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团队在进行官网日本本地化的项目中,进行了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我们围绕「如何更好地触达日本用户」这一目标,并行探索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方向:一种侧重‘日式美学体验’,另一种侧重‘SaaS 商业信任’。
这个过程引发了我们关于「美学价值」与「商业目标」如何平衡的深度思考,本文旨在沉淀与分享我们团队的这次探索过程与方法论。
更多出海设计干货:
日本设计常被视为高级感的代名词,其设计感强的同时能保证信息足够清晰明了。这背后是深植于其传统哲学的独特美学——「间」(Ma)与「侘寂」(Wabi-Sabi),一种于克制中见风骨的艺术。它并非悬浮的理论,而是可以被转译为现代设计语言的实用准则。
对我们而言,其核心是通过克制的色彩、有序的留白和对细节的极致打磨,践行“少即是多”的哲学理论。
1. 色彩:「和风三色」的碰撞
在色彩选上,我倾向于从日本传统色谱( https://nipponcolors.com/ )中汲取灵感。相比于高饱和度的色彩,源自自然的低饱和度、低明度的配色更能营造出沉静、雅致的氛围。为了让设计更具识别性,会考虑适度选择樱色、松绿、靛蓝三个颜色,唤起用户对日本文化的深层共鸣。
简单来说:樱色、松绿、靛蓝这三种颜色,虽然没有一个官方固定的名称,但它们的确是能够完美代表日本传统审美和自然观的经典色彩组合,之所以如此具有代表性,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深深植根于日本的自然、文化和历史之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在这里我们把它们简称为「和风三色」。
2. 布局:严谨的留白与“直角 vs 圆角”的思辨
布局是日式设计的灵魂,而留白(间)则是其精髓。视觉元素间的留白比例通常会达到 30%-50%,远超一般的设计标准。这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引导视线,让信息有序地呈现。设计中严格遵循网格系统,对文字与图片的间距、字体的行间距进行精细到像素级别的调整,构建一种“板正”的秩序感。
参考: https://www.webdesignclip.com/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值得探讨:边角处理的选择
选择圆角——能带来亲和、自然的感觉,符合一部分日式设计中对“有机形态”的追求。
选择直角——基于严格网格系统的排版中,锐利的直角能够最大化地强化秩序感和专业性,让整个界面看起来如同精心切割的木工作品,精准而有力。
选择哪一种,取决于想传递的具体气质,我们也是应用到了不同的场景里进行尝试。
3. 图片:承载“视觉呼吸”的侘寂之窗
在日式排版中,图片往往不只是信息的补充,更是营造“视觉呼吸感”的关键载体。
因此,在图片选择上,需要格外注意它能否传达出「侘寂」美学中那种对不完美、无常、自然的敬畏感。
通过大量的留白来突出主体,引导观者进入一个宁静的哲学意境。
它们与文字和图标一起,共同构成了那个充满呼吸感、值得细细品味的设计空间。
1. 两种设计哲学(方案)的碰撞
① 以‘日式美学优先’建立情感连接
方案 A ————
- 沟通方式: 感性沟通——传达“我能让你变得很有品位”的概念,向他们兜售一个关于“理想之家”的筑梦工具;
- 设计目标: 希望能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眼球,让用户感知到这是一家高级的公司;
- 风格调研: 在本地用户投票调研中拿到了不俗的票数,说明成功地引发了用户“共鸣”;
- 差异化: 在普遍 SaaS 网站中,风格比较独特鲜明;
- 总结:通过大面积的留白、克制的和风配色、以及严谨的网格系统和锐利的直角,去传递产品的专业与品位,旨在先与用户建立情感共鸣。
② 以‘本土信任优先’驱动商业转化
方案 B ————
- 沟通方式: 理性沟通——传达“我们很厉害”的概念,告诉用户我们在卖一个“解决方案”;
- 信赖感强: 蓝色主色搭配黄色的辅助色,配合线条插画,是日本 SaaS 网站建立用户信任的“标配”元素;
- 风格清晰:明确的 SaaS 风格,降低用户认知成本,同样在本地用户投票调研中拿到了不俗的票数;
- 总结:符合日本主流 SaaS 网站的设计范式,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软件的核心功能、客户案例墙、增长数据,通过“理性沟通”,用最快的速度告诉用户“相信我,我能帮你解决问题”;
*配图仅截取方案的某一部分
2. 团队的决策与沉淀:设计策略的“情境化”应用
经过用户调研和团队内部的深入讨论,我们达成共识:在 SaaS 官网这一以“转化”为核心的特定场景下,以方案 B——“信任优先”的策略更贴合现阶段的商业目标。
它在建立用户信任、降低认知和决策成本上表现更优,是更稳妥的市场切入策略。最终上线后,我们的结论也在日本市场中得到了相应的数据验证。
当然,我们对于方案 A 的验证也没有完全舍弃,而是应用在线下推广的应用中,在平面设计领域尽可能发挥出日式美学的魅力。
3. 设计的答案,永远在“情境”之中
我们只是在不同声道上与用户对话,作为设计师,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多声道”的沟通者,既要懂得如何用“工程师”的语言搭建高效的转化桥梁,也要懂得如何用“艺术家”的语言构建引发共鸣的情感空间。
这或许也是国际化设计最迷人的挑战吧!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群核科技用户体验设计」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MJ+SD智能设计
已累计诞生 757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1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