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封信的作者Cennydd Bowles是Twitter的设计主管之一,目前在英国伦敦带领着Twitter英国设计团队,主导Twitter的Android客户端和Adobe Air平台的客户端TweetDeck的设计。目前同James Box 共同著有《潜移默化》( Undercover User Experience Design)一书。 译者:@陈子木

Twitter设计主管写给初级设计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初级设计师

你好!必须得承认,现在的你令我艳羡。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鲜活而生动,富有创造力,富于想象力,比起当时我所忙碌的事情强了太多。找准方法,假以时日,你会成为一个比我更好的设计师。

但在目前,我还占有优势。我的经历和经验足以证明我作为过来人的价值。我可以在CEO面前斩钉截铁地陈述我的观点,可以提前数月预测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可能潜藏的问题。我敢拿着新配色方案和人打赌,产品投放之后用户反馈足以证明我的实力。投资人和股民会用他们手中的股票支持我的产品和我的设计。这就是我的优势,我的骄傲。

所以,如果你认同我,那么我接下来的几点建议也许可以带你少走一点弯路。

别慌,先慢下来

对,你真的有天赋。但是往往因为渴望证明这一点,你会急于寻找方向,试图寻找“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在想法成熟之前,你就从纷繁杂乱的思绪中挑选一个方向,随后开始自己的征程。这样合适么?答案显而易见。不要高估了思路成熟的周期,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你去打破“最快选错路”的吉尼斯记录。

也许你的老师将闪逝的灵感视作创作时的珍宝,将其视作最为难以攀爬的巅峰。我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灵感很不错,但是它并不能作为最重要的倚赖,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当你拥有灵感,瞬间想到一个点子之后,你需要将它拧干,打散之后再审视。

的确,作为创意工作者,我们工作时尽职的探索形同嬉闹,比起开发者和运营者,这是难得的奢侈体验。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对待手头的工作,将自己认为值得深挖的灵感仔细拆解分析,让它成为真正实用的思路,设计更优质的产品。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多少有点机械和笨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思路的迁移和更迭会逐渐圆转如意,一线灵光与最终产品设计之间的界限会逐渐模糊,最终,二者会合而为一。

所以,不妨继续深挖。即使你认为这个想法是完美的或者毫无用处,不要过度倚赖它,也不要放弃它,多花点时间推敲一下,发散一下思维继续想想,深入分析一下那些你认为微不足道的细节,我保证你会在转角处发现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甚至一个全新的世界。

仔细推敲

我相信好的设计不言自明,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设计,也需要为好设计配备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好的设计,通过好的说明文档,可以变成一个伟大的产品。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你随时都有会有可能碰到一个傻逼,他会追在你屁股后面戳着屏幕问你每一个像素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真的。你需要锤炼出一个强大的内心,推敲好关于一个细节的解释和每一种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答案,用以应付一个随时可能跳出来的这个傻逼——对,哪怕是关于每一个像素。

“这条线是搞毛用的?”
“它是用来分隔用的。”
“好吧,那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为什么要这么粗?为什么……”
“这样看起来更好……”

“这样看起来更好”是不够的。你需要有一个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解释你的设计,解释它的层次结构,平衡把控,以及它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你需要用更系统更专业的方式来阐述它为什么“这样看起来更好”,但同时也必须使用能让这位“利益相关者”明白的词汇和方式来表述。

同样,你这么做的前提是你确保自己能解释清楚自己的设计(这么做的话,同样也能帮助你验证自己勤恳工作的成果,确保自己是否完全掌控了自己的设计思维)。这个说法听起来可能挺官腔的。确实如此。但是当你逐渐成长,这种能力会是你驾驭设计、甚至驾驭团队、领导团队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复杂的艺术。你走的越远,与人打交道的时间就越多,掌握这种艺术就显得越重要。

平复情绪

请不要得意忘形,同时也千万请谨言慎行。激情与信念是非常重要的武器,但是是真正能有效打动别人的不是你信念的力量本身,而是信念背后的逻辑论证。平和谦逊的逻辑推导可能不会得到海量转发,但是真实效果并不会弱于振臂高呼的口号。如果你有灵感或者猜想,就坦率地面对它,用心去挖掘猜想背后的真相,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灵感化作产品。

同样的,你对于工作的态度也会因此逐渐改变。此刻的设计于你而言,可能是痛苦的代名词,你眼里的世界是支离破碎的:愚蠢的产品,琐碎的错误到处都是,潦草不堪的补丁支撑着丑陋无比的设计。没错,愚蠢的设计永远不会主动远离你的,但是假以时日你会学会与之相处,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得学会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它,甚至逐渐修正产品的走向。抱怨世界的人很多,能改变世界的永远是极少数,希望你能成为其中之一。

