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 Rico,还记得我们前面聊过的复古主义吗?它根植于人类文化和心理的那份怀旧情结:“时代在向前发展,而人们总是忍不住缅怀过去”。 那么与之相对的,则是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当过去与未来碰撞,便诞生了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它的理念非常有意思,“从过去看未来和从未来看过去”,这种独特的视角以及理念和视觉风格,既有趣又蕴含哲学深度的设计思潮
目前上映的《神奇 4 侠:初露锋芒 The Fantastic Four: First Steps》展示的世界观便是复古未来主义的美学魅力。电影把背景设定在 1960 年代太空竞赛的黄金时期,巧妙融合复古的科技造物和文化特征,并注入对未来的幻想,观众沉浸在一个触感真实、完全成型的复古未来平行宇宙中。在审美疲劳的今日,这种既怀旧又前卫的美学视觉无疑能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不谈剧情,只论美学风格)。
《The Fantastic Four: First Step》神奇 4 侠:初露锋芒
“Retro-futurism”一词的公开记录可追溯到 1983 年《纽约时报》为 Bloomingdale’s 珠宝投放的广告,首次以形容词 “retro-futuristic” 描述银钢与灰调的“既旧又新”质感;1987 年,明尼苏达独立出版人 Lloyd John Dunn 将其实验杂志《photoSTATIC》正式更名为《Retro-futurism》,使该名词进入文化视野并沿用至今。
维基百科对复古未来主义的定义是:
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是指当代艺术中对早期的未来主义设计风格的模仿。该设计风格将复古风格和具有科技色彩的未来主义风格相结合,通常反映了早期艺术家对未来的构想,如同现实的平行时空一般。
从中文的翻译定义来看,语境和翻译都不太好理解。复古未来主义本质上就是”过去人眼中的未来”。它有两个关键元素:
- 过去的未来想象:指的是过去时代(主要是 20 世纪中期)人们对未来世界的预测和想象
- 当代的重新诠释:我们现在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和演绎这些旧时代的未来想象
简单来说,它呈现的是”过去人眼中的未来”——不是我们现在对未来的预测,而是回顾过去时代人们想象中的未来世界。
1930 年,德国插画家 Echte Wagner 描绘了对 2000 年未来技术的幻想
让我们把视角专注到设计领域,复古未来的特质是用当下的视角重新调用并改写“过去某个时代对未来的想象”,让“未兑现的旧未来”在当代语境下复活,从而形成一种时间错位的审美张力与批判性怀旧。风格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基于过去的一个时代片段再加上不断变换的“未来”构成了复古未来的概念。
《洛基》的布景设计大量借鉴了上 20 世纪中叶的经典现代主义建筑
《洛基》时间监控室
复古未来主义的视觉语言充满了戏剧性与想象力。
流线型设计
标志性的流线型设计承袭了 1950-60 年代”太空时代”的美学传统,以圆润、光滑的曲线和富有动感的气动外形为特征。这种设计语言不仅体现在建筑和交通工具上,更渗透到日常用品的设计之中,赋予它们一种超越时代的未来感。
《The Fantastic Four: First Step》神奇 4 侠:初露锋芒 剧照
大胆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上,复古未来主义更加的大胆和张扬。鲜艳的对比色调组合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色彩糅合了怀旧复古和先进未来的特点,很巧妙的表达矛盾的情绪感。
几何图形和金属质感
几何形状也是常见的元素之一,星爆(starburst)图案、原子符号、同心圆和棱角分明的几何形状构成了复古未来主义的视觉词汇。而金属质感(比如铬合金、抛光金属和反光表面)的广泛应用,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未来感,尤其对于上个世纪的思潮来说,这种视觉仿佛代表着技术更为先进的未来。
《2001 太空漫游》
未来科技元素
当然,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是不可或缺的,飞行汽车、太空站、机器人、飞行器等科幻元素是复古未来主义作品中的常客了,它们是过去时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今被重新诠释,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
Robert McCalll, 1970s 对未来世界的想象
《明日世界》(Tomorrowland, 2015) 1960 年代对未来城市的乐观想象
我们再进一步,探索复古未来主义内在的设计原则。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时间混搭:刻意混合不同时代的设计语言,如将 50 年代的家居美学与未来科技元素并置,从色彩、结构的设计中创造出一种时空错乱的奇妙效果。这种混搭不是随意的拼凑,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对话,让过去与未来在同一空间中相遇。
技术乐观主义是这一风格的另一重要特征。与当代科技叙事中常见的反乌托邦(dystopian)视角不同,复古未来主义保留了早期科幻作品中那种对科技进步的纯粹热情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种乐观态度在当今充满技术焦虑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甚至是怀念和向往。
在表现手法上,复古未来主义偏爱夸张与戏剧性,不过分追求实用主义,而是强调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这使得复古未来主义作品常常具有一种超现实的质感,它们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为了激发想象力与情感共鸣。
