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 Stable Diffusion 的最新版本:Stable Diffusion 3 发布了,带来了文字渲染能力、多主题提示能力和图像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是近日,Stable Diffusion 的核心研究团队宣布集体离职,尽管具体离职原因尚未公开,但据《福布斯》报道,Stable AI 公司可能因为财务困境而面临挑战。Stability AI 的未来发展和 Stable Diffusion 项目的前途,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 Stable Diffusion的核心研究团队成员,包括研究团队领导Robin Rombach、共同一作Andreas Blattmann和另一位作者Dominik Lorenz,已经集体辞职。
- Stability AI是Stable Diffusion项目的主要资助者,提供了必要的计算资源。该项目最初由慕尼黑大学和AI创业公司Runway共同完成。
- Stable Diffusion是一个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因其免费开源而迅速走红,推动Stability AI在2022年的A轮融资中筹集到1.01亿美元,估值达到10亿美元。
- 由于Stable Diffusion的开放性,Stability AI的商业模式并不明确,导致公司难以稳定盈利。据报道,公司每月的运营成本高达800万美元。
- 去年年底,有关Stability AI可能因财务压力寻求出售的消息传出。CEO Emad Mostaque曾警告员工行业竞争激烈,并暗示他们可能在2023年面临困境。
如果真如上述所说,我们心心念念的 Stable Diffusion 3 是否还能保持开源呢?新闻源:点这里
下面这张图,最近挺火的,在不少社群就刷到过了。我也很想吐槽一下,现在找工作本来就难了,还遇到奇葩的HR,真的是心累,特别焦虑。为什么大家不能都专业点呢?
分享一下我最讨厌的面试经历:
去年10月份,我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满怀期待地去了。没想到,从下午1点等到3点,整整3个小时的等待,简直像是被时间抛弃了一样。好不容易等到面试,结果进去没聊几句,不到五分钟就结束了。
真是让人无语,你是OPPO手机啊,面试5分钟,等待3小时!
这完全就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啊!作为设计师,我们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如果公司不能提前筛选好简历,确定好工种,那就别轻易叫我们过来面试。这种不尊重人的行为,真是让人火冒三丈!
都说说大家遇到的奇葩面试官,找工作不要急,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宫崎骏最新动画电影《你想过怎样的人生》刚刚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现宣布将于4月3日正式上映。
《你想过怎样的人生》是宫崎骏继《千与千寻》之后的又一力作,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这部电影被视为83岁宫崎骏的“生命之作、告别之作”,是他作品发布间隔最短的一次。
但真的是“告别之作”吗?不信你看
1. 《天空之城》(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 1986年上映后,宫崎骏曾表示他打算停止制作动画电影。
2. 《萤火虫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 - 1988年,这部作品完成后,宫崎骏再次宣布退休。
3. 《红猪》(Porco Rosso) - 1992年,宫崎骏在制作完这部动画后,又一次提出了退休的想法。
4. 《幽灵公主》(Princess Mononoke) - 1997年,宫崎骏在完成这部环境主题的动画电影后,宣称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5. 《千与千寻》(Spirited Away) - 2001年,这部获得了巨大成功的动画电影之后,宫崎骏再次考虑退休。
6. 《哈尔的移动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 - 2004年,宫崎骏在这部作品后又一次提到了退休。
7. 《悬崖上的金鱼姬》(Ponyo) - 2008年,宫崎骏表示这部作品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
8. 《风起》(The Wind Rises) - 2013年,宫崎骏宣布这部电影是他的告别之作,但在2017年又复出继续制作动画。
每次宫崎骏宣布退休后,他都会因为对动画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而回归。
最近理想MEGA的外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全新MPV车型的MEGA刚刚上市6天,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同时理想汽车的股价也应声下跌。
3月4日(理想MEGA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理想港股股价最高暴跌13%。
3月5日,港股刚刚开盘,理想股价随即又跌了9.13%。啧,这跳水力度。
据说理想汽车的市值已经蒸发了超500亿元!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设计已经从一个辅助角色转变为商业价值的核心创造者。理想MEGA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展示了设计师如何通过他们的创意和专业知识,对产品的市场表现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设计师如何成为商业价值的创造者,有几点我想和大家分享:
1、理想MEGA的外观设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种设计颠覆了传统的汽车审美,引发了两极化的反应。(大家可以看看网上的恶搞图) 这种设计上的大胆尝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但也可能导致了市场接受度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案例中,设计师的创意决策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进而可能影响销售和品牌形象。
2、设计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美化产品,更在于它能够塑造用户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是用户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它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行为。理想MEGA的设计可能在某些用户心中留下了不吉利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成为购买决策的障碍。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和用户的心理预期,以确保设计能够与目标市场的心智模型相契合。
3、设计师还必须理解并利用超级符号的概念。超级符号是那些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深刻记忆,并触发特定行为的符号。理想MEGA的设计如果能够成功地创造或利用这样的超级符号,就有可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例如,苹果的“咬一口的苹果”logo就是一个经典的超级符号,它不仅代表了品牌,还激发了消费者对创新和品质的期待。
理想MEGA的案例也展示了设计师在品牌重塑中的关键作用。正如蔚来汽车通过加快量产、提升服务质量和参与赛事来扭转品牌形象一样,设计师可以通过持续的设计创新和市场沟通,逐步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大家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讨论交流哦!
前几天,马斯克一纸诉状将 OpenAI 告上法庭,这场 OpenAI 与马斯克之间的大战,显然硝烟愈浓。
3月6日,OpenAI在官网正式回应了马斯克的起诉,并公布了多封他在OpenAI时与Sam Altman、Greg Brockman、Ilya Sutskever等联合创始人的重要邮件。
以下为 OpenAI 这篇亮点满满的回应文章的部分重点: - 马斯克曾答应为 OpenAI 提供 10 亿美元,实际上只给了不到 4500 万美元; - 想构建真正 AGI 所需的资金远超预期,而 OpenAI 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很难筹集到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 马斯克早已了解 OpenAI 转为营利公司的计划,只是在 OpenAI 拒绝由他完全控制后,才愤而离开; - OpenAI 中的 Open 不等于开源。如今要求 OpenAI 恢复开源的马斯克,当初是理解并认同 OpenAI 的使命并不意味着开源 AGI 的。 - 自 Altman 回归 OpenAI 后似乎就杳无音信的 Ilya Sutskever,也赫然出现在了这篇回应的作者栏中。
官方原文:https://openai.com/blog/openai-elon-musk#emai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