在的 AI 更多属于机器学习算法上的提升,尤其是深度学习。AI 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识别并解决某些具有结构性的问题,例如通过图像识别去解决图像分类问题;通过大量的文本训练去实现一个客服机器人。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AI 更多是各种概念,例如已经落地的阿里鹿班,它运用到很多算法实现了批量生产运营图的 AI 技术;还有语音交互和增强现实,这些新型技术都是和 AI 密切相关的,也会对设计产生很大冲击。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目前的 AI 很难去定义,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很聪明,但很多方面都很不聪明,所以它很难担当「智能」一词。如果一定要准确定义的话,我认为现在的 AI 更多是靠海量数据去解决某个核心问题的一种方法。

春芳:

你有说,觉得 AI 是一种设计方法。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深度学习也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种方法、一种技术。那 AI设计对你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志荣:

这里要引用一下 IDEO 设计公司的总裁蒂姆·布朗说过的话:「设计思维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和方法,考虑人的需求、行为,也考量科技或商业的可行性。」

现在的人工智能跟以前很不一样,它是以人为本而发展的,例如无人驾驶、人脸身份识别、机器客服等技术,它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帮助人类解决效率、安全、易用性等问题,从而提升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体验,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也是一种设计方法。

AI设计对我来说意味着三点:

  • 通过 AI技术去优化现有产品的交互流程,或者直接打破现有产品交互的局限性。
  • 可以在 AR、语音交互等新型平台上做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体验设计。
  • 可以减轻我们现有的一些工作,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有趣和有意义的设计。

春芳:

在你的文章里有提过,不懂技术做设计会有局限性,就跟盲人摸象差不多。很难看清楚产品本质是什么,框架是什么。那你觉得编程开发能力对你的设计来说有什么帮助?

志荣:

首先聊一下我在宏观上的理解。这里要引用一下柳冠中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设计是一张桌面,它由理科工科文科艺术四个桌脚支撑着。」技术主要由理科工科决定,如果不懂技术,你的桌子就缺了两条腿,这时候桌子很容易倒下去。还有社会的进步主要由商业和技术决定,而设计是更好地让人存活在这个社会里,所以如果你不懂技术,那你怎么知道你的设计能让人很好地活下去?

说一下我在微观上的体会。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它的架构主要分为交互架构和技术架构,在我眼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是用代码实现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技术架构,你是不知道如何多条路去优化你的交互架构的。

在工作中,我经常遇到一些涉及开发和设计的问题,我会看到程序员和设计师经常会为这些问题讨论半天,其实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只是他们缺乏对方另外一半知识而已。再细究下去,现在开始流向 SVG图标,大家不要小看 SVG 这个小玩意,做图标时如果你懂 WebGL、Canvas、CSS和JavaScript,你可以把这个图标做成一个超级酷炫的动态图标;如果你什么都不懂,那它只能是个静态图标,跟 PNG 没什么区别。

所以我真心觉得,如果你不懂技术,做起设计会很局限,真的跟盲人摸象差不多。编程能力不仅能更好地帮助你实现自己的设计,同时能减轻你和程序员沟通时的压力,最重要的是能更好地锻炼你的逻辑能力和全局观。

兴趣&天赋导向

春芳:

你什么时候开始对设计感兴趣的?

志荣:

我大一学习网站开发的时候开始接触网页设计,然后就对设计感兴趣了,大二的时候确定往交互设计这条路走,因为我觉得这条道路很有趣,我能在里面学到很多知识,而且我相信自己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

春芳:

当你开始接触设计,你觉得设计对你的 IT 思维有什么改变吗?

志荣:

有相当大的影响。最主要是我一定要把我的产品在技术框架上优化到我满意为止,这样才能避免性能和 Bug 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性能和 Bug 比交互流程更影响用户体验。

春芳:

现在很多设计师都在担心自己会被 AI 取代。那你从 IT行业走进来,初衷是希望改变什么样局面?又或者说进来之后印证了自己之前的什么想法?

志荣:

我的初衷有两个,第一就是比别人更快地往前跑,避免被后浪冲走;第二是我很热衷研究新东西,我希望能比别人更快地研究出有用的新东西,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一个人能改变什么局面,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有限,一个这么大的领域是需要大家协同才能共同进步的。

春芳:

你觉得现在的 AI 的界限在哪里?

