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微信」添加新人进已有的聊天群组时,新人只能看到加入群以后的聊天内容。现在「微信」可以在加新人的同时分享群里已有的聊天记录,最多可分享群里近期聊天记录的99条信息。这个功能QQ也有,很容易被用户忽略,但确实很贴心且实用。
「微信」在最近的更新里,加入了「指尖搜索」功能,增强了对聊天文字进行直接搜索的使用体验。长按聊天界面里好友的聊天文字,会出现「搜一搜」功能的选择框,点击可直接进行内容搜索。如果想提取某个关键词进行单独搜索,还可点击搜索页面当前搜索文字后的箭头符号,进入关键字编辑界面,完成后再进行精准搜索。
如同「微博」「即刻」「抖音」等社交软件将话题标签作为内容聚合与导流的重要形式,「微信」在发布的最新iOS V7.0.17版本中,上线了朋友圈带话题标签的新功能。这个比较隐蔽的功能触发方式为:长按朋友圈编辑界面的文字输入空白处,出现「#」符号后添加文案或直接输入「#」+文案,即会自动生成话题标签的超链接。内容发布后,点击标签会显示同一标签下聚合的视频号内容、朋友圈动态、公众号文章、搜一搜等。
「微信」在十一期间更新了iOS7.0.17版本,首页的对话列表中新增「不显示」选项。此功能可在不删除聊天记录的情况下,将对话从首屏中清除;当有新消息时对话会重新再显示出来,也可通过单独搜索找回聊天记录。之前大家千呼万唤的只删除对话框但保留聊天记录的功能,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微信」的「看一看」主页新增了感谢TA在看的送礼物功能。当看到别人通过「看一看」分享了你喜欢或者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时,点击分享人的昵称,可以选择礼物(一些可爱的emoji表情)来感谢TA在看这篇文章。有意思的是针对同一篇文章,感谢TA在看的礼物表情选择会因选择对象的性别有所不同。
「微信」的「相关表情」功能已上线有段时间,最近的升级让聊天斗图变得更方便。当聊天对象发送一只表情包时,只需点击TA发出的表情包,在菜单列表里选择「相关表情」,就能直接搜索出与当前表情同系列或与之匹配的适合回复的表情包结果。迭代后的选择菜单列表不再隐藏部分功能,而是分两行平铺展示所有的功能选择并为每个选项增加了图标示意,让用户进行操作时更直观高效,提升体验。
刷「微信」朋友圈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刷到一半收到信息需要聊天退出去,再回来继续查看朋友圈的情况。之前的朋友圈交互逻辑,再次返回时需要回到顶部从最新一条依次查看,而「微信」iOS升级到7.0.12 版本后,增加了「跳到还没看的位置」的小功能,点击会立刻跳到原来浏览到的位置。此功能设计的本意是优化用户浏览朋友圈的体验,但不少网友表示「跳到还没看的位置」的功能占据了较大空间,打断了朋友圈浏览的连续性,并且没有关闭选项会给一部分人带来困扰。
最近「微信」iOS更新到7.0.15版本后,可以进行朋友圈评论的删除了。只需长按已发布朋友圈下不喜欢的评论信息,就会弹出「删除」选项,点击「删除」还会进行是否「删除该评论」的二次提醒防止用户误操作。被删除评论的好友以及共同好友均不会收到删除提醒,但会在朋友圈的消息中显示「该评论已删除」。
之前「微信」的iOS版本在我们长按消息之后,仅显示一排横向的纯文字Popup(左图),需要左右翻页才能看到所有操作,不仔细会容易点错,且隐藏在下一页的操作给不常长按消息的用户未知的心理。现在长按消息后会弹出的是一个面积较大的Popup(右图),直接展开罗列了所有的操作并对应了图标,大大减少了理解时间也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与隐藏选项的不确定心理。就算新用户,也能一目了然、轻松操作。
在浏览朋友圈或者查看对方个人资料的场景下,经常会不小心误触「拍一拍」。「微信」V7.0.15最新更新的版本中,长按文字可撤回两分钟内的「拍一拍」,撤回后对方不会收到任何消息。同时,与之前的「拍一拍」不同的是,除了在聊天界面显示「拍一拍」的文字,被拍对象的头像也会弹出气泡提醒。
当「微信」的零钱较多时,将钱提现到银行卡就成了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就像「淘宝」购物用户不乐意支付邮费一样,提现到银行卡收手续费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的事情。那如何免去「微信」的手续费提现呢?