狂躁的情绪,挥之不去的纠结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转淡,随之而来的思考应该是如何武装好自己,征服你眼前的野兽。通常而言,这时候你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是最大也是最难以解决的。作为设计师,你会在接下来的战役中逐渐成长,学会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成长中的你,注意力会逐渐从技术和工具逐渐转向更深层次的设计思维的探索、设计价值观,甚至道德观。设计工业的演变史会让你明白更多的东西,你理当关注一下,以史为鉴不仅可以知兴衰,更可以明得失。毕竟,时间滚滚向前奔向未来,历史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财富。

你终将体会到,帮助别人完成他们想要的设计比按照自己主观意志来创作,来得更好。这就是我认知中的合作精神,以及走上领导位置的必经之路。最终,你可能会逐渐意识到,尽量自然地服务于人比刻意设计更靠谱。毫无疑问,工作与生活始终会一定程度地分开,但是并非完全割裂。你生活中的经验会为你的工作提供灵感,塑造形态,打磨思想。所以,请一定要广泛涉猎,不论是行百里路还是读万卷书都会助益于设计。一次远离故乡的远行可能会启发你探索新的风格,一本意味深长的小说可能会比一本设计图册让你思考更多。你会逐渐意识到,窗外不仅仅有街道和高大的梧桐树,更远的天空上有变幻无方的云朵和星辰,远方还有波澜诡谲的大海和光怪陆离的风景和文明。你也会逐渐体会到更多的情感,怜悯,敏感,通透,狡黠,这一切让你的思维更加空灵活泛,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当然,聪明的你可能也意识到了,这封信也算是写给年轻时候的我的一点寄语。今天,华发渐生的我依然有老派人的碎碎念,依然不太明白快速转变的科技和新兴的趋势,依然在焦虑着。我处在一个略有一点尴尬的岁数,依然在设计这个略有一点荒谬的领域里面与你一同打拼。

今后,你会探索更大的世界,总有一天你会继承我的衣钵,总有一天。

祝你好运!

此致

Cennydd Bowles

编者补记:

作为初入行者,这封信让我颇有触动。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单枪匹马的事情。不管手艺如何,做好设计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战役。这封信让我想起了两个截然不同又相互依托的“设计十诫”,结合这封信应该能让我们思考更多。它们无法让我们获得直接的益处,但是它们同这封信一样,足以指引方向。

一个“设计十诫”来自于包豪斯巨匠、著名工业设计师Dieter Rams ,他的设计思想归结成一句话就是“Less,But Better”,也就是“少,但是更好”。这一思路和他所倡导的“设计十诫”一样,不拘泥于风格,不受制于时代,《什么才是好设计?14个维度分析给你听!》这篇文章的第四部分“ 美是主观感受吗?”中有详细介绍,不要错过。

另一个“设计十诫"则来自于NewWebPick。他们集结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巴西、波兰、美国、新西兰各国当红商业设计师和团队,起草编写了“设计师十之诫”,希望对准备从事或正在从事设计行业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对“设计师”这个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百度百科中已经收录了这一十诫。这十诫也是著名设计师@冯铁 老师所倡导的。冯铁老师曾针对电商写过一篇文章:《冯铁:韩国电商网站与国内电商的差异化分析》,所言虽是商业设计,但是他的设计观点在此也可见一斑。

最后,祝设计愉快!

原文地址:alistapart
优设网翻译:@陈子木

本文由优设网原创翻译,请尊重版权和译者成果,转摘请附上优设链接,违者必究。谢谢各位编辑同仁配合。

【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2650232288@qq.com】

================关于优设网================
"优设网uisdc.com"是一个分享网页设计、无线端设计以及PS教程的干货网站。
【特色推荐】
设计师需要读的100本书:史上最全的设计师图书导航:http://hao.uisdc.com/book/
设计微博:拥有粉丝量69万的人气微博@优秀网页设计 ,欢迎关注获取网页设计资源、下载顶尖设计素材。
设计导航:全球顶尖设计网站推荐,设计师必备导航:http://hao.uisdc.com
———————————————————–
想在手机上、被窝里获取设计教程、经验分享和各种意想不到的"福利"吗?
添加 优秀网页设计 微信号:【youshege】优设哥的全拼
您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添加:

Twitter设计主管写给初级设计师的一封信

收藏 9
点赞 1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