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UX设计师是一个最近10年随着数字设计崛起的一个职业,它有着相对宽泛的职能范围,相应的,行业对于UX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眼界、能力和思维的要求都不低。

但是另一方面,UX设计的历史,却比UX设计师这个行业要长得多。在很多优秀的工业化实体产品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产品体验的设计轨迹和进化过程,而这其中对于用户体验的探索和设计,都非常值得借鉴。他山之石同样难得,这个系列的文章希望能给你带来启示。

将一些经过探索得来的经验,简单地视作为理所当然,而不了解其缘由,会更容易陷入思维盲区。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1938 JerryCan 油桶。JerryCan 油桶常常被称为便携油桶,或者便携式油桶,而它另外一个名字则和它的创造和来源息息相关:「德国桶」。

工业设计领域,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你能在它的发明和演进的过程中,看到UX设计的力量。

在汽车发明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人们完全不会在意燃料罐或者说油罐本身的设计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进入二战之后,战争驱使着整个工业体系向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之前人们可以随性地使用各种造型的油罐来给自己的汽车加油,但是需要统筹管理的战争需要油罐更容易携带、运输和管理,之前矩形、圆筒甚至三角形的各种油罐,就不足以满足这种管理的需求。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 左侧为早期德国桶

如果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民用和普通使用场景下,很少会需要运输20升以上的燃料,但是战争情况下,则截然不同。

1936年,战争状态下的德国创建了一个秘密的项目,为当时的国防军研发一个通用性更强的油罐。必须承认的是,在军事需求驱动下,更容易催生出一些优秀的工业产品。而这个后世称为德国桶(JerryCan)的油罐,在现在看来,简直是工业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梦幻级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同盟国曾对德国桶进行逆向工程,并稍作修改后推出类似产品而广为人知。德国桶的名字来自于德国的战时俚语,Jerry代表德国人(取自Germany)。

重新审视一下德国桶的主要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它为什么能够从30年代一直沿用到现在,同时,我们应该也能从中学到一些用户体验设计上的知识。

造型设计

德国桶采用经典的平行六面体来作为基础造型,因为这种造型可以尽可能便捷的管理和大规模运输。在下图当中,德国军队为满足需求,需要大规模携带燃料,考虑到当时的环境和适用场景,以及容量大小,所以整个设计需要尽可能符合人体工程学。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德国桶的设计非常适合多个堆叠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可以稳定地堆叠5个桶。德国桶的边缘采用了圆角设计,这样减少了碰撞时候出现严重破损的机率。德国桶的外挂设计使得它可以很轻松地放置或者挂载在汽车和坦克上,这个功能是非常适用于军队的需求和使用场景的。此外,在生产上,它采用的是两半合的设计,中间彼此焊接,防止燃料泄漏。这种方式生产足够合理也非常便捷。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整个造型设计,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

1. 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少使用复杂细节,降低成本,并简化造型。

2. 不要让产品过于复杂。尽管美国版的 JerryCan 有更容易清洁的方式,可以更快灌装和倾倒,但是由于接缝设计过于复杂,所以相对而言并不算成功。

3. 整个产品线应该从其中一个产品开始。最初只设计了一种尺寸,即20升的德国桶。在很长的时间内只有这一种尺寸,等到彻底成熟之后,才慢慢发展成三种尺寸,小型中型和大型。再后来继续迭代出更多的尺寸。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钢材是当时用来制造德国桶的主要材料,如今多数的德国桶采用的是塑料和各种高分子聚合物,罐体更加耐用,重量更轻。此外,在当时,钢材是最普遍、最便宜的生产材料,而今天有更加便宜的高分子材料。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除此之外,德国桶的两侧还有向内侧凹陷的结构,这种纹路是通过冲压实现出来的,它并不是装饰性的,而是为了增加罐体本身的刚性,减少形变。同样的,罐体本身的圆角并不是为了美观性而存在的,更多的是为了增加它的安全性,抗撞击性,能够持久使用,不会撞伤人或者物体。这种考量无疑是非常周到的,用户体验极佳。这种设计思路,非常适合用到UI界面的设计,以及数字产品的整体规划当中,尤其是在视觉化的设计之外,还需要借助这种思维模式来提升产品的价值。我敢打赌,在看到德国桶之后,绝大多数的人说的并不是「这个油桶看起来真漂亮啊」,而是「这个桶的设计真够方便巧妙的!」

手柄设计

手柄的设计同样是针对用户体验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之后的产物。设计师必须对于应用场景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才会诞生出这样的三柄把手的设计。

假设你足够强壮,可以单手提起一整桶汽油,甚至双手各提一桶。如果你需要帮助,两人抬一桶汽油也是可以的,两人各自握住靠边的手柄即可抬起。两个强壮的士兵可以抬起三桶汽油,这种设计的灵活性极大地满足了军队的需求,节省时间,极为便捷。德国桶装满汽油之后的重量是固定的,但是每个士兵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这种灵活的设计,让不同体质的士兵完全可以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来搬运油桶,将搬运的效率和人性化的体验最大程度地推行下来。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更为优秀的一点在于,德国桶本身的生产机制确定了它强大的复用性,这一点也完美地契合了战时的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则。除了由于战争导致的损坏、撞击,或者腐蚀导致部分罐体损坏,并不意味着这个德国桶彻底使用了它的使用价值。考虑随军的后勤和维修人员是有焊接设备的,对于损坏的德国桶,他们可以将其使用焊枪拆分成组装之前的两半,然后将相对完好的半边桶体重新焊接到一起成为新的德国桶,这得益于标准化的尺寸和两半合的简单结构。这样一来,德国桶还拥有了更为灵活的修复性。

罐盖设计

德国桶的桶嘴上的盖子,并没有使用我们所常见的螺纹旋钮盖,而是使用了带卡扣的金属盖。这种设计让德国桶的开合更加方便,卡扣则增加了桶盖的密封性,固定的开合方向让德国桶的开口的确定性更强,效率更高,也更能迎合战争下的效率需求。如果换成金属的螺纹旋钮盖的话,一方面效率更低,而且螺纹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明显磨损,导致燃料泄漏,安全性和持久性都较差。

为什么80年前的油桶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

△ 图片来自 retrozakaz

相应的,德国桶的这种桶嘴的独特设计,在操作时可以省去许多工具和漏斗的需求,在复杂的状况下可以更快灌装。

结语

正如同你所看到的,德国桶的整个工业设计,每一个部分都有着明确而清晰的设计目标,对于使用场景有明确地界定,谁使用,怎么使用,意外情况下如何补救,甚至完美地考虑到工业化生产的需求,以及更长的时间维度上各种问题的应对。当我们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在设计数字产品的时候,应该学习这种设计的思路。我们的数字产品同样不是一次性的设计,它一旦完成需要面对大量的用户、长时间的使用,每一个小问题都会被放大。好在我们可以不断测试我们的设计,那么就不要错过这种机会,尽量带来体验更加优秀的产品吧。

收藏 58
点赞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