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追问如何快速吃透新业务?这4招让我涨薪30%!

在看机会时,设计师常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如果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业务领域,你会怎么快速上手?”

这个问题其实考察的不只是学习能力,更是你能不能在短时间里抓住业务核心、理解用户痛点,并且把它们转化为设计价值。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总结了一套“四步法”,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更多求职面试技巧:

先请教:把业务脉络梳清楚

了解业务最快的办法,其实就是去问那些每天和业务打交道的人。

问谁?产品经理、运营、销售、客服,甚至是比你资深的设计师,他们对业务的理解往往最深入。

怎么问?千万别一上来就一本正经地说:“能不能给我讲讲业务的情况?”这样容易让人有压力。更自然的方式,是趁着对方中午吃饭休息、或者下午喝咖啡的时候,顺势聊几句:比如:“你们最近遇到的用户难题是什么呀?”或者:“哪个环节最容易卡住?”再或者:“如果能通过设计帮忙解决一件事,你最希望是哪件?”

人在休息的时候往往最放松的,在轻松的氛围里聊业务,不但能更快听到一线的声音,还能顺带拉近关系,让对方更愿意分享真实的经验。

再体验:把自己当用户走一遍

光听别人说还不够,自己一定要动手去用。

打开系统,从注册、登录开始一步步走流程,把自己当成一个真实用户。别只是“看界面”,而是要记录下每一个“咦?为什么会这样?”的瞬间。比如我们的数字人平台:从注册账号开始,依次试一遍“选择形象—搭建场景—生成视频”。每走一步,把遇到的疑惑和卡顿点记录下来。这些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最真实的痛点。

这样,你会对“为什么用户觉得复杂”有切身的体会,而不是停留在空洞的概念里。

去对比:看看同行都怎么玩

要想真正看清一门业务,不能只盯着自己这摊。多看看别人怎么做。

当然,很多垂直行业的竞品系统不太好直接体验,通常要去人家的官网上留下电话号码,等销售联系才会开通账号试用,且后期往往不堪其扰。那怎么办?先去他们的帮助文档中心翻一翻,那里往往有很直观的流程说明和案例。

再深入一点,可以去艾瑞研究、易观智库这样的研究报告平台,搜索行业报告和趋势分析。比如我之前做数字人相关业务时,就专门整理过竞品矩阵和行业报告,这些资料往往能帮你快速搭建起整体的框架,建立行业认知。

面试官追问如何快速吃透新业务?这4招让我涨薪30%!

图 《中国数字人产业生态图谱(2024)》

这样做下来,你不仅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还能知道“别人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做沉淀:提炼成设计能落地的东西

最后,不要停留在“知道了”层面,而是要想想这些信息对设计意味着什么。

比如,用户抱怨最多的是上传素材很复杂,那是不是意味着流程需要更清晰的分步指引?又比如,竞品都在强化某个能力,那是不是说明行业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走,我们的产品需要提前布局?

把这些零散的观察和信息抽象出来,形成自己对业务的“设计理解”,下次再被问到相关问题,就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而不是只说一些泛泛的“我大概了解过”。

回答示例

在进入陌生业务领域时候,我一般会从四个角度入手来快速了解业务。

第一步是“问”,也就是向一线同事请教,比如产品、运营、领导等。我会在合适的时机,比如中午休息时请他们喝杯咖啡或奶茶,顺便聊聊他们日常使用系统时遇到的痛点和习惯。通过这种轻松的交流,不仅能获取一手经验,还能建立更好的同事关系。

第二步是“用”,亲自去体验产品。我会注册、登录、逐步操作,把自己当成真实用户来记录整个流程,同时标记下可能的困惑点和体验亮点。

第三步是“查”,因为有些行业的系统是垂直类的,往往需要留电话或者和销售沟通才能拿到试用权限,这时我会先从帮助中心或公开的行业报告入手,快速建立对比的框架。比如我之前在数字人行业,就会参考一些研究机构的市场报告来补充对业务知识的理解。

最后是“想”,也就是把前面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抽象,沉淀出和设计相关的价值点,帮助我在设计方案中做出更合理的取舍。

收藏 7
点赞 25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