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UX Coffee 的本期节目嘉宾是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他可以说是我们节目最励志的嘉宾之一。因为长得像蜡笔小新,所以给自己起英文名叫 Crayon(蜡笔)。在来到深圳、加入一加手机前,来自中国台湾的 Crayon 花了快十年在纽约学习和工作。他说,在美国,你想要什么东西,真的必须自己去争取。

一、我知道我的英文没有达到标准,但我希望能跟你们见一面

Crayon:我大学的时候念了商业设计,大学做了很多平面设计:海报、杂志、网站、视频……毕业服完兵役之后,我想要去纽约闯一闯,申请了几所纽约的学校,但英文成绩没有达标,所以就只能先去念语言学校。但是到了纽约之后,我觉得我的作品集其实还不错,就想要去约那些系主任见面。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Crayon 的留学申请作品集

那时候我想进的四所学校有:NYU 的 ITP、Pratt 、Parsons 、和 SVA(School of Visual Arts),这四所学校在纽约都很有名。那时我有点「疯狂」地给那些系主任写信,说「我知道我的英文没有达到标准,但我希望能跟你们见一面」。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Crayon 给这四所知名艺术学校写信,希望能跟系主任见面

出乎我意料的是,真的会有人回复我。Pratt 的系主任说可以给我一年的 conditional offer(有条件录取通知书),要我念一年的语言学校。我也见到了 ITP、SVA 的系主任,基本上他们都是要我先考好英文再来。因为4间里有3间学校的系主任我都见到了,我就在想怎么见到最后一所——Parsons 的系主任。后来我决定去学校「堵」她。

去了几次 Parsons,我都没有见到她。我就去搭讪那些在 Parsons 门口抽烟的、会说中文的人。我就告诉他们我想要来念 Parsons,但是系主任不肯见我,问他们能不能帮忙。那时我的语言学校离 Parsons 比较近,所以比较方便。我运气很好,只去了6次,就遇到了讲中文的学生。我就请她做我的「内线」,系主任一出现就告诉我。

有一天,系主任她出现了,那位同学就给我发消息,叫我赶快过去。她带我进了学校,我就直接敲门进去找系主任。主任人也蛮好的,她说 OK 既然你都来了,我就跟你聊一聊。我觉得美国是一个需要你去争取的社会,虽然这样可能比较失礼,但她会觉得你是个蛮有毅力、知道自己目标的人。

到最后,纽约四大艺术学校的系主任我都见到了,也拿到了 Pratt 的 Communications Design 的 offer,但要念一年的语言学校。但因为同时我也拿到了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的 offer,而且只需要念一个季度的语言学校,所以我就直接去 Savannah 上学了,毕竟上学的时候也可以练英语。

来到 Savannah 就读动画设计,Crayon 很快发现自己更想尝试的是 3D 的交互设计,于是他重新申请学校,成功拿到了 Pratt 电子艺术系的奖学金 offer。但就在他打算去 Pratt 报道的时候,一个「惊喜」来了。

Crayon:生活总是充满着惊喜。我记得是6月报道,5月中我突然接到 Pratt 的来信,说他们弄错了,他们发现我的英文没有到达标准,所以要求我再去念一年 Pratt 的语言学校。说起来也是蛮丢人的,在美国待了一年,我的托福还是没有到达80分,我妈妈都在念叨着我该找个外国女朋友练口语(笑)。

当时也来不及考托福了,我只能想别的办法。我就在网上找到 Pratt 的电话打过去,刚好是系主任接。我说你们录取了我,也给了奖学金,现在却突然要求我念一年的语言学校,这不合理。我说我很喜欢你们系,因为可以学到互动设计,但是你们却一直要我学英文,我觉得这对设计来讲不是很好的态度。最后我就反问他,你觉得我来到 Pratt 是学英文更有用,还是学设计更有用?

后来他可能想了一想,觉得这个小伙子可以跟他 argue 半小时,还讲出一些好像挺有道理的话,所以他就给我去掉了这一年的语言学校。这件事再度让我觉得,在美国,你想要什么东西,真的必须自己去争取。

二、在 Pratt 学会独立思考

UX Coffee:那你去了 Pratt 之后,觉得学校跟你原来想象的一样吗?

Crayon:我觉得很不一样。在中国台湾的时候,老师会指导你方向,规定作业要做什么。但在美国,你要做什么,必须自己去想。

Pratt 是一所很艺术的学校,作业通常很有艺术气息,比如:请你做一个互动作品,表达你对生死的情感。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做了一个翅膀,只要有人靠近它,翅膀就会拍起来。老师就问我,「你想表达什么概念?」我说没有,就是大家走过去然后翅膀会拍起来。老师就叫我回去重想。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Crayon 的毕业制作作品

后来我在跟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想到一个灵感,我把光感应器装在装置上,前面放了一盒鸡蛋,只要有人靠近,翅膀会盖起来。我告诉老师,这是在表达母爱,因为母鸡为了制止敌人侵犯自己的领域或者为了保护小孩,会用翅膀把蛋给保护起来。有了这个概念之后,老师很满意,一直说这是一个 amazing idea。当时基本上作业都是这种艺术探索。

