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就业衔接班!45天 PS、AI、AE 从入门到入行 详情戳>>>
编者按:极简主义的流行让越来越多的网页设计师开始着迷简单、简约的网页设计,CARRIE COUSINS 的这篇文章就帮你搞定这个问题~坦率的讲,在网页设计这件事情上,简单的设计往往更好。一个简单易用的界面更容易为用户所掌握,也更容易将一个新用户转化为一个活跃用户。
昨天第一篇很受欢迎,今天继续第二章,包括图片、字体、色彩等18个细节。可不要小看这些细节,这或许就是你和大神之前的差异。
能做出酷炫效果的登录界面,却依然成为不了设计师?建议阅读@可乐橙_ColaChan 这篇译文,看看专业的设计师如何设计简单的登录界面。
编者按:这篇文章总结的18条网页设计技巧,多是新手设计师容易犯的细节错误,每条技巧都有案例有对比,简单易懂全干货。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WEB」「学好点线面,网页设计不会差」《平面设计中如何用“点”提高视觉张力?
时下一种流行的设计方式是在页面顶部使用配有简洁文字的大幅图片或者视频,以此吸引用户进入网站。这种设计方式最头疼的就是如何为这些文字选择合适的字体。
习惯了一栏式的设计,将屏幕一分为二的设计常常会让用户感到更加新鲜。网页中并排的两栏呈现不同的信息,是分屏式设计的最典型特征,两边的信息可以包含相同类型的元素,可以呈现不同属性的媒体内容,比如一边是图片,一边是文本。
@喪心病狂十六夜貓 :极简风格能帮助用户简化操作,兼容性好,载入页面快等等优点,不过虽然看起来简单,我们需要考虑的东西可一点都不少。这一次,就让我们一边学习简约风格的原则,一边将它应用到实际网站制作中去吧。
编者按:如何让方正方框/方形元素不死板有创意?今天这篇好文总结了超多的设计方法和实战案例,建议阅读。
图片在网页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最常见也是最早使用的网页多媒体,图片对于网页设计师而言至关重要。
编者按:在第一期我们讲了登录界面的设计方法,这期我们聊聊引导页。有哪些常见的引导页类型,如何才能快速提升它的设计格调,从理论到方法都有了,强烈建议新手学习。
丧心病狂十六夜猫:几何图案与全屏背景图结合、灰色的高级用法、色彩叠加… 这篇总结的这5个网页设计趋势,其实在年底就初现端倪,所以2017年大面积运用几乎势在必行,想不落人后记得打开阅读哟。最全面的设计风格:《没灵感?
令人愉悦的动效几乎已经成为如今网页设计的标准配置了,融入动效的交互细节让现代网页同以往的设计在根本上区别开来。动效不仅可以表现状态,引导用户的关注点,帮助用于预测交互的结果,甚至影响用户的行为。
扁平化设计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并且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逐步进化。扁平化设计看似简单,但是其中分支多样,涉及到的技术多样,相关规范也都比较系统。
随着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视频在网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带宽和流量对于网页视频的限制已经不再像5年前那么明显。而移动端设备的性能的提升,在移动端网页中使用视频也并不显得吃力。
编者按:Banner 是我们最常聊到的设计元素,它是一个网页的招牌,是用户最容易看到的视觉元素。今天,我们来聊聊Banner中的急先锋,网页首图,它的设计之道。
新年新趋势,对于设计趋势我们似乎永远都聊不完。虽然我们无法确知2017年会有怎样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2016年整个设计圈的演进,来窥见未来可能会越来越火热的设计趋势。
你会发现现在的移动端UI界面中极简风的设计越来越多了。极简主义设计风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受欢迎,很大程度是源自于它对于设计、开发的友好,它不仅让APP的加载速度更快,让APP对于不同屏幕的兼容性更加优异。
百度UXC:网盘作为一个在线备份存储,共享文件的工具类产品,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便利。百度网盘是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的网盘产品,至今发展已有4年,总用户数超4亿,为了让用户有着更好的使用体验,需要对产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用户抱怨网页设计已经变得无聊无趣了。高端的技术和流行的趋势已经为网页设计构建起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开发者和设计师在社区中依然不停地探索新的可能性,寻求下一个病毒式流行的新热点。
圆梓:早在1996年,我们就汇总了网站的10种错误设计。今年,我们访问了215位英美用户,就当代网站存在的错误设计进行了新一轮大规模可用性研究。
微信的原设置还是好一些的。 设计有个原则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只要从一般人认为的试一下得到正确的反馈,那这个按钮就不需要多余的设计。只需要告知用户变换的过程,用户自己也会逆向思考。
确实看着舒心了不少
此交互文档系列源文件下载链接:https://fuzuobiao.com/proview/605467573b63c51de6e4b7bf
这种极光模糊是近视眼真实的世界
感觉在上班的时候真的能练习贼少,也是盲目找图临摹,要难受了!!!(本人非专业艺术生)
微信的原设置还是好一些的。 设计有个原则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只要从一般人认为的试一下得到正确的反馈,那这个按钮就不需要多余的设计。只需要告知用户变换的过程,用户自己也会逆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