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发来一个问题,内容大概是这样:

呆总,这个页面里我画圈的模块现在只有 2 个选项,如果有 15 个选项的话,那我要怎么设计呢?

作为产品高手,他是怎么思考一个功能的?

这类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但业务不明确,以至于无法给出符合问题本身的答案。这位读者这么问,应该是想要我直接给出形式上的设计建议。

但是,我不知道这个模块的作用,页面缺少上下文的联系,也就不知道它要解决用户什么问题,更不知道选项变多至 15 个的原因。只能大致猜测是选择其中一种福利,但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的一种选择,以及选择之后,对下面模块内容的影响。

比如,当我看到福利选择,先入为主的会认为如果餐补福利价值 800,交通优惠价值 1000,那所有人应该都会选择交通优惠的额度为 15%,期限选 3 个月吧?

这是我在这个问题中无法理解的部分,导致我给不出明确的方案,所以也就不想随便就给出一些形式上的建议了。

因为我很可能通过上下文的联系与业务的理解,从而去推翻目前这个界面的设计形式,采用另一种更合理的方案。

所以,如果要回答读者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几乎就要把所有可能性提出来发给对方,这基本不可能。

而各种业务情况所面对的方案可能性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导致产出的方案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得先知道功能的作用,用户的目的,解决的问题与场景等,也就是业务内容得知晓。

否则,就没办法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到最后更多就只能是形式上的讨论了。而纯粹形式的考量有时候缺少背后的依据,会浪费掉不必要的时间。

这是许多人如今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类似于发一个界面,问交互形式如何改进。

在不知道业务情况与产品功能信息的前提下,一个界面的修改,只能从布局上做优化,而布局的设计通常要知道界面元素的优先级,以及功能所要传递的信息,什么都没有,最终只能讨论形式,是非常表面的。类似于在 dribbble 找设计灵感一样,浮于表面。

这是我在后台收到的绝大多数无法回答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 问题不够明确。

举个例子。

我常常看到一类读者会去分析某个设计形式的优劣,类似于截一张这样的图,说:

作为产品高手,他是怎么思考一个功能的?

这个搜索设计的形式不错,会根据用户搜索的内容通过搜索发现给用户推荐相似的商品。

这一类内容的学习,如果只是这样去做功课,就会陷入跟上面那个问题一样的困境 —— 浮于表面。

一个产品功能,需要搜索发现的时候,当然会放一个搜索发现,也知道它是用来给用户做推荐的。这样的案例收集与说明,几乎没有任何学习的价值。

想要对产品功能做详细的了解,至少要知道,它们依附于某个产品背后的一些规则是怎么样的。

比如,在淘宝里,它是帮用户找到更多匹配的信息,那它的推荐逻辑是怎么样的呢?搜索上限有多少个?是根据目前的搜索行为做推荐还是根据搜索的历史记录做推荐?或者是根据平时浏览的商品做相应的推荐?还要比对搜索前中后,关键词出现的差异。等等。

那如果是在知识付费类产品里做这个功能呢?没有海量数据的支撑,如何给用户的搜索进行另外的内容推荐?怎么通过用户搜索行为去绑定已有课程与搜索发现的规则?

这样深入的去了解,使用,才可能获知这类功能存在的边界情况,对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往后如果自己的产品要加入类似的功能,那考量的点就可以有很多,规则的定义具体都是要根据实际的业务情况来看的,不能只留恋于形式。

我通常会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类文章,大概是「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论」,或者「思考问题的通用性法则」类似的内容,一般来说不会去多看几眼,原因是我始终秉承「具体问题,肯定得具体分析」的原则。

可能有许多人会认为,解决问题就是有一种方法的,于是把时间与精力都放在找方法上。

不说这类内容完全没用,但至少就这么去按照别人给出的路径思考问题,重心一定是在路径上,而不是问题本身,这是大多数这类方法论所存在的问题。

类似于番茄工作法,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我常常因为深入去思考一个问题,而不知不觉就过去几小时。如果按照这样的工作方法,25 分钟就要被干扰一次,效率反而会下降。

这跟上面聊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对于功能设计的思考,也是需要具体考量的,不存在所谓的统一方法去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很符合现在聊的内容,他说:“如果我有 20 天来解决一个问题,我就会用 19 天来定义它,最后 1 天去得出最终的方案。”

但是如今许多设计师往往拿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会打开 sketch,开始表达呈现方式,而不是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或者希望有一个具体的方法,能帮自己想到所谓正确的方案,直接去产出。

要知道,设计是一种「视觉化的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视觉化」。当我们打开软件开始画稿时,大部分的研究工作就应该已经完成了,呈现出来的结果是通过严谨地推导所得到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好看。

但是,现在大多数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并不是这样。

于是,当我们开始思考它的呈现方式时,应该先回溯一下问题本身的背景与各种情况。譬如,开头那个问题。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作为产品高手,他是怎么思考一个功能的?

收藏 44
点赞 21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