UX Coffee:你觉得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Crayon:最大的收获是同学。在纽约,真的是全世界杰出的人都在这里追寻自己的梦想。每个同学都好厉害,他们来自韩国、冰岛、阿富汗……你会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有一个巴基斯坦还是阿富汗的同学,因为他们的社会是比较压抑的,所以他会做一些对宗教、文化的反思。他做了一个作品,是所有人都想往上爬一个墙,嘴巴都被封起来。

然后冰岛同学的作品就都很甜蜜,快快乐乐的。虽然冰岛之前破产过,但是他们的个性就是很甜,她的作品都展现出一种比较小公主的氛围,无忧无虑、跟大自然亲近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在每个人的作品中,你都会发现其实成长环境、文化对作品有很大的影响。这是我念 Pratt 的一个很大收获。

还有就是学会独立思考。因为老师很喜欢让我们思考,他们会逼问我们,说你要探索你的情绪,去思考你的情绪从哪里而来。我说情绪从生活来。他们就会问,那为什么你的生活里会有这些情绪。这样一直追问下去,老师会一直问到你内心很深处的东西。他们希望你把个人最内心的东西表现在艺术上,这样你的作品才有张力。

我觉得这就是培养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你要一直不断思考自我。这个可能在中国台湾的时候会比较少,因为老师可能把你当做一个个体来关心,他会希望你交作业,有好的视觉能力,而在美国这边会更关注你个人。

三、在纽约和全世界的人竞争

读书的时候,Crayon 就已经在不同的公司实习,积累经验。毕业之后,Crayon 在纽约工作了七年,分别为 IBM、彭博和 Verizon 做用户体验设计。虽然签证遇到了些波折,但他抓住机会,成功申请到优秀人才工作签证,留在了美国。

UX Coffee:你们读书时做的项目都很抽象,我很好奇实习或者就业是怎么样的?

Crayon:在 Pratt 的第一学期,我就开始申请了各种的实习,我在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MTV、ANNA SUI 工作过。MTV 很欢乐,世界杯期间大家会边工作边看足球。ANNA SUI 的氛围就很像《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时代广场其实有很多工厂,我实习的时候就来往在各个工厂之间拿衣服、换衣服。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剧照

Crayon:后来正式工作之后,当时换工作,老实说都是因为签证有些不顺利。不过我也蛮幸运的,可以申请到优秀人才工作签证。申请这个签证比较麻烦,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拿过国际大奖、当过国际评审、参加艺术组织、有15封推荐信之类的,所以我一毕业就在准备这个签证,花了很多时间。我会报名参加各种展览,主动提出给他们做装置,然后自荐去各种比赛当评审,还有请之前的同事给我写推荐信。

很多人都在说美国梦,我也有一个美国梦。我一去纽约,就决定要跟全世界的人在纽约竞争。因为纽约是一个民族熔炉,你接触到的人会来自多元国家,这一点很吸引我。我的梦想就是跟全世界的人在纽约一较高下。我知道有很多人说在美国毕业之后,很难留在美国,但我觉得不是这样,只要你想留,有足够的动力,你都可以留下来。

四、为全世界的用户设计手机操作系统

UX Coffee:你在纽约的工作经历非常精彩,很励志。然后到2016年的时候,你决定回国加入一加。你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呢?你觉得设计手机系统跟设计 app 有什么区别呢?

Crayon:工作十年来,我基本上都是在设计软件。我想要更了解硬件,另外一方面也觉得中国这方面发展很好,我也有朋友在一加,所以没想那么多就来了。

系统设计与 app 设计相比,思维模式和实际操作都相差很大。在英语里,有些人会说操作系统是一个 platform。我一直觉得 platform 这个名字蛮好的。设计系统就像设计火车月台:上面有不同的火车。我们有各种火车型号,快的、慢的、每站停的,过站不停的……我们要设计一个月台,让使用者很方便地搭火车,同时让火车在月台上进站时有很好的体验,使用者搭上火车进到系统可以去领略不同的风景。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设计操作系统时,要考虑到上面要跑不同的 app

UX Coffee:那在设计的流程上面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Crayon:一加也是敏捷开发,两周为一个周期,我们会把整个操作系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会有交互和视觉,然后动效和音效会横跨几个小组。另外还会有 product lead 和产品经理。

我们会希望小组的成员一起去参与构思 idea,因为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如果只有产品经理想,那么他的想法会太个人化。所以一加会鼓励以小组的形式去构思用户需求、调研痛点,构思完之后进行评估。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50个解决痛点的 idea,我们就要评估哪些 idea 能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哪些需要2到3年才能实现,哪些是半年可以实现,根据这些因素排优先级,排完后我们就会开始做原型。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功能开发流程图

