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聘业务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信息传递效率”成为决定用户转化的核心变量,在APP、小程序等多端产品的职位信息展示中,存在着很多需要通过实验验证与优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用户的点击与转化。为此,我们通过设计与AI技术协同,对职位卡片进行重构,探索招聘Feed曝光转化的新路径。
更多58设计案例:
目前招聘职位卡在用户体验与转化效率上存在以下三大痛点:
信息呈现同质化
传统职位卡以结构化文字为主,缺乏视觉吸引力与关键信息提炼,求职者需从大段文字中筛选薪资、福利、工作地点等核心内容,难以快速捕捉职位优势。
模版陈旧且个性化不足
职位曝光依赖固定模板,无法针对“高薪急招”“管吃管住”等不同职位特性灵活适配,冗长文字还导致核心信息大量隐藏,用户体验欠佳。
与年轻用户偏好脱节
在调研中发现,年轻求职者更倾向“轻图文”内容,即关键词高亮、短文案搭配氛围贴图的形式,而目前视觉样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为解决以上问题,结合AI技术,尝试提取职位亮点并生成图片化内容的“AI职位卡”,以此来优化招聘Feed的曝光与转化效果。
AI职位卡片的设计以“贴合真实需求、保障风格统一、确保技术落地”来展开,具体分为三个核心步骤。
① 以真实职位帖子的字段信息为基础,梳理职位名称、薪资、福利、企业信息等核心内容,结合不同岗位的信息优先级,收集并进行脑暴总结出适合的呈现形式。
② 在脑暴基础上,我们尝试多种风格的AI职位卡方案,涵盖不同视觉表达形式,同时符合整体平台视觉风格,确保AI职位卡与其他模块视觉统一性,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违和感。
③ 与技术团队对齐AI生图原理,制定包含风格规范、元素库及AI学习风格库时的禁用搭配等,确保AI生成的职位卡符合设计预期。
为平衡“多样性”与“统一性”,我们围绕“真实职位信息”展开多维度探索。
1. 两大基础分类:覆盖“有图/无图”全场景
根据职位帖是否包含实物图,将AI职位卡分为有实图与无实图两类,并分别设计多种风格。
- 有图样式:以实图为视觉基底,衍生出标签化、图形点缀等形式。
- 无图样式:轻视觉元素弥补视觉空白,如关键词高亮、短文案搭配氛围贴图,贴合年轻用户阅读习惯。
经过多轮筛选与优化,最终聚焦4种风格,32种具体方案,覆盖高频招聘场景。
2. 四种风格:适配不同用户偏好与职位特性
1)大字报体:短文案排布,标注关键信息,如“适合你的职位推荐”“福利信息”再搭配低饱和度贴图。这种风格适配普工/操作工、服务员等基层岗位,能快速吸引年轻求职者注意力,让他们在碎片化阅读中轻松获取职位核心福利。
2)一句话体:用简洁单句概括职位核心卖点,例如 “包吃包住+年底双薪五险一金”,同时搭配 “1000 +人”“大企业” 等信任背书标签。该风格适配高薪岗位或知名企业岗位,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岗位“高薪资”“高保障”等优势,增强用户投递意愿。
3)手帐拼贴体:背景采用浅色系便签质感,文字按“职位名 - 薪资 - 福利 - 经验要求”逻辑有序排布,支持左对齐、居中对齐两种布局。对于总经理、技术岗等需要理性决策的岗位,手帐拼贴体清晰的信息结构,能帮助用户有条理地获取详细信息,辅助做出求职判断。
4)标签体:将薪资、工作地点、企业名称、核心福利等信息以独立标签形式呈现在实景图上,标签样式涵盖波浪、直线、折线、画圈、底色标签5种类型,色彩鲜明但不刺眼。对于“急招服务员”“招地勤”这类强调时效性的职位,标签体能让用户快速定位关键信息,提升岗位点击转化概率。
3. 标准化规范:保障AI生图的“可控性”与“协调性”
为避免AI生图出现风格混乱、信息错误等问题,我们从元素、色彩、字体、布局、禁用规则等方面制定了规范体系。
- 元素规范:提供1种版权字体及4种自研字体确保文字可读性与品牌一致性;筛选72个符合应用场景的自研表情,丰富视觉表达,统一视觉符号。
- 色彩规范:一期确定4种低饱和度基础背景色(浅灰、淡蓝、米白、浅黄),避免与主站视觉冲突;同时给出禁用色(如荧光红、亮紫),防止视觉疲劳;统一文字色彩,核心信息用黑色/深蓝色、确保视觉层级分明。
- 布局规范:单行文字控制在 15 字以内,多行文字不超过 3 行,避免信息溢出;核心信息(薪资、职位名)置于视觉中心区域,辅助信息(企业名、经验要求)放在边缘,符合用户阅读习惯;规范对齐方式,基层岗位优先左对齐(提升阅读效率),管理岗可居中对齐(增强正式感)
- 内容规范:明确AI生图需规避“门头信息”等内容;统一信息格式,企业名完整展示(如“北京京卫配送有限公司”),避免信息歧义。
为快速验证AI职位卡的实际效果,一期聚焦在基层岗位用户,对薪资、福利、工作地点敏感度高,且年轻求职者占比高,能精准检验“轻图文”风格的适配性。从初步实验结果来看,AI职位卡的点击转化率较传统文字模板有明显提升,用户能更快获取关键信息,投递率也有所增长,充分验证了AI职位卡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AI职位卡片的设计本质,是通过“技术赋能设计,设计优化体验”,为招聘的信息展示提供新形态。
对用户而言,降低信息识别成本,让求职者“1秒get核心优势”,尤其契合年轻用户的交互习惯,提升求职体验的“获得感”。
对企业而言:突出职位差异化亮点,提升招聘效率。
对平台而言:打破“同质化信息”的困境,通过个性化设计提升feed流的用户粘性。
后续,我们将基于一期的实验数据,进一步优化及拓展AI职位视觉形态,持续推动招聘体验的迭代升级。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辅助海报设计101例
已累计诞生 75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5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