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 大会从5月7日到5月9日,持续了整整3天。其中,Google 发布最新产品和服务的环节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部分。尽管整个大会的核心是人工智能,但是其中 Android 系统的更新应该是设计师和用户贴的最近的部分。(主要国内用户大多都没法触及到Google的服务)
应该强调的一点是,Android 是作为世界范围内主流移动端设备所使用操作系统而存在的,它要做好的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将发挥的空间和更大的可能性交由OEM厂商、服务商、开发者和设计师这些角色来完成。
所以,Google I/O 大会上所公布的 Android Q 并没有成为最闪亮的角色,也是正常的现象。它的发布方式不同于苹果每年 9 月份发布 iPhone 时的模式,并不会展现大量抓人眼球的功能。相反,修整Bug,提升性能,完善缺陷是基础,然后才是根据当下的语境和趋势,更新、完善和提升。
不过,这次 Android Q 的功能和特性更新,对于设计师同样值得深入了解:
在去年的 Android P 更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针对多年未变的底部三大功能按键,进行调整了。回头看看,从Andorid 诞生直到现在,底部三大功能按键(返回,主屏,多任务)和相应的交互逻辑一直坚挺的延续着。虽然在很多厂商手上,三大功能按键进行过诸多调整(比如多任务按钮改成菜单按键),但是总体上交互逻辑还是在这个范畴以内。
随着2年前苹果在 iPhone X 和 iPad Pro 上干掉 Home 键,各大使用 Android 系统的厂商,也纷纷开始加入全面屏的行列,并各自尝试更为简约的手势操作。时至今日,去按键化的全屏手势交互,市场培育下用户习惯已经逐渐形成,可以说纯手势交互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土壤。从去年的铺垫,到今年的补完,Google 在 Android 更新上的节奏,拿捏得正正好好。
上图是第一批已经获得Android Q 支持的厂商和品牌。虽然此刻所提供的 Android Q 系统并非最终的正式版,而是 Android Q Beta 3,但是核心的功能更新都已经完成,最后的兼容性调整,应该就交由厂商和开发者后续去完善了。
首先,在整个 Android Q 的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中,仅保留了一个底部的虚拟的胶囊按键,与 iPhone X系列界面底部的虚拟触控条类似,这也是尽量贴合如今全面屏手机的交互设计。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向上滑动的手势即可快速返回桌面:
而进入主界面之后,再进入程序菜单,重复向上滑动的手势,就会进入 APP 列表页:
用户可以通过从屏幕边缘向屏幕内滑动的方式来触发返回的操作:
原本标志性的返回按钮,在绝大多数的界面当中,已经不再存在了。这一设计也已经被相当一部分用户所习惯,接下来更深度的普及和适应,只是时间问题。
而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极端情况和重要操作的时候,Android Q 依然会提供延续自 Android P的返回按钮,这在重要的系统设置中较为多见,以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这种设计也是符合用户体验设计的规则的,足够体贴。而在设计和开发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这一点。
除此之外,多任务界面的触发也和 iOS 别无二致了,向上滑动按住不动,多任务卡片就会出现。如果想快速在多个任务之间快速切换,直接在底部条形按钮上快速滑动就可触发:
从根源上来讲,如今的 iOS 交互和 Android 系统的交互,同10年前火爆一时的 webOS 的交互是一脉相承的。而如今的 Google 设计部门的负责人之一 Matias Duarte 也正是当年 webOS 的交互设计师之一。当年曾经有大胆人预测过交互上最终会趋于统一,直到10年之后,所有人才最终占到这个交汇点上。
对于设计从业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后续的UI和交互设计,要进行针对性的适配甚至全方位的调整了。
Android Q 的早期测试版当中,就已经包含这一特性,3月份的时候就有不少尝鲜的用户已经感受过 Android Q 的深色模式。在昨天的文章《Facebook 重大改版背后,揭晓了2019年的4个关键设计趋势》当中,我已经就 FB5 的深色模式说过沉浸式体验和视力保护的事情。
不过和 Facebook 不同的地方在于,Android 需要面对着更多更广泛的用户,它的深色主题的设计,有着更加严谨具体的设计规范。从视觉的角度上来说,深色模式下的界面并非是简单地在色彩上做一个反相处理就可以搞定的,它牵涉到的因素非常多。
在 Google I/O 大会之后,Google 官方的 Material Design 的设计规范当中, Color 这一部分就新增了Dark Mode 这一章节,其中详细阐述了深色主题界面的设计详细设计规则。
由于Facebook 官方设计中心中还未更新相关文档和规范,而传言中下一代 iOS 系统中也会添加深色模式,苹果的 HIG 文档估计要到6月 WWDC 之后才会更新相关的标准,所以现在最值得参考的应该就是来自 Google 的说明了。
我想这才是设计师最需要的东西吧?
