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的作品集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做成 PDF 的长图格式,但作品集的载体从来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比如还有发站酷等平台、导出到线上文档、创建个人主页等等。
其它模式之所以逐渐被淘汰,是因为它们对比 PDF 的格式存在非常大的缺陷,包括冗余信息过多、打开速度过慢、制作难度过大等问题。
相关教程: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新模式,则和这些都不一样,就是使用类 Notion 的文档工具,搭建自己的设计师个人主页。
使用这个模式,就要讨论原有 PDF 模式存在的缺陷,主要包含下面这些问题:
为了满足排版统一性要求,作品集的设计需要创建对应设计样式库,确保所有展示内容统一。这导致作品集有一次性的问题,以后设计水平提升积累新项目,不想再遵循原设计方案就得全部重做。
一个作品集合理的展示长度在50-60 页,因为有长页面,所以这已经超过80屏的展示高度,对观看者来说非常长了。但即使那么长,对于积累大量项目和设计技能的设计师来说,依旧是不够用的。所以就会有很多优势发挥不出来。
目前这种偏 PPT 的输出形式,对于项目讲解来说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全写进去太乱,不写设计思路的展示又很残缺,根本讲不明白。
还有就是 PDF 在平台上发出的限制很大,往往要求5-10MB,对于一个长达数十页的文件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最终投递的 PDF 必然经过压缩,画面质量会非常模糊。
而我们建议使用的新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掉这些问题,接着我们简单介绍下使用类 Notion 创建个人作品集主页的结果和思路,以及相应的优势。
首先就是顶部区域,用于个人简介的展示,包括头像、姓名、岗位、年龄等,用于快速建立观看者对设计师个人信息的认识。
然后下方就可以放职业经历(还没有的略过),将自己主要的职业时间线罗列出来,如果工作经验不是很多可以直接横向排列,如果经验很多就纵向,尽量长话短说。如果过去项目很值得展开,都是大厂经历,可以使用折叠标签将一些具体负责内容折叠起来,让观看者自己点击展开。
再往下,就可以进行项目的展示了,可以使用画册模式来承载多个项目。如果有区别比较大的项目类型,也可以创建出多个画册列表,比如 C 端、B 端、运营设计甚至是概念项目直接区分开。
这么做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往不同板块里积累不同的项目类型,而因为每个项目使用一个卡片隔离开,观看的方式不是一次性从上到下看下来,那么对项目之间包装的统一性要求就会大大减少。每个项目就可以相对独立的完成设计,不用被其它项目的特性、色彩拖累。
如果项目展示部分都是偏视觉,且还有体验类项目或者项目的复盘,可以在底部再增加一个列表,而里面的内容就可以以图文展示为主。因为真实体验项目往往改动的模块很小,没有很强的视觉性,做成全图片展示的模式是很多余的。所以可以参考大厂官方发布的项目说明案例,来完成这部分项目的复盘展示。
在这种做法下,可以让设计师花费更少的时间在作品集本身的设计准备上,也可以让作品集展示更丰富、更灵活、更简单、更有拓展性。
尤其是可以伴随职业生涯的发展,不断丰富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优秀的工作成果、设计思考都集中到这个主页里,形成一个更理想的职业展示窗口,优于只有简单 PDF 的其它竞争对手。
针对这个模式,我们输出了一个简单的案例,可以访问下面网址查看:
https://gusty-flood-6f3.notion.site/Protfolio-2568518ce61b80e39a85e362c3eb5f4f
类 Notion 工具的使用就要你们自己研究了,不在这里展开。不管是使用 Notion 还是 Wolai、息流、飞书、语雀都可以,工具不是重点,重点依旧是内容的优劣。把时间从作品集排版里释放出来,目标就是为了打造更好的内容,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我们下篇再贱~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用户体验增长
已累计诞生 75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4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