我会要求交互设计师尽量做原型,因为只用线框图的话,比较费时,离最后成品也比较有距离。设计师 Sketch 完后,就直接用 Protopie 做出原型,这样流程会比较快,而且得到反馈之后,可以马上快速修改。我们不会像传统的交互设计师那样,花两三个星期画出一个很美的线框图,但是可能会收到一堆修改意见,还要花时间改线框图。我们是尽量早期就给大家体验,收集反馈。达成共识后,视觉设计和动效会开始视觉方面的探索,接着就是开发阶段和测试。

原型出来之后,我们会马上放到社区上跟用户收集反馈,开发后也会再次去收集反馈,所以我们跟用户的距离是很近的。一加的用户社群很活跃,我们会得到很多反馈。我们会分析用户反馈,来考虑要不要增加功能。

举个例子,我们最近在做主题色的设计。一加手机原来有三种主题色(黑色、白色和预设主题)。因为我们希望系统风格简洁,所以没有给用户太自由的选择,怕搭配起来不好看。但后来有很多用户反馈,设计、颜色这些东西是很主观的,我们觉得好的,不一定用户也会觉得好。所以后来我们决定提供大概8到10种颜色。用户就会说,一加真的有在倾听用户的声音。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一加手机中在黑白主题模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强调色

UX Coffee:一加手机的很多用户是国际用户。国际用户跟中国用户在使用习惯、对操作系统的偏好、手机使用流程上,会有哪些不同吗?

Crayon:海外用户会更实际一点,他们不太喜欢那些好看但没有实际用处的界面。使用场景的话,基本上大家都一样,只是个别细小的需求不同。比如说天气预报,美国的每个小时是很准的,预报说四点下雨真的就是四点下雨。而英国人基本不看每个小时的天气预报,因为英国的天气变化得很快,所以他们更看重的是明后天的天气。他们要是想知道每小时的天气,会更倾向于直接看外面。因为文化、地域环境的关系,每个地方对资讯的处理会有点不一样,我们也会针对这些不同的地方考虑做本地化。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一加手机的天气应用

UX Coffee:手机的设计是软硬件相结合的。作为软件设计的团队,你们会考虑怎么和硬件团队一起合作创新吗?

Crayon:我们会和硬件团队一起碰撞火花,在前期头脑风暴的时候一起探索,看看有什么新的硬件技术可以放进来。比如说我们开始用 AMOLED 的屏幕,软件设计师会和硬件工程师坐在一起,去调校屏幕的色彩,寻找一个最舒适的、不刺眼但又比较饱满的色彩体验。

还有一个例子是阅读模式,之前没有好的硬件技术,但现在的硬件可以做到 Kindle 的效果。有了硬件的支持,我们就可以去做这样的功能,调校阅读文字的体验,这样用户看手机不容易累。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 一加手机的阅读模式

五、从执行到管理,从纽约到深圳

来到深圳之后,除了设计领域上的变化,Crayon 还成为了将近 20 人团队的管理者,这个角色的变化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Crayon:在纽约的时候,我是高级设计师,所以我自己依然要做很多设计。我会自己做大部分,然后分派一些任务给比较初级的设计师。现在成了管理者,心态就要有转变,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做,因为这样会什么事都做不好,也做不完。

作为管理者,你要做的是带领团队做出一个满意的设计效果,你要找对的人做对的事。有的人更适合想 idea,那就派他去那些需要比较多构想的项目。有的人逻辑比较好,那就尽量让他去做系统设计。

UX Coffee:那在你的心目中一个完美的设计团队是什么样的?

Crayon:完美的团队就是每个人都比较独立,要独立思考。其实设计只有比较好的方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比较喜欢设计师来 challenge 我,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更好的方案。另一方面,设计师要有全球视野,你不要从中国看世界,一定要从全世界看中国。所以我会要求团队去用 Instagram、Pinterest。你要了解世界上正在流行什么,这样你才能为全球用户设计。还有就是自我学习,而且学了就要实践。

UX Coffee:你刚从纽约到深圳的时候,会感觉到什么文化差异吗?

Crayon:在纽约我很少加班,老板会觉得加班代表了你能力不够。每次只要我加班,他就会问我说是我工作太多,还是我速度太慢。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兢兢业业,早上9点来,认真快速把事情做完就回家。然后大家的关系也就是单纯的工作关系,下班就没有联系了。

来到中国,团队就真的会很像家人,这也是我觉得很不一样的地方。生活跟工作会比较紧密,大家加班也比较多。人情味很重,中午大家一定会一起吃饭。在美国我们基本上各吃各的,或者边开会边吃。在这里,会感觉吃饭是一件很像生命很重要的东西。

然后中国的移动支付是走在世界前面,刚开始我其实不太会用饿了么、美团外卖,现在我用得很熟练。而且深圳的创新氛围很好,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所以我会推荐对科技感兴趣的朋友们来深圳看一看。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内搜索「UXCoffee」,关注 UX Coffee 设计咖 微信公众账号:

太励志了!专访一加手机用户体验部的部长 Crayon

图片素材作者:Matt Anderson

设计师专访

收藏 24
点赞 4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