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设问答你的职场经验书

首席爆料师 邀你回答

2025/09/03

中国人都应该知道: 为什么选择在9月3日举行阅兵?

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么,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并非8月15日,而是定在了9月3日,这又是为什么呢?

1945年夏天,日本在多国盟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在多重打击下,日本政府意识到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被迫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一天,中国人民自发走上街头庆祝,但严格来说,这仅仅是日本单方面的“口头投降”,缺乏国际法效力。

时间来到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正式签署投降书,中、美、英、苏等盟国代表依次签字确认。这一刻,日本在法律意义上彻底投降。

此外,由于信息传递的延迟,消息传回中国已是9月3日。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全国放假三天,举国欢庆。

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8月15日,以顺应民众对“胜利日”的情感记忆。但1951年,政务院重新将纪念日改回9月3日。

近年来,我国在9月3日这一天都举行高规格纪念活动,如2015年和2025年的阅兵式,不仅展示国防力量,更传递珍爱和平的信号。

我们选择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民族尊严的捍卫,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视和平,砥砺前行!

by:微博@西子丹聊斋

2.3k 设计师围观了该问题
点赞 23 回答 3

大白(●—●) 邀你回答

2025/08/08

GPT-5正式发布:编程神器+成本杀手,AI界的“超级大脑”究竟有多强大?

GPT-5 来了!这次不是“渐进式升级”,而是 LLM 的“石器时代革命”!​ 经过两年打磨,OpenAI 终于掏出了“终极大杀器”——​GPT-5​!这不仅是“更强、更快、更便宜”的升级版,更是全球首个能“主动用工具思考”的 AI,堪称开发者手中的“瑞士军刀”!

核心亮点:为什么说 GPT-5 是“地表最强”?​ 1️⃣ 编程能力封神!秒杀所有对手 - SWE-bench 测试碾压全场​:74.9% 的解决率,吊打 Google Gemini 2.5 Pro(59.6%)和 Claude Opus 4.1(74.5%)。 - 实战表现炸裂​:一键修复复杂依赖冲突、从零搭建全栈网站(HTML/CSS/JS)、生成生产级 ClickHouse 数据库查询……开发者直呼:“这哪像 AI,根本就是我的私人大神队友!” - 工具调用天花板​:并行使用网络搜索、代码解释器、Git 命令……像真人一样规划步骤、试错优化,效率翻倍!

2️⃣ 成本狂降!开发者狂喜 - 输入仅需 1.25 美元/百万 tokens​(比 GPT-4o 便宜 50%),输出 10 美元/百万 tokens(仅为 Claude Opus 4 的 13%)。 - 免费用户直接躺赢​:所有人默认可用 GPT-5 基础版,Plus 用户升级不限量,Pro 用户($200/月)可解锁“加强版”无限制调用! - 开发者套餐更狠​:nano 版本 0.05 美元/百万 tokens,写个小工具的成本还不如一顿早餐钱!

3️⃣ AGI 的“石器时代”开端 - 用工具思考,而非只会回答问题​:GPT-5 能自主决定何时调用网络搜索、代码库或数学工具,像人类一样分解任务、迭代优化。 - 安全与实用性双修​:幻觉率大幅降低,医疗/法律场景更可靠;还能诚实承认“我不知道”,拒绝危险请求。 - 长文本处理神器​:256k tokens 上下文窗口(约 50 万汉字),读完一本《活着》不在话下!

3.2k 设计师围观了该问题
点赞 35 回答 3

首席爆料师 邀你回答

2025/10/13

从2000年到2025年,设计师都经历了什么?收好这份设计师发展史

今天,回头看看这二十多年的行业发展,真的挺感慨的。这三大变化让我难忘。 1. 技术突破是基础;2. 用户体验是核心;3. AI赋能是未来。

① 技术突破是基础 你想啊,从最早我们用表格死磕排版,到后来Flash让网页动起来,再到CSS3、HTML5让我们能实现各种酷炫效果,直到现在AIGC说句话就能出图出视频,每一次技术飞跃,都像是给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原本不敢想的设计形式成为可能。

② 用户体验是核心 但说到底,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服务人。 为什么响应式设计会成为标配?因为大家开始在手机上看网页了啊。为什么扁平化设计会流行?就是想让用户不被花哨的效果干扰,专注在内容本身。还有现在大公司都在搞的设计系统,不就是为了让用户在不同地方都能获得一致的体验嘛。你会发现,绕来绕去,核心始终没变,怎么让用户用着更舒服。

③ AI赋能是未来 而现在,AI真的在改变游戏规则了。它不再只是个简单的工具,更像是变成了我们设计流程中的“搭档”。它不仅能帮我们处理那些重复性的累活,现在完全能给我们灵感,扎扎实实参与到创作过程本身。

面对这份日新月异,咱们设计师创作者该何去何从?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守住基本功。 不管工具怎么变,那些关于用户体验的洞察、视觉构成的原理、交互逻辑的思考,这些核心能力永远不会过时。就像你会开车,不管换什么车都能开一样。😊每天来优设uisdc.com 涨姿势,你会成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那个人。

然后就是学会和AI做朋友。 当下,把TA当成一个超级助理,让TA去处理一些工作,帮我们找参考、出方案草稿。甚至给你的设计稿提意见。这样我们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创意和策略。你可能会说创意在AI面前,未来TA强大起来,也会不值一提,恩,这么说吧,先用好AI,你至少是最后被T汰的那一波人🤗

最后,保持一颗好奇心和专注力真的太重要了。 这个行业变化这么快,如果停止学,真的很快就会被抛下。主动去了解新技术、新趋势,已经不是“要不要”,而是“必须”了。

说实话,挑战肯定有,但机会可能更大。希望这些梳理,能帮你更清晰地看到这条演进的路。咱们一起在这个时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吧!

2.8k 设计师围观了该问题
点赞 34 回答 3
3/6

128位高手大咖在线答疑解惑

说清楚

完整的描述具体问题和细节

1

耐心等

回答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请耐心等待

2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获取更多答案

3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