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提问:

呆总,想不通我的进度条是给预计的剩余时间还是给百分比,有什么判断依据么?

我已经习惯收到这类没有任何业务背景的问题了,心累累。不过「交互问答」系列的文章很久没更了,就借着这个问题更新下吧。

先回答读者的问题。

这位读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无论是时间还是百分比,任何数值都有它之所以被如此安排的原因。比如,我们在种树类小游戏里,需要通过浇水让树苗成长。从小树苗长成到大树需要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需要浇水多少次,浇完一次水需要等待多少时间才能浇第二次水,如此累积。

那么浇水次数,就是这个进度条的计算数值。我们当然可以把它换算成百分比,比如这个阶段一共需要浇水八次,那么浇完一次,就是完成 12.5%。那是否有必要呢?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在我描述的这个场景下,次数会更直观,所以没必要改成百分比。

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同样是种树,用次数就不合理了。比如它的养成道具不是水,而是肥料,不同肥料的效果不同,那就不能用次数,而应该用肥料单位或百分比来计算进度条。那么用哪个呢?

举个例子。比如肥料的单位是 g,如果树苗第一阶段的成长需要 30000g 的肥料量,那么就需要根据用户使用的不同肥料去实时更新进度条。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先不说 30000g 的字符长度在屏幕上占用的空间问题,毕竟也不长,即便是 300000g,我相信优秀的设计师们应该也能处理好。

但是,本身分阶段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缓解用户施肥的压力,所以拆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给予用户一定的奖励。比如第一阶段是 30000g,还好,可以承受;而到了第二阶段的 90000g,这个数值会给用户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如果奖励没有达到用户的预期,那么用户就会缺少浇水的动力。所以改成百分比,能缓解用户施肥过程中的压力(虽然数值相比之前涨幅变慢,但却是用户可以理解的)。

同理,我们要给下载软件的产品设定数值单位,比如这个软件都是下载文档的,通常不需要多长时间,网速好一分钟之内就能下载完成,那么别说时间,百分比都不需要给,只要给进度条一个具体的文档规格就行。一共 20M,已下载多少。但如果非要加,时间比百分比更好,因为这类文档的下载速度快,几秒钟的显示时间给用户的感受更直观。

而如果一个下载软件,主要就是给用户下载电影用的,那么只有规格也不行,比如 5G 大小的电影,显示已经下载多少 M 对于用户去换算这个比例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显示百分比可以帮助用户解决换算问题。可电影下载时间通常比较慢,只显示百分比用户也要根据百分比的情况去预估时间,那么再给一个根据网速和剩余量计算出来的剩余下载时间也会更好。

类似的,最常见的加载进度条,什么时候该给剩余时间,什么时候该给百分比?那就非常简单了。

我们看电影,进度条的时间长度是固定的,比如 01:28:32,意思是这部电影总时长为一小时二十八分三十二秒。但是加载的时间通常比较快,可能 1-3 秒就完成了。前面下载部分说过,速度快的,时间和百分比都没必要,而时间相比百分比更直观。但加载不一样,注意我前面写的数值是 1-3 秒,它不是固定的,如果用户在同一个界面因为网速问题,每次加载时间显示的结果都不一样,就不太好。百分比,看着就比较严谨些。

那什么时候显示时间呢?加载进度条显示时间,除非有特殊条件,否则都不太合适。倒是加载倒计时,时间固定,计时准确,就没问题。

所以我上面才说,没有业务背景,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而且我上面写得都还比较通俗,隐去了部分技术内容。不过也差不多,根据这个思路,大致能分析出应该是给剩余时间还是百分比,或者都给,或都不给。

然而,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意义不是很大。更有意义的,其实是这个问题背后的东西。比如,为什么要给用户提供进度条?它本身具备什么样的价值?以及,进度条为什么要提供数值?等等。这是我下面重点要说的。

进度条背后的意义。

丹尼尔·恩格伯说过一句话:"一旦你开始利用进度条去减缓用户等待时的痛苦情绪,那么,你就已经在摆弄心理学了。"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产品设计领域,我们面对时间需要考虑的情况有三种:实际的客观测量时间,人对时间的感知,以及人对时间的容忍度。

如果我们设计产品,需要帮助用户减少等待的时间,那么也就只能从这三种情况去考虑。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程序的实际速度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也可以通过取巧的方式让用户对时间的感知变得更快;同样也能给出某种适当的内容,让用户理解这个等待的价值。

除去第一个角度,也就是在技术没有任何可优化的情况下,本质上,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通过用户对时间的感知以及容忍度这两个维度去处理其中的问题。而进度条的出现,就是从时间感知的角度解决用户等待时长这个问题的。

怎么说?举个例子。在 1994 年,国内有一家当时并不有名的餐馆, 因为价格便宜,食物美味,而受到当地民众的追捧。许多人听说有这么一家店就都想去尝尝,于是店门口排起了长龙。一般的店主可能会因此而自豪,让队伍就这么排着,显得这家店生意火爆,觉得这些人等得越久,期待就越高。这家餐馆老板也是如此,只不过醒悟地更早。当时因为排起长队,导致许多顾客不满,即使等待几小时后终于到号的顾客,进店就餐后也并没有被餐馆的美食所打动,甚至觉得等待的时间不值,于是放话不会再光顾。

餐馆老板把这一幕记在了心里,他意识到,即使在店门口排队的顾客,也应该是需要服务的,但是店面就这么大,即便扩张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可以让用户觉得等待时间没那么长。他在店门口放了些小桌子小椅子,摆上扑克和象棋,让等待的顾客可以坐着聊天,玩游戏,转移顾客的注意力。没想到,这个办法还真有效果,不仅投诉的顾客少了,就连本来只想坐着玩会儿牌的路人也顺带进去吃了个饭。

包括,现在经常会在各种需要等待的场所看到一些娱乐设施,比如动车站的按摩椅,我是每回为了坐按摩椅都会提早去动车站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通过某种事物,改变用户对时间的感知。进度条的作用就是如此,当用户看到进度条,就能看到它的真实进度,再根据具体时间判断是否先去做其他事,回头再来处理这个问题。或者加入一些有趣的加载动画,用来帮助用户消磨这份等待的时光。

客观来说,时间的长度实际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转移注意力,或其他手段来改变用户对时间的感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通常无法完全掩盖这个问题,于是,只能通过提高用户的容忍度。

举个例子。我们去店里买东西,比较喜欢一件衣服,但是发现适合的尺寸没有了,店家说帮你从其他店调货,并且说明,隔天就能送达到家里。而即使是隔天送达,需要等一整天,你也同样愿意。于是我们知道,让别人帮忙时,我们的容忍度会很高。

或者比如,使用一款产品搜索某个内容时,文案显示「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你要的文件」,这并不会让用户产生任何同理心,反而会觉得很慢。但如果改成「我们正在从三千万份文件中寻找你要的那份」后,用户就愿意多等一会儿了。

于是,我们现在总是看到各种各样的进度条出现,实际意义也就是如此。而我们通过对时间的实际数值,感知,容忍度三个角度出发,同样可以对各种「进度」做出合理优化。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进度条用剩余时间,还是用百分比?

收藏 72
点赞 23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