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坐电梯的时候,发现电梯门的上方挂着一个醒目的提示牌,上面写着「请尊重患者隐私,电梯间请勿谈论患者病情」。看到这个细节觉得还挺暖心的,虽然在等电梯或者电梯间的场景聊天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景里,涉及患者病情等个人隐私的信息是需要避免谈论和值得被保护的。
使用「哈啰单车」出行时,遇到中途进店买东西的情况需要离开几分钟,可以点击「临时锁车」回来后再「解锁骑行」就可以继续用车了。「临时锁车」的功能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暂时锁定车辆离开的机会,避免因临时停车需求车子被人骑走而回来后附近又找不到其他用车的尴尬。虽然临时锁车的期间会继续计费,但能让用户更灵活的用车,充分考虑到了用车期间有突发状况发生的场景。
随着疫情减缓,复工和外出的人也逐渐增多。「大悦城」商场为增加安全系数同时又方便顾客使用电梯,在电梯按钮处增加了自动感应电梯按钮装置,只要在感应区前方挥一下,即可启动对应按钮。无接触式的交互操作能让顾客放心使用,起到防护作用又人性化地为顾客考虑。
在火车站的麦当劳买早餐时,发现取餐的柜台前贴着醒目的提示标语「火车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步行到二层检票口3分钟,三层检票口6分钟。」根据这条温馨小提示,对车站布局不熟悉的乘客就能合理安排就餐和赶车时间,避免因错误估算到达检票口的时间所造成的误车情况发生了。
薯片一直是老少男女喜爱的零食之一,很多人把吃完薯片舔手指和喝酸奶舔瓶盖当做「灵魂操作」。日本最近出现了一款吃薯片专用一次性指套,不仅采用耐油纸的材质能有效隔离油污,还可以根据手指的粗细来调节尺寸,DIY组装的形式也能够带来乐趣。有了它之后,精致的office lady们再也不会苦恼吃零食弄脏手指,可以优雅地享受美食了。
在海底捞吃火锅当下单后再次加菜,点餐App的菜单列表会自动将已经点过的菜品标注「已点」图标,以提醒顾客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点单。由于海底捞的规定是菜品上桌即无法退单,所以这里的提示设计主要是应对客户由于忘记已点菜而误操作造成的重复点单情况。操作的可预知性能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点菜内容,避免因不小心造成经济损失与食物浪费。
「如祺出行」和「滴滴出行」的专车后座旁都装有一面小巧的后视镜,方便乘客下车前观察车后方的安全情况。很多人在下车时由于注意力都在开门下车上,很容易忽略车后方的情况发生危险的交通事故。 这些网约车平台都为用户考虑到了这个可能发生危险的用车场景,通过让网约车安装车内「后视镜」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有效减少用户发生交通意外的情况。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火车站开始有了厕所智能引导系统。「红色代表有人,绿色就代表没人」,在厕门口就可以看到哪个厕所位是空的。尤其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女厕所门口总是排起长队。
夏天地铁列车的空调常常成为「槽点」,有乘客抱怨太冷,有乘客嫌弃太热。为了满足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北京地铁正在尝试「同车不同温」的冷气模式。根据地标1至16门为蓝色强冷区,17至32门为绿色弱冷区。
现在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手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关注手机的信息动态。「低头族」已然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好多人过马路低头玩儿手机却不注意红绿灯,这样的行为十分危险。
都知道「金拱门」「肯德基」这类的快餐高脂高热量,不利于身体健康,更是减肥瘦身的大敌。虽然美食当前,但一想到一个汉堡就500+卡路里,立马缩回了点单的手。怎样扭转「金拱门」只有高脂高热垃圾食品的形象,满足想要吃快餐美食又怕体重飙升的用户的需求呢?
随着点餐app的崛起,「送外卖」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线上结合线下的服务场景。「外卖」本身就缺失了门店的体验与服务,作为商家除了在新产品研发、口味提升与提供满减活动等方面做努力,还有什么其他的发展突破口呢?前两天拿外卖时,发现餐盒上被贴上了爱心便利贴,上面写着「我爱三样东西,太阳🌞,月亮🌛和你💗」。
电器的电源线数据线收纳一直以来都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电器产品在设计与包装阶段就为用户考虑到了电源线的整理需求,会不会让你好感倍增?最近刚入的迷你卷发棒,就自带魔术贴的电源线理线器。
老款摩拜单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因车座高度不合适,导致反复调整车座高度的问题。新款摩拜单车上在可调节车座上加入了身高标尺,可以直接将车座调整到与自己身高相对应的高度。这种根据人体生理结构的设计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轻松,舒适。
用户体验设计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前不久去大阪旅游,坐上地铁一抬头便发现了此列地铁的贴心之处。在过道两侧是整排拉手,拉手有三种高度分别适用于三类人群:适合个子较矮乘客的高度最低的拉手、适用于普通高度人群的中等高度拉手以及位于开门处高度最高的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