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甲辰龙年到,很多网友晒出龙年活动照片,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loong典出何处?dragon不能用了?“龙”究竟应该怎么翻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海内外多位专家、学者,挖一挖dragon的历史梗,看看loong的背后是怎样的语言新“国潮”。
“loong”从哪里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彭萍教授介绍,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了中国的龙,当时的注音用的就是“loong”,但他后面解释的时候依然使用了“dragon”这个词。 彭萍教授介绍,在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里就有dragon这个词,从外形上观察,马可·波罗认为中国建筑上的龙和西方的dragon这个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后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出了史上第一部《华英字典》,里面就将龙译为了dragon。这部《华英字典》的影响非常深远,dragon这个词一直延续了下来。
“dragon”和“龙”含义相同吗?
“中国的龙更友好和善。”“西方的龙是一个巨型魔怪。”“在中国,龙的形象非常正面,是一种帮助人类的动物,是尊贵的。”“在西方,我们的龙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非常糟糕,是残暴的野兽。”几位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西方学者这么区分“dragon”和“龙”的内涵。总结来说:西方龙:口吐烈焰+巨翅长鳞+烈性如火,形象负面。中国龙:马头+鹰爪+鱼鳞+鹿角+蛇身+没有翅膀,代表好运吉祥。
2005年11月,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评选结果公开,原来呼声最高的龙落选,“译龙问题”进入公众视野。这里面就存在“龙”与“dragon”在国际传播上的误解,如果某天遇到龙,又不想冒犯它,最好还是叫它的中文名字the loong,而不是西方名字dragon。同样,中国人是loong的传人,而不是dragon的传人。
转自@头条新闻
字节研究院发布了一个名为 Boximator 的视频控制方式,看起来相当不错。这种控制方式允许用户选择需要运动的物体,并绘制其结束位置和运动路径,物体将严格按照用户绘制的位置和路径进行运动。与 Runway 的运动笔刷相比,Boximator 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物体的运动结束位置。
Boximator适用于艺术家、设计师和营销专业人士,它结合了高度的个性化和创意表达能力,使用户能够创造出独特且引人入胜的视频内容。目前,Boximator仍在开发中,但已提供早期体验渠道,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体验其功能。
线上体验地址:https://boximator.github.io/
给大家推荐一个 Stable Diffusion ComfyUI 工作流管理插件 Comfyspace,现在新增了模型管理功能。能力更强大了。
点击右上角的模型按钮,即可查看已安装的模型文件,同时它会同步Civitai的模型封面图,无需依靠文字猜测模型。模型分类也非常全面,不再局限于CKPT模型和Lora模型。
点击安装即可轻松查看Civitai的所有模型,并进行搜索,随时下载到对应文件夹。这个插件已成为我使用Comfyui时不可或缺的插件,而且他们的本地插件管理和历史生成结果查看功能也非常实用。
下载安装:https://github.com/11cafe/comfyui-workspace-manager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清华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大连理工、香港大学和Hugging Face的研究人员,共同发布了一款名为PIXART-δ的超高清文生图模型。
这一模型集成了潜在一致性模型(LCM)和创新控制架构ControlNet-Transformer,实现了在文生图像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仅需0.5秒2-4个推理步骤,PIXART-δ就能完成图像生成,速度比之前的PIXART-α模型快了7倍。
在ControlNet-Transformer的帮助下,PIXART-δ可以对生成模型的输出进行精确控制,包括图像的边缘、深度、分割和对象姿势等,类似于OpenAI的DALL·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