在 Material Design 设计规范中,针对前景、背景、具体元素、色彩变化、深度变化、信息层级和色彩的具体控制甚至自定义设计的具体方向。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先戳这里看看:Material Design :Dark Mode(需要梯子)
考虑到iOS 和 Android 都要进行深色模式的匹配,如果按照设计标准来进行匹配,几乎等同于整个UI 都重新做一次,工作量其实并不小。
是否需要将这一章节的内容单独翻译成中文?请在留言区给我留言吧,如果需求比较旺盛,后续我们可以将这一部分翻译出来。
对抗汹涌的信息和推送通知,真的是全世界都在努力的事情。Android Q 将专注模式(Focus Mode)直接集成到系统顶部的快捷菜单当中了。
当你打开沉浸模式之后,非核心应用的通知全部都会消失,那些让人分心的应用也会变成不可点击的灰色:
注意力管理,已经成为系统平台、厂商和用户本身,都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件事情了。
Android Q 在系统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细致的迭代更新。对于设计行业从业者而言,这些变化的影响是间接,但也无法忽略的。
前两天苹果CEO 库克在网上针对用户隐私和权限的问题发声。Facebook F8 大会直接是围绕隐私安全来进行,而 Android Q 也为提升隐私和安全而进行了多达50项的更新。作为权限管理的重灾区,Android APP 确实需要用户好好管理各种权限。在这一次的 Android Q 系统更新中,就包含了更加细致的权限管理,条理性更强,功能更细致。如果你足够在意隐私,或者你的产品涉及到的隐私权限要求比较高,可以关注一下。
另外,考虑到大众使用手机的时长越来越长,屏幕使用时长监控和家长管理的功能也在这一次大版本中得到了优化提升。
当然,比较令人惊艳的功能之一,是这次 Android Q 实现了系统在线更新不用关机了,曾被Windows 折腾得欲仙欲死的我,为 Android Q 的这一功能热泪盈眶。
另外,越来越强大的机器学习和AI功能,让 Android Q 能够做到一些看起来比较神奇的事情,比如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实时生成字幕:
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Google 在人工程度上的经验积累,比如他们已经将高达 100G 的语音识别模型借助机器学习,压缩打包到 500M 放到你的手机里面,做到这件事情。
此外,这次 Android Q 还针对折叠屏进行了优化和支持,并且 Google 官方也在探索双屏折叠手机的可用性和使用场景,就目前来看,关于折叠屏手机的应用场景、可用性等问题,可能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探索和沉淀。
必须承认的是,在这次 Google I/O 大会中,Android Q 本身可能真的是最无趣的环节之一,因为最为令人惊艳的功能和产品,其实并不在 Android Q 上。无论是在 AI 加持下,能够更好地梳理信息的谷歌搜索,还是拥有 AR 导航的谷歌地图,在技术、功能和体验上,都呈现出不弱于 Android Q 的模样。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时代的设计师生存手册
已累计诞生 60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22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