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就业衔接班!45天 PS、AI、AE 从入门到入行 详情戳>>>
去年夏天,我有幸去 Google 做了为期12周的实习生,并且是加入了Google 的硬件 UX 团队(HWUX),职位是「UX(设计)工程实习生」。这个被 Fast Company 称为「机密设计实验室」的部门,位于Google 在加州山景城总部,它负责为 Google 的消费类硬件产品进行产品和配套软件方面的用户体验设计。
伏尔泰说:「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想要意识到某种决策机制是常识,一个人可能需要有足够的人生经验来支撑他找到正确的路径,而常识的存在则让他做出对的选择,而无需经过复杂的分析。
编者按:Google 旗下有很多不同的设计项目,他们会到每年年底的时候,评估出每年最值得关注的设计项目,这些设计项目中大多有着独特的设计价值,借助这些设计项目,我们也可以一窥Google 庞大设计体系当中,最为有趣和值得了解的一些层面。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多数链接需要搭梯子才能访问。
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 1.人性化:尽量不要传达系统消息感,可以考虑用人物对话等更有温度的形式来包装 2.个人IP:头像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现实世界的名字一样,都是属于个人形象IP的一个标志,更容易被用户关注到
讲的非常好,很感谢,但是文章中有一点点小问题,比如说文章中有一处是长边完全显示,写成了短边完全显示,会加长阅读的时间。不过也无伤大雅,总之很感谢!
思路非常好,点个赞,现实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中更多是在参考需求原型,而没有跳出原型去思考设计策略,所以当面试官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说。 文章最后给出的设计策略个人觉得还是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于商品交易,除非复购或者对此商品非常了解,缩短交易路径是可用的,但是这只能复盖很小一部分场景,缩短交易路径的方法并不是单纯地缩短操作路径,这是很多新手都会走的误区...
特意登录感谢无私的大神
受益匪浅,感谢作者分享,期待后续文章
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 1.人性化:尽量不要传达系统消息感,可以考虑用人物对话等更有温度的形式来包装 2.个人IP:头像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现实世界的名字一样,都是属于个人形象IP的一个标志,更容易被用户关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