AI 对于复古未来美学的想象
《The Fantastic Four: First Step》神奇 4 侠:初露锋芒 城市背景
我们可以抽象为:
- 时间混搭:刻意混合不同时代的设计语言,如 50 年代美学与未来科技
- 技术乐观主义:表现对科技进步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 夸张与戏剧性:不追求实用主义,而是强调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 怀旧与创新并存:同时唤起怀旧情绪和未来感
复古未来主义作品往往呈现出丰富的多维特质。首先是那种独特的“时间错位”,当我们面对一件复古未来主义作品时,常常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时间悖论,同时感受到过去和未来的存在。这种错位不是混乱,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艺术处理,它挑战了我们对时间线性发展的传统认知。
其次,在复古未来主义的世界里,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与人类情感需求紧密结合的存在。这种融合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科技观,技术应当服务于人类的幸福与创造力,而非相反。
上个世纪对未来的幻想插画
平行时空叙事是复古未来主义的核心魅力所在,这些作品创造了”本可能发生但未发生”的历史分支,平行时空的概念在影视和文学作品蓬勃发展的今天并不陌生了,但在设计领域展现出的生命力让人欣喜。
细节中的时代痕迹是复古未来主义的微妙之处。站在当前想象未来,这些作品也无法完全摆脱其创作时代的审美偏好和文化背景。这些细微的时代印记恰恰成为了复古未来主义的魅力所在,它带着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想象的未来独特想象。
简单概括为:
- 时间错位感:作品中常常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时间悖论,让观者同时感受到过去和未来
-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技术元素与人类情感需求的平衡
- 平行时空叙事:创造”本可能发生但未发生”的历史分支
- 细节中的时代痕迹:即使描绘未来,也能在细节中看到创作时代的审美偏好
复古未来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风格。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不断将”过去对未来的想象”重新采样、拼贴、变速,根据不同的年代锚点、情绪取向和技术设定,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分支风格。比如赛博朋克(Cyberpunk)、蒸汽朋克(Steampunk)、太空朋克(Spacepunk / NASA Punk),以及 Vaporwave(蒸汽波)、Synthwave(合成器浪潮)、Chillwave、Future Funk 等,这种“时间错位”的创作令人着迷。
《赛博朋克 2077》
这些分支各有侧重,蒸汽朋克、柴油朋克、太空朋克负责“回到过去,改写未来”,赛博朋克负责“冻结旧未来,让它在今日继续腐烂或闪耀”,Vaporwave/Synthwave 负责“把旧未来的广告片剪碎,做成今天的情绪背景”。它们共同构成了复古未来主义的“家族树”,随着新的“当下”不断变成“过去”,树枝仍在生长。
《银翼杀手 2049》
当然这些风格我们后续会详细的探索,期待一下吧。
在我的个人理解中,复古未来主义的设计风格本质上是一种巧妙的时间悖论,它融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确定的过去与未知的未来。
过去的历史元素代表着确定性和安全感。这些我们熟悉的视觉符号、美学风格和文化记忆,为观者提供了一种认知锚点。我们能够下意识的从场景中认知到存在于上世纪的文化特征和复古元素,它们唤起了怀旧情绪,给我们以舒适和亲切感。
而未来元素则象征着未知、可能性和探索。未来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可能令人兴奋也可能令人不安。它挑战我们的想象力,推动我们思考”可能会是什么样”的问题。
复古未来主义的独特魅力正是来自这种矛盾的和谐统一:它用熟悉的过去语言来描述未知的未来,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感上的平衡。熟悉的复古元素减轻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而未来的想象则为怀旧情绪注入了新鲜活力,防止它沦为简单的模仿或复制。
这种时间交错产生的视觉和认知体验太有意思了,既满足了我们对安全和熟悉的心理需求,又触发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也认为在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的当今时代,复古未来主义会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面对未来的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设计风格。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Rico的设计漫想」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DeepSeek实用操作手册
已累计诞生 745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7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