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张图,最近挺火的,在不少社群就刷到过了。我也很想吐槽一下,现在找工作本来就难了,还遇到奇葩的HR,真的是心累,特别焦虑。为什么大家不能都专业点呢?
分享一下我最讨厌的面试经历:
去年10月份,我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满怀期待地去了。没想到,从下午1点等到3点,整整3个小时的等待,简直像是被时间抛弃了一样。好不容易等到面试,结果进去没聊几句,不到五分钟就结束了。
真是让人无语,你是OPPO手机啊,面试5分钟,等待3小时!
这完全就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啊!作为设计师,我们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如果公司不能提前筛选好简历,确定好工种,那就别轻易叫我们过来面试。这种不尊重人的行为,真是让人火冒三丈!
都说说大家遇到的奇葩面试官,找工作不要急,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英伟达(NVIDIA)在2024年GTC大会上宣布的下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以及发布的最强AI加速卡——Blackwell GB200。
这款加速卡采用了新一代AI图形处理器架构Blackwell,由两个B200 Blackwell GPU和一个基于Arm的Grace CPU组成。黄仁勋在GTC大会上提到,尽管Hopper架构已经非常出色,但市场需要更强大的GPU。
以下是大会纪要: - 产品发布:英伟达发布了Blackwell GB200,这是一款新一代的AI加速卡,旨在大幅提升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性能。 - 性能提升:Blackwell GPU的AI性能可达20petaflops,而前代H100的性能为4petaflops。这意味着Blackwell GPU在AI性能上有显著提升。 - 技术规格:Blackwell GPU采用台积电的4纳米工艺制造,包含2080亿个晶体管,通过NVLink 5.0技术连接两个独立制造的裸晶(Die)。 - 性能对比:英伟达表示,GB200包含两个B200 Blackwell GPU和一个基于Arm的Grace CPU,其推理大语言模型性能比H100提升30倍,成本和能耗降至25分之一。 - 企业应用:英伟达提供成品服务,包括GB200NVL72服务器,该服务器配备了36个CPU和72个Blackwell GPU,以及一体化水冷散热方案,能够提供总计720petaflops的AI训练性能或1,440petaflops的推理性能。 - 市场合作:亚马逊、谷歌、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计划在其云服务产品中提供NVL72机架。亚马逊AWS已计划采购由2万片GB200芯片组建的服务器集群。
重磅发布!2024 第十届 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非命题赛道开始征稿啦~冲鸭!!!
这项赛事由全国知名行业协会及高校于2014年联合发起,旨在通过竞赛促进教育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并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大赛涉及多个交叉创新领域,包括工业、农科、医学、互联网等,强调“设计+”多元学科和交叉融合的创新设计。
本届大赛由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计领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并有多个高校和协会承办。赛事得到了行业支持单位的背书,教师获奖可以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学生获奖者可获得研究生推免加分认定。
大赛面向国内外设计师和高校师生征集作品,参赛类别包括数字造型、艺术设计、数字动效、科技探究、智能制造、工业工程、数字文创、AI生成、数字音乐和交互设计等。评审标准侧重于创新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维度。
截止日期:2024 年 6 月 30 日
欢迎国内外广大设计师、高校师生前往官网积极参赛!
官网:https://www.oda.org.cn/
Devin是首个AI程序员,它能够通过借用其创造者的账号与客户公司的CTO进行交流,并根据回复调整代码方案。
事情发生在办公软件Slack,截图中的akshat是AI基础设施创业公司Modal Labs的CTO Akshat Bubna。
Devin的开发商是Cognition,而Modal Labs是它的首批客户之一。在一次交流中,Devin询问了关于密钥生命周期的问题,特别是密钥更新后传播到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需的时间。尽管Devin已经查阅了大量文档,但仍然没有找到关于密钥传播时间的明确信息。通过与Modal Labs的CTO交流,Devin了解到更新的密钥不会使已经运行的容器失效,但新启动的容器将会读取更新后的值。
Devin能够自主把任务拆解成一系列子步骤,并一步步执行,甚至在遇到障碍时能够查阅文档并修改后续计划。
大家觉得这波修复BUG属于什么水平,优秀的程序员也不过如此了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详细的过程→ 原文链接
谷歌发布的一个名为 VLOGGER 的项目。这个项目能够根据输入的图片和音频生成对应人物讲话的视频。但是个人感觉 VLOGGER 看起来没有阿里巴巴发布的 DreamTalk 和 EMO 自然,大家觉得呢?
VLOGGER 主要特点: 1. 3D运动的扩散模型:它可以根据一张人物图像生成由文本和音频驱动的说话人视频。 2. 创新的架构:项目包含一个创新的基于扩散的架构,通过时间和空间控制来增强文本到图像模型的能力。 3. 高质量视频生成:能够生成高质量、可变长度的视频,并通过人脸和身体的高级表示进行便捷控制。 4. 广泛的适用性:与之前的工作相比,VLOGGER不需要为每个人单独训练模型,不依赖人脸检测和裁剪,能生成完整的图像(包括脸部和身体),适用于广泛场景,如躯干可见或身份多样化,这对于正确合成具有沟通能力的虚拟人至关重要。
项目地址:https://enriccorona.github.io/vlogger/
宫崎骏最新动画电影《你想过怎样的人生》刚刚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现宣布将于4月3日正式上映。
《你想过怎样的人生》是宫崎骏继《千与千寻》之后的又一力作,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这部电影被视为83岁宫崎骏的“生命之作、告别之作”,是他作品发布间隔最短的一次。
但真的是“告别之作”吗?不信你看
1. 《天空之城》(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 1986年上映后,宫崎骏曾表示他打算停止制作动画电影。
2. 《萤火虫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 - 1988年,这部作品完成后,宫崎骏再次宣布退休。
3. 《红猪》(Porco Rosso) - 1992年,宫崎骏在制作完这部动画后,又一次提出了退休的想法。
4. 《幽灵公主》(Princess Mononoke) - 1997年,宫崎骏在完成这部环境主题的动画电影后,宣称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5. 《千与千寻》(Spirited Away) - 2001年,这部获得了巨大成功的动画电影之后,宫崎骏再次考虑退休。
6. 《哈尔的移动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 - 2004年,宫崎骏在这部作品后又一次提到了退休。
7. 《悬崖上的金鱼姬》(Ponyo) - 2008年,宫崎骏表示这部作品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
8. 《风起》(The Wind Rises) - 2013年,宫崎骏宣布这部电影是他的告别之作,但在2017年又复出继续制作动画。
每次宫崎骏宣布退休后,他都会因为对动画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而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