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众所周知,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政策下 “年长上班族” 的出行需求日益凸显,“银发经济” 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网约车服务领域,如何降低老年用户的使用门槛、助力其便捷完成打车流程?本次带大家一起看看滴滴助老模式,从功能设计、流程体验等维度拆解其适老化细节。

往期回顾:

一、滴滴助老模式的核心场景与功能布局

1. 入口与首页设计

滴滴将助老入口设置在首页显著位置,点击图标即可进入到老年版的页面(不过这里似乎会有变动,首页图标会根据使用习惯来改变,是灵活的)。

进入老年版页面后,最直观的变化是页面字体显著放大,页面功能也进行了大幅精简。首页清晰呈现 “网约车”“出租车”“电话叫车” 三个核心功能标签,下方是起终点输入框,紧接着列出常用路线,底部则设有 “学习打车”“联系客服” 和 “个人中心” 三个功能入口。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学习打车” 与 “个人中心” 页面同样设计得清晰直观,可见滴滴的适老化改造并非简单的字体放大,而是对功能布局进行了针对性优化。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关于首页的思考

不同于常规页面的 “功能堆砌”,助老模式通过 “合理删除”(移除冗余功能)和 “分层组织”(聚焦核心需求),有效降低老年用户的认知负荷。对老年人而言,打车的核心需求是 “快速叫到车”,多余的功能反而会造成干扰。

2. 询价流程的适老化细节

打车时从 “网约车” 页面下单时,地址栏的起点和终点均支持语音输入,选择终点时还可添加途经点。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询价页将里程、时长置于顶部醒目位置,地图区域仅展示起终点名称,车型仅保留 “快车”“出租车” 两种选择。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在呼叫按钮上方,设有 “爱心服务” 选项,老年人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携带轮椅或大件行李。这一功能不仅为老人出行提供了便利,也能让司机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更精准地提供服务。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确认行程点击叫车后,会先弹出添加紧急联系人的弹窗,点击后跳转的页面同样经过适老化设计。这一流程为老人出行增添了一层安全保障,虽非强制添加,但在此节点弹出能提高弹窗点击率和流程完成率。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这一部分与常规流程相比,助老模式下也有很多设计思考在里面:

关于地址输入

考虑到老年用户可能存在文字输入障碍,语音输入作为 “替代方案”,通过将文字输入压力转移至语音交互,降低操作难度,覆盖更多用户的使用习惯。这种多模态的交互设计,有效打破了文字输入的壁垒,大幅减轻了老年人的操作压力。

关于询价选车

常规询价页的 “多车型、多附加服务” 会给老年用户带来 “选择过载”,助老模式通过 “极致简化” 保留基础信息,避免多余信息干扰,让用户快速完成决策。

关于潜在需求

“爱心服务” 精准匹配老年用户的潜在需求(如行动不便需辅助),而 “紧急联系人弹窗” 通过 “适时触发”(在叫车流程中自然弹出),既不强制干扰,又能提升安全功能的使用率,体现了 “功能服务于场景” 的逻辑。

二、行程中的体验亮点

下单后等待车辆的过程中,系统会进行语音播报,及时告知车辆状态;有车接单时,也会通过语音实时反馈接驾车辆的情况,让老人无需完全依赖阅读文字来了解行程进展。接驾与送驾页面的信息同样简洁明了,仅保留最基本的内容,且语音播报会随行程进度持续进行。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订单结束页与行程列表页也均进行了适老化的设计。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在取消订单时,助老模式版本的页面按钮与文案也做了调整,相较于正常流程,指示更明确,位置也符合常规操作习惯,避免给老人造成困惑。

大厂高手教你做适老化设计!深度拆解滴滴出行的设计细节

送驾及订单结束环节与常规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语音实时播报:

关于接送驾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用户可能存在视力退化的问题,语音播报通过 “替代感知”(用听觉替代视觉),让用户无需紧盯屏幕即可掌握行程,符合 “适老化设计需覆盖多感官” 的原则。又通过 “适时隐藏”(移除非必要信息),让页面聚焦于 “当前场景需了解的内容”—— 例如接驾时,用户最关心 “车在哪里”,多余的营销信息、活动推荐均被剔除,避免注意力分散。

关于取消订单

老年用户对 “非常规操作” 的容错率较低,明确的按钮位置和文案通过 “一致性设计”(符合日常操作习惯),减少 “误触” 或 “不敢操作” 的情况,提升流程顺畅度。

这种无需过多思考的设计体验十分友好,简单直接,让人摆脱了与复杂设计策略 “勾心斗角” 的疲惫感。

总结与感悟

如今许多 APP 提供的功能选项过于繁杂,就连尚未步入老年的我,体验后都觉得助老模式十分实用。简单直接的叫车流程,没有多余的复杂信息,便能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对比常规叫车流程,助老模式既满足了老年用户 “安全、便捷打车” 的刚需,又通过细节设计覆盖了潜在需求,真正做到 “功能服务于用户,而非用户适应功能”。

“好的设计是‘看不见的’—— 用户只会感受到‘好用’,而不会注意到设计的存在”,滴滴的助老模式正是如此:没有复杂的功能说明,却用每一个细节让老年用户觉得 “简单、安心”。这也为适老化产品提供了启示:适老化不是 “字体放大” 的表面功夫,而是从用户习惯、需求场景出发的 “全流程优化”。

收藏 10
点赞 26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