「微信」Android更新至7.0.17版本,取消了两分钟内删除信息的功能。众所周知,在「微信」发送信息可以在2分钟内撤回,但在之前版本的使用过程中,很多用户都曾反馈有将「撤回」错点成「删除」的尴尬情况发生。本是发错信息或表情想赶快撤回不被对方看见,错点「删除」反而导致信息不仅发送成功且无论是否还在发送2分钟时间内都无法被删除,这样的使用体验确实有点糟糕。
「微信」团队于7月17日发布了黄脸 3.0 动态表情,安卓与iOS同步更新,为大家互动聊天增添更多表情表达的选择。此次新版动态表情共16个,包括「嗯嗯」「推眼镜」「举手」等等,还特别增加了一个十分应景的戴口罩加油的黄脸表情单品。在表情平台搜索「微信黄脸3.0」进行添加即可开始使用啦~
「微信」更新Android 7.0.17版本,小程序全面上线防沉迷功能。除了可以监管娱乐类的小程序,工具类、资讯类甚至是电商小程序,点击页面右上角的菜单按钮「...」,都能看到菜单列表中新增的「成长守护防沉迷」,点击即会进入「腾讯家庭守护」的小程序界面。无论是对想监督管控未成年的孩子玩「微信」时间的家长,还是自控能力差但想加强时间管理的成年用户,都能用得上这个实用的功能。
继「微信」推出了新功能「拍一拍」之后,在iOSV7.0.14又更新了「拍一拍」的新功能。在微信的个人中心点击头像即可设置拍一拍的后缀,并在后缀前增加了「朋友拍了拍我的」文字。同时,聊天对话中「拍一拍」的文字也会加粗。
今年3月「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版V7.0.0,底部的「好看」按钮变成了「在看」。6月底这次最新的版本迭代V7.0.13,公众号文章底部的按钮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本两个按钮变为三个,「分享」「赞」以及「在看」。在之前版本页面右上角的「...」菜单按钮才能找到的「分享」按钮被直接放置到页面底部,利于引导读者对文章进行更多的分享与传播行为。
众所周知,「微信」消息误发是可以撤回的,点击「重新编辑」修改原文字可以再次发送。在发布朋友圈后,有时也会有因文案图片问题想修改重发的需求,但之前的「微信」只能删除已发朋友圈信息再重发。最新版本的「微信」iOSV7.0.13,删除朋友圈信息后会出现「重新编辑」的标签,与撤回信息重新编辑的贴心功能相似。
经常使用QQ的用户都知道,在好友长时间不回消息的时候可以用「抖一抖」来提醒对方。最新版本的「微信」上线了新功能「拍一拍」,在聊天窗口双击头像即可「拍」对方,对方的头像会抖动还会出现「你拍了拍Ta」的文字反馈。与QQ不同的是,「微信」不仅可以拍一拍对方,还可以双击头像「拍」自己。
之前版本的「微信」在扫码时会自动识别到一个二维码后就立即跳转到详细公众号页面了,虽然很便捷,但当扫码的对象出现两个及以上时,会容易造成混乱无法精准扫描到自己想要的二维码对象。「微信」Android的新版本中,当扫码对象出现两个或以上时会提示用户选择其一以后再打开后续页面。给用户新增一步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操作,反而增加了易用性。
「微信」最近又有很多新动作,不断更新迭代后又迎来了很多新改变。最近大家的关注度都集中在微信号终于可修改了,但其实还有一个大改变就是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不再以严格的逆序信息流方式呈现,而是出现了「乱序」。早期的公众号文章推送逻辑是以作者为纬度,聚合文章列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