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近日在一段Galaxy S22 Ultra和Z Flip4的广告中表示:广受赞誉的史诗般的拍月亮功能不会出现在你身边的iPhone上。而它们已经在Galaxy手机上获得。” 以此来彰显自身在高像素和月亮模式的超前布局并嘲讽了苹果缺乏创新。
而这也是三星一系列的“常规操作”,每年基本上都要提及几次,之前就嘲笑了iPhone X的“刘海”、没有耳机插孔等诸多缺陷。
我也觉得iPhone一直就是在啃老本,没有做出太多新的设计,大家怎么看呢?
摸了一天鱼,实在是不知道日报要写什么,设计师真的有必要写日报吗?日报又有什么用呢?
都说设计师有一部分工资就是受气的钱,但是遇到难缠的甲方,真的气的半死啊,我这周一直再修改一个很简单的详情页,怎么改都不满意,已经改了10多版本了,我有预感,改到最后,还是最开始的几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大家平时都是怎么排解的,我真的需要放松放松,不然要炸!!!
压死设计师最后的一根稻草,如果不是内卷的话,绝对是离谱的甲方!!
最近听到一些小道消息,有些领导对我印象不怎么好,对我的印象全来自爱搬弄是非的八婆同事们。主要还是我平时除了上班几乎不和大家聊工作以外的自己,朋友圈也是啥都没发过,属于默默做事不爱搀和的那种人,所以可能除了我的直属领导和工作中与我有交接的对我会稍微了解一些。所以,是不是工作和生活不能分的太开了啊,还是需要适当的分享一下子?
回望这一年,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手里的项目也都顺利完成,甚至有几个还得到了客户的好评。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跟老板聊聊,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加点薪水,毕竟辛苦了一年,也想有个更好的回报。大家觉得呢?
你的这个设计想法还是很不错的,但我还是觉得差点儿感觉。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反Pua的技巧
以前读书那会儿,高中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上大学了之后,想着好好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现在踏入社会进入设计行业这些年,身边不少人都已经开始摆烂,似乎都忘记了初衷,混一年是一年。我希望2023年自己有所变化有所提升,也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工作后,能帮助我们快速成长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设计圈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离职后,你们会选择删掉还是保留前公司同事的微信呢?
感觉自己真的不适合设计,色感不好创意没有,技术不行,死脑筋一个,可是又好像除了设计什么也不会。怎么办呢。坚持下去真的会看到希望吗?
很多做设计2-3年的小伙伴,当遇到一定瓶颈后都会有一个疑问:我可以做一辈子的设计吗?对此相辉老师给出了答案:“我确定,设计可以做一辈子。但这里要加个条件,设计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同时,你也愿意为设计去改变自己和不断进化。” 大家认同这个说法吗?
工作中不成熟的5个表现,和领导硬刚:有的人真的很沉不住气,情绪一上来就和领导硬刚,事情并不会解决,领导还觉得你不服从管理,情绪不稳定!
Adobe收购Figma大家肯定都知道了,谈起收购,可谓是Adobe的祖传操作,足以震惊整个设计界了。Adobe 之前动辄几十亿收购的多数都是和设计相关的团队,其中Adobe XD大家可能最为熟悉,那以往Adobe还收购了哪些公司,这些公司后来都发展如何了,你知道吗?
就是单纯的怕和别人沟通,但是不沟通肯定不行的,我这种内向的人可能真的不适合设计吧?
近日《变形金刚7》发布了内地版中字预告,这一部名为《变形金刚: 超能勇士崛起》,聚焦几代赛博坦星人的纷争。故事承接系列第六部《大黄蜂》,理论上是第7部了,变形金刚的粉丝可以关注一下哦~另外我看了一下宣传海报,给我感觉就是不如以往的几部那么有设计感,大家觉得这次的宣传海报怎么样?
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是因为身边有一些做设计的朋友,因为扛不住行业寒冬而被迫选择了转行。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设计的两级分化严重,大家对设计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做设计就是做做海报,改一改图就只能拿很普通的薪资,但是还是有很多年薪过百万的设计师啊,所以也想问一下大家当初选择做设计的初心是什么,你会一直坚持自己的热爱,并一直坚持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