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 As a Product Designer 一系列的问题集之中,有一题「你最印象深刻的面试经验是?」让我认真地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面试经验。

我曾经被面试官问过打死也答不出来的问题,也曾经被人资误认为是 Researcher 而不是 Designer,各式各样奇妙的面试经验我都有过,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问题却是一个让我不仅仅只思考设计理念,而且更进一步地开始反思我的人生哲学的问题。

题目是:

创意、成长、策略、执行,你会如何排序?

通常面试时最怕遇到这种无法预先准备的题目,身为外语人士的我常常会脑中一片空白而语塞,但这次我却出乎意料答得迅速又流利。

我的排序是成长、策略、执行、创意。

成长

就算已经出社会两年了,我还是很喜欢也很怀念当学生的感觉,不单是学生时期比较悠闲(误),而是不断学习新东西能带给我的成就感仍然无可取代。

高绩效心智:全新聪明工作学,让你成为最厉害的 1% 中提倡人们建立学习循环,也就是避免陷入习惯成自然的机械式重复,再忙也会不断精进技能。

心态致胜:全新成功心理学中也将人的成就差异归功于成长心态,乐观看待自己的所有特质,将个人的基本素质视为起点,可以藉由努力、累积经验和他人的帮助而改变、成长。

就像我在跨入 UX 领域的历程 — 学生时期这篇文章中提到,我认识许多设计师共同拥有的软实力就是乐于挑战自己、追求成长。

拥有自学能力是身为设计师的一大利器,设计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你不会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情,你面对的问题也不会一成不变,同时这也代表你永远不能停止学习。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在专门接案的设计新创公司工作,为了深入认识客户的产品,我们势必要花时间了解各式各样的新领域。这两年半以来,我已经研究过科技业、交通业、医疗业、零售业、生产力工具、电影制作、桌游制作等五花八门的产业,上一秒可能还在观看黑豹的制作流程,下一秒就开始研究卡车转弯的轨迹。

设计工具也正兴起一波革命,由于 UI/UX 设计这阵子大红,设计工具百家争鸣,不再是 Adobe 系列独霸市场了。Sketch、InVision、Flinto 和 Zeplin 是我擅用的工具,但也都会注意并试用 Framer、Figma、Webflow 等其他设计工具。毕竟每家公司惯用工具不一样,确保自己具备换设计工具的弹性对于转职有益无害。

谷歌设计师:我遇到过印象最深刻的面试问题

△ 多种设计工具,任君挑选

为什么产品设计师那么喜欢写作? 文中我也有提到,了解设计趋势也是设计师的工作需求之一。设计趋势变换得很快,流行的东西本来就是容易被汰换的,像我刚入行时 flat design 和 dual tone 正红,现在虽然仍是趋势但已渐渐降温;插画主导的界面设计则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博得各大品牌的喜爱,处处可见。

如果你和我一样主要在设计数字科技产品的话,对于有潜力的新兴科技也要格外留意,例如人人在说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语音界面、IoT、共享经济、量子计算等。不一定要摸熟这些科技的背后是用了什么样的算法、什么样的高端技术,但至少要清楚这些科技的应用方法与极限,才能勾勒出未来自家产品有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许具备哪些能力可以更贴合使用者需求与使用案例。

策略

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浅薄时代,个人成功的关键能力书中提出以终为始 — 先了解目标,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概念。

策略可大可小,大策略像北极星一样,引导我们在执行时不至于迷失了大方向,小策略则是让所有行为都有其目的、有其意义,让我们知道自己正稳扎稳打地往前迈进。

我还记得当初我和面试官所讲的理由:「我觉得只要策略制定好,执行就变得容易多了。」

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喜欢一股脑跳进设计最终的工作,但稍微有经验的设计师都知道,直接从高保真界面开始设计的话,很容易因为一个小改动引发大幅改造,让设计师为了一个 icon 忙到焦头烂额、气力耗尽。

设计师在项目末期听到要改 icon 的心情……

在进行设计时,我会花大概一半以上的时间制定策略或是建立架构,例如利用产品取景和用户旅程图确认我们是在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或是表列产品需求,还有画出 task flow 以确保没有遗漏的画面,而这些成品都不需要包含实际的界面,甚至应该避免画出界面以免局限了初期的思考。

执行

当然,光只会制定策略是不够的,佐以执行才会有产出。

有些事情就算策划得再精良,还是有许多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会发现的小 bug,是制定策略时的俯视与前瞻目光看不到的,必须从做中学、在执行中领悟并随机应变。

有时候在项目前期信息不足,执行力就变得很重要。在项目各方面都还很模糊的阶段就能够开始行动,而不是一拖再拖,只为了等「最完美的时机」,这样的人才通常备受喜爱。

Amazon 的面试必读 Leadership Principles 中有一条积极行动(Bias for Action)表示:速度对业务的影响至关重要。很多决策和行动都可以改变,因此不需要进行过于广泛的推敲。我们提倡在深思熟虑的前提下进行冒险。(摘自 九章算法)

创意

我觉得自己这样排序最令人玩味的地方是,明明身为设计师却把创意放在最后一项,似乎违反了大部分人对于设计师的想象,也就是天生就有源源不断的创意,只要沉思一会儿头上就会有个电灯泡「叮咚!」一声地亮起来。对我而言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创意不是魔术,OK?

对我来说,创意是在经年累月有策略地执行中慢慢习得并内化的,也就是综合上述三点所达到的成果。

这当然跟个人倾向有关,例如我在练习画画时都先从临摹开始,因为我没办法无中生有。比起随性更喜欢规律,不会突然灵光一闪就想去做一些不在规划中的事情。

Deep Work 深度工作里有个让我深有同感的好例子

新闻记者柯瑞(Mason Currey)花五年时间记录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习惯,并作出总结:一般人的观念是,艺术家凭灵感工作 — 灵光闪现或凭空冒出的创意奇想……但我希望,我的研究能理清等待被灵感击中是一种糟糕透顶的计划。事实上,我对任何想从事创意工作的人能提供的最好建议是,不要去想灵感。

眼界开了之后,创意会在执行的过程中慢慢一点一滴显现,例如说在设计时能够创造出更多不同的选项,或是将所见所闻糅合成一个新的解法。有点像是玩乐高,一开始按图索骥照着说明书上的组装,练习多次之后就知道什么样的组合更好看、更坚固,进而能够创造出自己的城堡、车子或飞船。

一个面试问题开始的人生反思

不知为何,我常常想到这个面试题目。刚满 27 岁,进入职场两年多的我,正在深刻体悟轻重缓急的重要性,不再像以前只会回答「全部都是最重要的」,反而更想要理清那支撑着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核心信念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我不断反思自己身为设计师的日常、工作态度甚至人生哲学,让我不禁佩服出题的面试官(也或许他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XD)当然,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缺少成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立刻就会被淘汰。
  • 缺少策略,像不断推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一样,每天累得要死却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
  • 缺少执行,空口说白话只会在原地打转,一辈子不会达到目的地。
  • 缺少创意,难以在工作或生活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与机会,并享受创作的乐趣。

你的顺序是什么呢?

收藏 57
点赞 16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