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条朋友圈是这辈子都不想去打工了、下一条是感谢公司,晒红包,文案配:开工大吉!
哈哈哈,那些在社群叫唤着要离职的设计师,现在离职了吗?
各位前辈,请问有没有看过图标设计类优秀的、影响深刻的书籍吗?
微软 Bing 可以使用DALL·E 3了,每周有100个免费生成额度,图片生成质量提升巨大,语义的理解能力也十分不错,但是在图片质感方面貌似 Midjourney 还是更胜一筹!DALL·E 3是OpenAI发布的可以通过文本描述生成图像的工具。除了chatgpt,Bing现在也能用DALL·E 3了,大家可以去试用啦。
想问一下大家的意见,公司现在的项目很多都有3D的视觉需求,我想学习的话在C4D和3Dmax之间如何选择?它们可以用在哪些行业?谢谢。
无意发现百度搜索时多了个 AI 对话小图标,点进去有一个灵感中心,有很多 AI 小工具,翻都翻不完的感觉,查找工具也比较方便,有AI绘画、创作、趣味、职场、命理、情感几个类别。大家可以试试!
给大家推荐一个APP网站,收集了 500 多张 App 截图,网站声称以亚洲 App 为主,但中国 App 很少,可能和网站作者是印度尼西亚人有关。按功能进行了分类,很实用。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先收藏。
公司是做低代码产品的,最近要进行改版。但是我之前是做c端的,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他们也不希望我参考竞品,不知道应该怎么改版,没有方向,想问一下大家面对这种业务比较复杂的b端产品都是怎么改版的?
如果你在纠结设计或产品方案,欢迎私信优设官微@优设AIGC 投稿。
最近大家非常喜欢这个频道,而且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大家的评论质量都很高,已经不再只关注视觉,开始研讨用户体验,讨论具体场景来打磨产品了。
未来的创作者,不仅仅是只关注好看,更要研究产品体验和商业价值。这样的同学,薪水不高都难。
想请教一下大家,如果把在公司做的项目发布在自己的个人自媒体平台,算不算侵权啊?主要是日常做的一些海报,单页,还有一些项目过程的作品。不是商用的目的,就是单纯的分享和记录,这样会不会涉及到侵权?
请问各位前辈,怎么样提升UI设计能力?
这次发布会的亮点确实不多,其中包括了usbc 3.0(虽然不是最新的3.1版本)和120mm镜头(虽然像素较低)。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改进,比如手表亮度的提升和手机外壳材料的更换。库克在结束时还说 “most innovative company”,但没有带来任何新的产品。
这次发布会的表现确实有些低调,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 UI 界面的设计和操作了,非常细腻!
其它真没有留下太多记忆点了,相比之前几年来的发布会,可以说是最为平淡的一场。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现在大厂的职位命名越来越花里胡哨了,也没个统一,有点分不清到底干嘛的了。没有这么个综合课程,只能散装学习。UI向UE学习,循序渐进的技能树是怎样的。
Wonder Studio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全面的CG视频制作软件,可将真人表演自动替换成CG人物,灯光、场景都可自由定制。可能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以后小电影的制作成本,看完宣传片整个人都呆住了,虽然不是一键生成的那种AI工具,但是这效率,也足够优秀了。
krea AI是基于LCM技术的新一代AI图像生成工具,最近因为实时生成(Real-time Generation)功能而备受瞩目。以下为 krea AI 演示视频。
有没有用过的童鞋,和 Midjourney 对比,哪个更好用?
拖延症真的很可怕,就算是苦口婆心的讲大道理该摸鱼的还是得摸鱼。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的道理我也懂,我自己工作的时候,最讨厌甲方不停挑毛病,可以当我自己是甲方的时候,又不停挑乙方毛病。所以在不影响大家心情和氛围的前提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一个摸鱼的设计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大家帮忙支支招!
刚刚从事UI设计那会,一直用的是Sketch,后来因为卡顿和Mac系统的不兼容,选择改用Figma了,用了也快2年了,现在再尝试使用Sketch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没办法习惯,特别是在使用画板和布局的时候,Sketch的画板功能性不足,画框虽然可以设置布局,固定元素的对齐方式和拉伸方式,但是元素需要单独设置太麻烦了,大家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还有哪些你也觉得不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