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东西总是能第一时间吸引到一大波流量,Stable Diffusion 由于是开源的,很多不愿意付费使用MJ的用户感觉学习 Stable Diffusion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现在国内也有很多这种 Stable Diffusion 的套壳公司,周末找了几个试用了一下,感觉产出的效果差强人意。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这些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套壳公司,靠什么生存?
假如绘画不是为了解决一些商业需求,而是作为一种爱好存在,那么这个用户群体有多大呢?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几个人有出于爱好付费画图的意愿?绘画压根就不是普通用户的刚需,就算AI降低了门槛,能新增一部分需求,能有多少呢?
另外一方面,专业用户群体,既然是专业用户,绘画做设计是本职工作,作为一款工具,而且还是一款效能这么强大的AI绘画,哪一家公司还买不起一张4090的显卡,哪一个公司还付不起MJ的费用?所以这些套壳SD的公司会有存在的空间吗?
昨天刚和大家分享 Threads 首发突破500万用户,这才过了一天,扎克伯格就在Threads发帖称,到目前为止,该应用的注册人数已达到3000万。对此,推特的回应也很强硬,正威胁起诉Meta窃取商业机密和侵犯知识产权。
Threads上线几个小时后,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在推特上被陌生人攻击,比沉浸在Instagram上隐藏痛苦的虚假快乐中要好得多。”周四,推特的一名律师致信Meta,质疑后者推出Threads的过程可能涉嫌窃取商业秘密或侵犯知识产权。
在信中,推特律师声称Meta雇佣了推特员工,并将他们分配到开发Threads的工作中。海耶斯在Threads上回应道:“在Threads的工程团队中,没有人是推特的前员工,推特和Threads根本不是一回事。”对此,马斯克评论称:“竞争可以,作弊不行”。
大家觉得呢?Meta是在窃取推特商业机密吗?
最新消息:OpenAI 宣布,GPT-4 API 现已对所有付费 API 客户开放!现在所有已经付款的 API 开发者都可以使用 GPT-4 API,该 API 允许使用高达8K tokens的上下文。
对于新的开发者,OpenAI 计划在本月底向他们开放访问权限,并根据计算资源的可用性逐步提高速率限制。
GPT-4 模型的发布将极大地提升基于 GPT 模型的产品性能。OpenAI目前已经向开发者们开放了GPT-3.5 Turbo、DALL·E和Whisper的APIs。而且OpenAI还在进行GPT-4和GPT-3.5 Turbo的微调功能的测试,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放。
现在OpenAI还在开发新的模型,用于Chat Completions API,该API具有结构化界面和多轮对话能力,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对话体验和完成广泛的任务,并降低了提示注入攻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