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展示的是设计能力,不是设计流程

每次做作品集,第一步准备大纲时,我就会开始纠结内容顺序。

一般来说,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根据工作流程来梳理,例如从单个项目来看:

  1. 需求分析
  2. 竞品调研
  3. 用户调研
  4. 设计思路
  5. 线框图
  6. 高保真方案
  7. 方案验证
  8. 总结反思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梳理的。

但是等到做完后,就会发现这种按部就班梳理出的作品集,看起来平平无奇,重点不突出!

那么什么才算是重点,又如何突出呢?

更多作品集设计方法:

作品集审阅者认为什么才是重点?

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来负责招聘,会是个什么情况?

工作那么忙,还要抽空看几十上百份作品集,想想就不耐烦。

所以看作品集的时候,多半会很讲究效率,能够一眼看出差异的,就不会看两眼。

每看完份作品集,都最好在心中整理出几个要点:XX 能力不错,XX 又欠缺,XX 不清楚……

这样就能快速确定是否匹配当前的岗位空缺了。

几十页的作品集看下来,审阅者其实就是在寻找你的能力亮点和缺点。

当然,缺点是需要修饰遮掩的,所以突出能力亮点就成了作品集的核心目标。

这就是为什么不建议按照工作顺序整理作品集了,这样很难确保你的能力亮点被看到。

小学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即便是日记也要主题鲜明,有起承转折,不能从起床开始到上床结束,那就跟流水账一样。

作品集该用什么顺序来整理?

我把双钻模型改了一下,用在这里刚刚好:

作品集展示的是设计能力,不是设计流程

其实作品集里的一个项目,就可以用双钻模型的思路去整理。

把之前的 8 个步骤可以拆开成几个章节:

发现主要问题

  1. 需求分析
  2. 竞品调研
  3. 用户调研

发现解决方案

  1. 设计思路
  2. 线框图
  3. 高保真方案

验证与总结

  1. 方案验证
  2. 总结反思

这样你会发现,这三个章节都有了各自的明确目标:

一、发现主要问题

所有的调研分析,目的都是为了发现几个主要的问题。

作品集展示的是设计能力,不是设计流程

首先,不管是什么调研分析,完成后一定要发现问题,否则就白做了,没达到目的。

其次,要发现的是几个问题,不是一个问题,也不是一堆问题!因为如果问题太多,就无法梳理出主题思路,还是一盘散沙。

如果问题太多一定要缩减,要么挑选几个重点问题,要么把多个合并成几个有代表性的分类。

数量上可以根据米勒法则,选取 3 - 7 个,避免造成认知负担。

作品集展示的是设计能力,不是设计流程

如果能做到这些,已经能超过 80% 的设计师了,因为我看过的大部分作品集,调研分析后,要么总结不出问题,要么就总结出一大堆问题没个重点。

二、发现解决方案

作品集上展示设计稿,一定不是为了展示你熬夜赶项目的劳苦功高,而是为了展示你的思路清晰的解决方案。

作品集展示的是设计能力,不是设计流程

大部分设计师的作品集,只是简单地按照页面顺序贴方案,方便附上一些可有可无的文字描述(这里是 Banner 加了个圆角、这里是金刚区用的是主题色…),完全看不出是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怎么展示?

上一章节「发现主要问题」已经发现了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可以为它们就能够找到出设计思路。

作品集展示的是设计能力,不是设计流程

一个问题可能对应多种设计思路,需要从中分析找出最合适的设计策略,这就是文字解决方案。

把这些文字解决方案图像化,就成了草图或线框图,也可以直接上高保真方案(视觉稿)。

作品集展示的是设计能力,不是设计流程

对于 UX 设计师来说,我建议直接用高保真方案,因为这样比较好理解。

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用高保真方案就不够真实,建议用精致一点的线框图/交互稿。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把整个设计步骤都摆上去,一来是太多了审阅者看不下去,二是审阅者只对你的能力亮点感兴趣,而这些步骤并不能展示出能力。

把解决方案展示清晰后,可以考虑把所有的稿件都摆上去晒一晒,但装饰大于功能,审阅者也不会细看。

三、验证与总结

这一章不是必要的,很多作品集没有也 OK。

可以是数据、用户反馈或任何其它证据,主要是为了说明前两章做得不错,说明你的能力可以验证。

同时也表达一下你的个人思考,体现真诚的态度。

总结

今天讲的东西,难度可能比较高,毕竟我看过的大部分作品集都做不到。

但如果你真的能够理解并运用,想必作品集能够更上一层台阶,以同样的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当然,如果你发现自己连这 8 个步骤都还没有做齐全,那还是先去把基本功做好再说吧。

收藏 140
点赞 44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