志荣: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上年都在写《AI 改变设计》,为了让自己对人工智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几乎把市面上跟人工智能相关的书籍还有各种专家大佬的采访都看遍了,每个大佬对 AI 界限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现在回望2018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你会发现很多人会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更多是泡沫,它会不会像前三次浪潮一样退回去?我认为是不会的,但它的确存在很多泡沫。

为了让你提前了解人工智能,这位高级交互设计师写了本书

△ 2019年1月将陆续在各大书店上架,作者:薛志荣

注:当当已经上架了,优设特意联系了出版社,给大家一个小福利,现在购买,结算时输入优惠码 J34VS9 立减5元,49包邮 → http://product.dangdang.com/26485737.html

在我看来,尤其是我亲手做了一款 AI 小产品后,我深深觉得,当创业者和大公司把泡沫去掉后,现在大部分的 AI 更多是存活在实验室环境下的,但真正拿到商业环境时会有一大堆问题,例如准确度、效率、性能和社会伦理等问题,更不用说各种用户吐槽了。所以我认为现在的 AI,在某些拥有大数据的专业领域里,它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它的界限由专业的界限而决定;但对于更多没有专业一说法的领域里,AI 目前根本发挥不了实质作用。

春芳:

你自己独立设计开发过哪些产品?

志荣:

一个让世界传递微笑的网站:Smileworld;一个让你知道别人有没有男女朋友的神奇安卓应用:CoY ;一个关注你目标的 Chrome 扩展:Focus Matrix ;一个屏蔽黄图保护孩子的 Chrome AI 扩展:R18 for kids

IT x 设计 x AI

春芳:

从 IT 到设计,到 AI 与设计的结合,你现在尝试的这些,希望最终走向哪里?

志荣:

我认为这是一道哲学和人生的问题。我觉得我的各种探索正是因为我不知道哪条路更有趣更有意义所以我才会去尝试,但是有一点我是确定的,如果我知道这条路快要到尽头时,我会选择另外一条路继续走下去。

春芳:

你对现在研究的这几件事情,有什么心得吗?

志荣:

最大的心得就是这几个方向都很有趣,如果跨界起来能产生更大的作用,而且这几个方向路很漫长,望着看不到尽头,继续走下去肯定没有错。

还有就是深度学习,也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是真的很有趣,而且它对未来几年的设计、用户体验带来的改变和价值会持续的影响。例如我上年做的鉴黄AI扩展,如果它陆续禁止各种成人暴力等18禁内容,它对年轻人的身心发展以及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春芳:

你怎么看待 「不懂 AI」的设计师后面的发展?

志荣:

这个真的不好评论,因为这问题坑很大,所以我只能建议大家与时俱进,避免自己被后浪冲走就是了。

这里我要聊一下别的话题,我上年被《偶像练习生》给吸引了,当然不是被各种小鲜肉吸引住,而是每一个十几岁青年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吸引到我,我真心觉得,如果00后十几岁就懂得开启追梦模式,对于十几岁还停留在学校努力应试的我们来说,后面的压力会很大。

最后说一下,现在的高中已经有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了,还有部分地区高考增加了编程考试。所以大家觉得如果不懂人工智能,后面的路会很好走吗?

春芳:

也许有 IT 同胞,想要走向设计,你会给你同专业的小伙伴什么样的建议?

志荣:

首先一定要说清楚,设计不只是画画图标还有改改UI,设计涵盖的内容真的很广。

第二,设计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如何重构优雅的代码是一种设计,如何搭建具备鲁棒性的技术架构也是一种设计,只要具备设计思维,很多设计都是相同的,所以不用太担心自己不能坚持下去。

第三,学好设计,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会不一样,你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精彩。

iBrandUp

能在更年轻的时候遵从内心喜好,找到个人天赋,并能有付诸实践的果敢,能身在其中本身已是奖赏。

志荣:

最近发现,成功这个词并不代表着终点,它不是永恒的胜利,它只是暂时性的。设计也一样,只要它在一个阶段内给产品和用户创造价值,它就是好的设计;当它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少甚至是负值时,说明这个设计需要做出变化。

一个好的框架设计应该能满足现状,并且尽可能适应未来发生的变化。这个设计即是一个平衡点,它因项目而异,但你必须要找到它,因为这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必备能力。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薛志荣」

为了让你提前了解人工智能,这位高级交互设计师写了本书

收藏 16
点赞 36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