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为减少接触,降低疫情风险推出「无接触派送」的订单备注页面,会提供很多常用的备注文案供用户选择。比如「放前台桌上」「挂门把手上」「请电话联系我」等等,方便用户进行快捷输入。临近春节,最近的备注文案选项更新了「新春快乐」的选项。
你是否有过因为工作太忙而在饭点前忘记点外卖的情况?「饿了么」团队关注到这个场景,设计了「点餐提醒」的功能。除了可设置提醒点餐闹钟的具体时间点,还可一键选择是仅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生效,还是周末或者每天提醒,避免重复设置和非必要时间段的提醒打扰。
「饿了么」App主页顶部的下拉刷新界面,会出现平台吉祥物柴犬「饿小宝」舔舌头的魔性交互小动画,以此反馈执行下拉手势操作的状态。生动有趣的微交互为交互过程增添了乐趣,也展现了外卖平台的吃货属性与产品的温度。
「饿了么」的店铺推荐列表中每家店的信息里,会用一句话阐明该店铺最近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什么,比如「霸气橙子最近已售出超163份」「爆款真肉粒午餐肉已卖出813份」「杨枝甘露冰冰茶—大甘露,超级好喝」等等。这样具体到某个菜品推荐,甚至有销售数据体现热卖程度的文案提示,相较对店铺笼统的好描述更能激发用户的点单欲望。尤其对很多每天为思考吃什么而头疼的用户而言,很可能因为看到有食欲的菜品名或者因从众心理下单人气菜品饮品。
在「饿了么」送餐骑手的个人主页,点击蓝骑士的卡通头像,头顶的竹蜻蜓会出现转动的小动效。这里的微交互设计和之前写过的「小宇宙」App主页的logo动效相似,都是非功能性的交互彩蛋设计。主要是为了增强互动的趣味性以及强化品牌形象。
在「饿了么」点单后的确认订单页面,会一直有醒目的提示框提醒用户「为减少接触,降低风险,请修改下方备注」,即勾选无接触派送的方式。面对如今防控疫情常态化,物流行业的无接触配送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刻提醒用户以更安全的方式使用产品与享受服务,也是很贴心的设计了。
在「饿了么」下单点餐时,除了常规的可以按价格、销量、活动补贴与距离等条件对店铺进行排序和选择,还可以直接按照配速速度进行店铺筛选。对于点外卖的用户群体而言,多为忙碌的上班族和学生,节省时间是很多人的诉求,所以配送速度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选店因素。而影响用户点单的另一个因素——价格,「饿了么」选择了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不同人均价格区间的商家数量,用户通过拖动滑块查看具体数值并进行搜索,省时高效。
「饿了么」App的404页面会出现可爱的柴犬吉祥物「饿小宝」,以及「你的网络饿晕过去了」的页面状态提示文案。用拟人化的微文案「网络饿晕了」来形容页面丢失或访问失败的状态,不仅能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温度与亲近感,也很好体现了外卖平台的「吃货属性」。
「饿了么」在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会尽快在用户下单付款界面上线「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订单送达延时功能按钮。鼓励对外卖订单送达时间不太着急的用户多给送餐的骑手一些时间,降低骑手为了保障订单不超时而匆忙赶路的潜在安全隐患。并且平台也会为历史信用好的优秀骑手提供鼓励机制,免除其超时的责任。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受疫情影响,为了保证员工及顾客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星巴克」和「饿了么」推出了无接触式体验服务。改进了「专星送」的外送服务和「咖快」的手机点单服务配送模式。做到顾客在点餐、取餐过程中没有人员接触,减少顾客在门店的停留时间,并展示配送人员的健康卡供订餐用户实时查看骑手的身体状况。
「饿了么」在给用户推荐餐厅时,会优先将用户已拥有优惠券的信息前置餐厅特色后置,让用户优先看到餐厅实惠的信息,起到快速触达并吸引消费的作用。好产品会在商业模式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对于外卖平台而言,无论用户点哪个商家的外卖,留住用户并刺激消费才是平台产品的核心。
「饿了么」的评价填写默认会将大部分的信息隐藏,在用户做出选择后才会出现下一步的选项。这样的信息呈现方式能让用户的评价流程更顺畅,避免次要信息的干扰。此外,页面上方显示进度条告知用户填写的进度与获得的金币奖励,奖励机制会让用户参与评价更积极。
「饿了么」的订单页中部分商家设置有集点机制,比如在同一商家下满5单后会返5元红包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促活,增加用户的回购率。一方面将线下的集点活动进行了互联网化,让用户对活动机制有一定的认知,降低学习成本。
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和同学或同事一起拼单点外卖的情况都很常见。那么谁去拿外卖才公平呢?饿了吗在3Dtouch里设置了个名为「谁去拿外卖」的小游戏,一起点单的同伴可以通过roll点数的方式进行游戏来决定谁去拿外卖。
当午饭时间在「饿了么」点餐后,骑手到店取完外卖开始配送时,订单界面会出现一只卡通小手拿着橙子探进屏幕的动画。点击以后,屏幕下方会出现弹窗显示附近性价比高的水果店信息与购买链接。考虑到用户饭后可能会想吃水果的场景,团队在这里设计了小小的场景营销。
在「饿了么」点餐后,app会用可视化的信息展示从店家配餐到骑手接单、取餐、配送的全过程。让点单者对自己的外卖是如何送达的每个步骤都清楚明了,用信息的透明化获得用户的信任。除此之外,展示外卖配送信息的页面还有情感化设计的小巧思:商家接单时,图示会在地图中显示店铺的卡通形象;骑手接单后,信息会定位到骑手,画面展现骑手骑车赶往商家的样子。
「饿了么」的店铺主页列表会优先展示用户上一次在本店买过的美食选项,以便用户点餐可以作参考。但其实关于记录并合理利用用户行为数据的设计,订单详情页的「再来一单」功能设计得更为巧妙。出于懒惰的天性,在没有明确选择目标的情况下,用户为了图省事儿选择再次光临去过的熟悉的店或者选择吃过并觉得不错的菜是很常见的了。
从淘宝入口进入到饿了么(左侧截图),点餐流程到需要备注时,键盘弹出会完全遮挡文字输入框。然而文字输入框也不会自动随着键盘弹出而升高,所以当有备注需求的用户在输入文字时基本是在盲打。而直接从饿了么的APP(右侧截图)入口进入点单流程,并没有发现这个不友好的体验。
「饿了么」App的「金币商城」是平台的福利兑换页面,除了普通的积分福利与礼品兑换,最近在页面顶部还上线了「种金币,兑现金红包」的促活互动小游戏。将有趣的小游戏与现金红包发放结合,奖励机制的设置利于促进用户活跃度,增加了与模块的互动性。红包累计到15元就可提现使用了,你发现了么?
在点单送餐的外卖平台,配送速度常常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与情绪。一旦出现等餐时间过长的情况,用户很容易就会产生不满与焦虑情绪。「饿了么」app设有一个「催单」的按钮(类似于淘宝「提醒卖家发货」的功能),当下单时间超过半小时用户就可对商家或骑手进行催单提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